?

對分課堂在《醫學影像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2017-07-20 10:53吳磊曹志堅孫守忠許茂盛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7年14期
關鍵詞:醫學影像學影像學知識點

吳磊 曹志堅 孫守忠 許茂盛

對分課堂在《醫學影像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吳磊 曹志堅 孫守忠 許茂盛

目的對分課堂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本研究探討對分課堂教學法應用于《醫學影像學》的課堂教學效果。方法將本校上《醫學影像學》課程的同學分為對PAD class組和對照組,分別在相同章節內容實施對分課堂教學和傳統方法教學,結束后發放調查問卷評價相關能力指標。結果PAD class組在“具擬定并決定學習目標的能力、熟悉網絡信息搜尋及處理同學間互動或沖突的能力”得分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容易實施,相比傳統教學方法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具有較大幫助。

對分課堂;醫學影像學;教學改革

《醫學影像學》作為一門臨床學科,牽涉多個基礎學科,對各學科知識整合運用分析的要求較高,傳統填鴨式教學單純灌輸醫學影像相關知識點,對于知識點的理解、應用以及與相關學科的聯系難以企及,尤其是中醫類院校學生在人體解剖學和病理學偏弱的情況下,造成學生普遍反映該課程枯燥、抽象,學習興趣不高。為了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養,解決傳統教學填鴨式教學法的弊端,各種形式的討論式教學成為一個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1-2]。

對分課堂(PAD class)[3]是復旦大學張學新教授近年提出的一種新教學模式,該方法的核心理念是把每一次教學內容分為兩個環節,第一環節是教師講授,第二環節是學生以討論的形式進行交互式學習,兩個環節中間間隔一周,供學生自主安排學習,進行個性化的內化吸收。目前全國各大高校將對分課堂應用于各種課程的課堂教學,普遍取得了較傳統教學法更好的教學效果[4-6]。

1 研究對象與實施方案

1.1 研究對象

選擇我校2014、2015級濱江中醫專業及針推專業學生為教學實施對象,分別設立PAD class組和對照組,各1個班,每班35人。

1.2 實施過程

PAD class組:確定課堂內容,分為兩次課,每次3學時,兩次課之間相隔一周。第一次課(3課時)采用傳統教授方式,集中快速講授本章節要點和難點,課時末尾發給同學作業,作業內容要求針對本章節講述內容寫3個方面內容:(1)你覺得通過學習本章節內容有什么收獲(亮閃閃)?(2)有什么內容是你自己覺得掌握的很好的,可以出題用來考別的同學(考考你)?(3)你對本章節內容的疑問(幫幫我)。第二次課在一周后,將學生按座位就近分組討論,4~5個人一組,分別安排組員相應角色(組長、記錄員、發言人、網絡搜索員)。根據上次布置的作業內容,每個同學輪流發言組內討論(1課時),組內形成共同的疑問后,開始組間討論(1課時),最后教師點評及解答相關問題。

對照組按照傳統教學方法和相應學時教授相同章節內容,布置類似作業,要求同學自行網絡搜索尋求解答。

1.3 評價指標

發放評價量表問卷,問卷內容包括:發現教案重要事實資料的能力、具擬定并決定學習目標的能力、熟悉網絡信息搜尋、有效運用數據邏輯思考解決問題、課前有效準備學習目標、主動分享想法與意見、愿意分享數據來源、提供適當的反饋、處理同學間互動或沖突的能力等9個方面的自我評價,評價分為5檔:很同意5分,同意4分,一般3分,不同意2分,很不同意1分。

填寫后統計兩組數據,所得結果進行組間對比。

1.4 成績評價

(1)實驗考試:提供相應章節病例影像圖片讓同學進行分析,總分10分,包括影像征象描述(2分)、分析過程(4分)和診斷(4分),共2個病例:征象力求簡潔、客觀,分析過程合理,診斷要求準確。

(2)實驗報告:總分10分,上完相應章節課程后,提供2~3個病例,讓學生自行查閱書籍或者文獻資料,交流討論并寫出實驗報告。最后根據每個同學的執行情況按總分10分的標準進行評價。

1.5 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PAD class組發放問卷35份,回收35份。傳統對照組發放問卷35份,回收28份。PAD class組在具擬定并決定學習目標的能力、熟悉網絡信息搜尋及處理同學間互動或沖突的能力得分高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實驗考試成績及實驗報告成績中,PAD class組與對照組在考試成績方面,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詳見表2。

表1 PAD class組及對照組問卷評分結果比較(±s,分)

表1 PAD class組及對照組問卷評分結果比較(±s,分)

評價項目 對照組 PADclass組 t值 P值發現教案重要事實資料的能力 4.32±0.67 4.11±1.03 1.05 >0.05具擬定并決定學習目標的能力 4.00±0.90 4.43±0.85 -2.21 <0.05熟悉網絡信息搜尋 3.82±1.02 4.37±0.95 -2.52 <0.05課前有效準備學習目標 3.86±1.17 3.97±1.22 -0.09 >0.05主動分享想法與意見 4.04±0.86 4.18±1.16 -3.83 >0.05愿意分享數據來源 4.32±0.77 4.38±1.04 -6.09 >0.05提供適當的反饋 4.32±0.77 4.45±1.04 -6.09 >0.05處理同學間互動或沖突的能力 4.04±1.03 4.49±0.91 -2.14 <0.05

表2 PAD class組與對照組成績統計結果比較(±s)

表2 PAD class組與對照組成績統計結果比較(±s)

組別 人數 讀片考試成績(分) 實驗報告成績(分) P值PAD class組 35 8.95±0.72 8.61±0.71 >0.05對照組 35 8.43±0.68 8.72±0.65 >0.05

3 討論

對分課堂是基于傳統課堂的改良,將討論式教學融入了傳統教學環節當中,一方面強調先教后學,教師講授在先,學生學習在后;另一方面又強調生生、師生互動,鼓勵自主性學習。對分課堂的關鍵創新在于將教師講授和學生討論兩個環節分開,并確定了的討論范圍,讓學生既有要討論的問題,又不指定具體問題,也給了同學充分的進行自主學習的時間,讓討論環節準備更充分,使討論更加有效。

本研究對分課堂組問卷結果顯示,在熟悉網絡信息搜尋能力、處理同學間互動或沖突的能力、具擬定并決定學習目標的能力等3方面評價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PAD class組學生這3個方面的能力在鍛煉中得到了學生的肯定。(1)在《醫學影像學》課程中,影像圖片分析是關鍵,通過在互聯網上搜索相關圖片和病例,查找影像相關課程如病理學的知識,加強知識點聯系,幫助學生的更好的理解和記憶相關知識點,在老師提供相關專業知識搜索網站后,PAD class組同學在熟悉專業知識網絡信息搜索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明顯提高,獲得學生更好的評價。(2)通過課堂分組討論,并賦予每個同學相應組內相應職責后,經過熱烈討論,達成共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處理同學間互動或沖突的能力,這是討論式教學的一大優勢,在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人際溝通能力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因而獲得學生更高評價。(3)通過布置“亮閃閃”“考考你”“幫幫我”等作業,讓學生主動尋找問題,以及通過自主學習和團隊合作解決相關問題,使學生能夠針對自身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學習,因而在具擬定并決定學習目標的能力方面獲得更高評價。

剩余5個方面能力評價包括發現教案重要事實資料的能力、具擬定并決定學習目標的能力、課前有效準備學習目標、主動分享想法與意見、愿意分享數據來源、提供適當的反饋等方面學生評價與傳統對照組無明顯差異。且本研究結果顯示,在考試成績方面,PAD class組并無明顯優勢,說明對分課堂增加的討論環節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形式比較新穎,學生較易接受,但是對考試成績提高并無明顯幫助,原因可能和課程壓縮有關,在相同的課時數前提下,留出一半課時用來討論,老師必須把以前兩次課的內容壓縮到一次課中集中講授,重要知識點難以給學生造成突出印象,這對老師精煉相關知識點,對知識點連接的系統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學生自主討論過程中,并不一定圍繞考試知識點進行深入探討,因此對于對分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指標應該將考試成績和討論狀況結合起來綜合評分,鑒于醫學影像學對實踐應用能力方面的要求較高,將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用于實踐課教學可能效果會更好。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PAD class組的大多數問卷指標與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僅有3項指標得分高于對照組,在考試成績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學生對于對分課堂教學模式中的討論環節還是比較認可的,在課堂講授部分和傳統教學差別不大,在上課速度和內容上快于傳統教學,學生需要更多時間來消化,也存在沒掌握知識點的情況,因此在提高學生成績方面并無顯著優勢。

討論環節是在對分課堂的關鍵創新點,實施過程中,討論的積極性是一個關鍵點,主要有幾個影響因素:(1)討論有話題。在第一次課的講解中,有選擇的把重要知識點整理出來講解,并做相關知識點的延伸方向解讀,而不是單純的將兩次課內容堆徹起來快速念過,讓學生能夠在課后作業中順利完成“亮閃閃、考考你、幫幫我”環節,為討論內容做好充分準備。(2)查找有途徑?;ヂ摼W的廣泛應用對于學生網絡搜索知識,解決問題提供了非常好的工具,給予學生相關專業知識的搜索站點以及必要的使用方法。(3)人人有角色。小組討論中,部分同學由于性格等原因,發言不積極,造成兩極分化,安排每組成員相應的角色如組長、記錄員、代表小組發言人、網絡搜索員等,形成人人有職責,人人要發言的局面。

總之,對分課堂教學法應用于《醫學影像學》課程,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7-8],比較符合我國當下醫學教育實際情況,較容易被師生接受和操作,也取得了一定討論式教學的效果,但是還有較大的改良空間,是一種為活躍課堂氣氛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可以借鑒和局部應用的一種教學方法。

[1]謝曉宇,柳世玉.討論式教學:seminar教學模式在本科教學中的實踐運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33(33):50-52.

[2]A El-Magboub,IS Haworth,BT Sutch ,et al.Evaluation of inclass and online discussion meetings in a biopharmaceutics problembased learning class.Asma El-Magboub,Ian S.Haworth,BrianT.Sutch,Rebecca M.Romero[J].Currents in Pharmacy Teaching and Learning,2016,8(6):811-820.

[3]張學新.對分課堂:大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新探索[J].復旦教育論壇,2014,34(5):5-10.

[4]王輝,陳雅玲,詹志方.對分課堂討論式教學在營銷專業課程中的應用[J].高教學刊,2017,3(4):56-57.

[5]張亞楠,夏雷,王世軍.“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病理學教學中的探索與應用[J].解剖科學進展,2016,22(6):670-671.

[6]李建鐵.基于對分課堂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J].教育觀察,2015,4(21):93-95.

[7]劉俊,陶娜,岑語燕,等.互聯網+PBL教學法實現醫學翻轉課堂的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16,18(5):410-413.

[8]AS Daniel,AK Harold.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resource-poor settings: lessons from a medical school in Ghana[J].BMC Medical Education,2015,15(1):221.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PAD Class Teaching in the Course of Medical Imaging

WU Lei CAO Zhijian SUN Shouzhong XU Maosheng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53, China

ObjectivePAD Class teaching is a new type of teaching model,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pplying the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medical imaging.MethodsThe students in the medical imaging course were divided into PAD class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the same chapter, classroom teachingand traditional method teaching were carried out separately, at the end,questionnaires were issued to evaluate relevant ability indicators.ResultsThe scores of PAD class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ir ability to formulate and determine learning goals, familiarity with network information searching and dealing with students' interaction or conflict,P< 0.0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The PAD Class teaching model is easy to implement.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it can help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enliven the classroom atmosphere.

PAD class; medical imaging; teaching reform

G642

A

1674-9308(2017)14-0051-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7.14.025

浙江中醫藥大學濱江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201506)

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學影像科,浙江 杭州310053

猜你喜歡
醫學影像學影像學知識點
GM1神經節苷脂貯積癥影像學表現及隨訪研究
一張圖知識點
一張圖知識點
第四頁 知識點 殲轟-7A
64排CT在腦梗死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及影像學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結核影像學表現
顱內原發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學診斷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醫學影像學教學模式探討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醫學影像學教學模式探討
對比劑腎病中西醫診治的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