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

2017-07-20 13:57李雪蘭
南北橋 2017年13期
關鍵詞:句型趣味主體

李雪蘭

【摘 要】在初中英語的教學活動中,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是對新時代下“學生本位”理念的一次實踐。然而,目前不少教師尚未實現這種師生角色地位的轉換,這便要求他們通過“趣味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倡導小組合作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能力培養,注重因材施教和與學生的溝通反饋,進而確立起學生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初中英語 學生主體 地位確立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02

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即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將學生視為具有獨立思維和情感的教學主體,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心理需求,采取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教學手段,關注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本位”理念尚未得到充分落實,不少教師依舊持守著單向的知識灌輸模式,忽視了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筆者本次論述將從倡導學生自主學習、進行趣味教學、實施因材施教、注重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以及學生綜合水平的提高這幾個層面出發,對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進行初步探討。

一、“趣味教學”調動學習積極性

想要“學生本位”理念付諸實踐,教師可以采用“趣味教學”策略,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獲取知識。初中學生的整體特征便是活潑好動、充滿探索精神,趣味教學能夠更好地貼合其心理特質,提高課堂效率。

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多種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方法,為課堂注入游戲元素。比如,教師可以“Guessing game”(猜詞游戲)的形式,發揮學生的聯想能力。由“a big long nose, eating a lot of vegetarian”(長鼻子的,吃大量的素食),讓學生猜想到“elephants”(大象);由“a transport with Wings”(帶翅膀的交通工具),讓學生猜想“plane”(飛機)等。

此外,在多媒體技術的幫助下,相關的英文歌曲、英文電影,皆可選擇性地在課堂上放映。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聽寫英文歌詞、根據電影語境猜測單詞含義。此類“趣味教學”法,可以使得枯燥的英文知識變得生動有趣,這也是從學生本位理念出發,實現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種策略。

二、倡導小組合作

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是教師為學生搭建的一塊自主學習的平臺。通過組內成員的分工協作,可以在鍛煉學生溝通協調能力的同時,實現“把課堂交還給學生”的學本理念。當然,這便要求教師在前期分組以及過程引導方面下工夫。

一方面,小組成員的組合要科學合理。教師可以依據“組間異質,組內同質”的原則,一個小組的成員在2至6人之間,每個小組中不同學習能力階層的學生要占據一定比例,以實現不同學習能力學生的“傳幫帶”。另一方面,便是教師要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發揮好引導和調控的作用,為學生設置有效的任務,使其進行有目標的學習。比如,在講述“not only…but also…”句型時,可以結合相關的例句展示,讓學生在組內討論這一句型的用法和特征。在筆者的教學經驗中,有的小組通過討論得出了“這個句型前后連接的是兩個并列的成分”的結論,有的小組認為“句型中的also可以省略”,也有小組得出了重要的“若連接兩個成分做主語,其謂語通常與靠近的主語保持一致”的結論。

三、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能力培養

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當中重要的一點,便是拋掉應試教育的“唯分數論”,關注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對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加以培養,而不是限于課本的知識闡述。

對學生的英語素養的培養涉及到諸多方面,比如常規的“聽說讀寫”,而這其中,“說”向來是多數學生的薄弱環節,由于口語表達未納入中學的考試環節,因此,它很少受到教師重視。其實,相比起單一的聽力、閱讀或寫作,“口語表達”對學生英語綜合水平的鍛煉性更強,它要求學生在短時間內整合出所學的單詞、句型和語法,對其加以通暢的運用表達,而這種“應用性”,也是學生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

因此,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英語表達能力的培養。采用相關的朗誦、評論、演講和角色扮演等形式,皆能在鍛煉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同時,提升他們的綜合表現力。比如,在學習購物章節的知識時,可以在課堂對學生進行模擬訓練,借助同學們身邊的帽子、鋼筆、書本等道具,模擬店家和顧客的購物場景,讓學生對“what can I do for you?”(有什么需要幫忙的)“how much do they cost?”(這些怎么賣)等句型加以靈活運用;同樣,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相關的主題演講活動。例如在“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讓學生進行簡短的“How to be a contributory teenager in this era”(如何在新時代做一個有作為的青年)的主題演講活動等等,皆能鍛煉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四、注重因材施教

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需要教師認識到學生的個性思維和班級群體學習能力的差異化,并將對他們進行區別對待和分層教學。

一方面,教師可以為不同思維水平的學生設置不同的任務。比如,在對“問路”一課的知識點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要求普通思維層級的學生掌握基本的單詞和句型表述,能夠背誦重要的短文;而對于英語思維水平較高的學生,教師則可以要求其進行相關的主題寫作,比如要求學生介紹從自己家到附近公園或超市的大致路線等。

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針對部分學生的薄弱環節進行針對性輔導,不論是引導學生進行個體的自主學習、自己負責答疑解惑,還是與“分組學習”模式相結合,讓學生自愿選擇“聽力組”“閱讀組”“口語組”等小組,接受統一的練習和指導,都是對“因材施教”理念的一種變現。

五、注重與學生的溝通反饋

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與學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可以在促進學生身心成長的同時,幫助教師獲取教學反饋,進而使得教師探索出更適用于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

這便要求教師一方面要注重與學生的溝通交流,聆聽、尊重、理解學生的想法和心理需求,對正處在青春過渡期的初中學生給予全方面的關懷;另一方面,要積極地獲取教學反饋,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策略和模式,來實現學生的主體訴求。

總之,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是教師在“學生本位”理念前提下的一次綜合實踐。其關鍵之處在于,教師承認并尊重學生作為獨立個體所具備的思維和意識,愿意在課堂教學中實現師生地位的互換。也就是說,教師應該把學生當作創造性語言的使用者,而非知識性語言的被動接受者,由學生單向的認知活動過渡到其全面的心理活動,將學生變為英語課堂中拓展思維和個性創造的行為主體。

猜你喜歡
句型趣味主體
論自然人破產法的適用主體
典型句型大聚會
關于遺產保護主體的思考
妙趣橫生的趣味創意
讓你HOLD不住的趣味創意
論多元主體的生成
高中英語表示比較和對照關系的句型
翻譯“主體間性”的辯證理解
翻譯誤區逐個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