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科學與學習習慣的培養

2017-07-20 14:48鐘文芳
南北橋 2017年13期
關鍵詞:集中精力興趣激發自主探究

鐘文芳

【摘 要】科學是一個關于發現、發明、創造、實踐的學問,它是人類探索、研究、感悟宇宙萬物變化規律的知識體系的總稱。小學階段的科學主要包含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理等自然學科的知識,這是一門涉及范圍廣泛的科目,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觀察能力,讓學生對科學有一個簡單的認識。

【關鍵詞】小學科學 集中精力 興趣激發 學習習慣 自主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21

內容豐富多彩的課程不單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茖W成為國家進步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是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萍寂c科學二者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科學文化是科學技術的重要指導;反過來,科技則是科學文化的產物?,F在國際形式日趨復雜,國家之間的競爭不僅體現在武裝和經濟方面,科技和人才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我們的科學教育也成了學校教育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意在從娃娃抓起,培養更多利于國家發展的科學人才。

既然科學如此的重要,那么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開展這一學科的教學?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興趣是他們最好的老師,這類學生用直觀、具體、形象的教學方式比較適合。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結合多媒體,采用直觀,多樣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與此同時,要注意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在學習中產生對學習的興趣,更關鍵的是老師還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一、多彩課堂,集中精力

《科學》一般都是三年級開始學習,針對此階段8、9歲的孩子,這是他們的一個情感轉折期,認知能力和情感表達能力有所提高,但是自我約束能力還是很弱的,具體表現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對事物大多都是三分鐘的熱度。

在了解學生這些特征后,接下來老師要做的就是如何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首先,針對學生注意力不集中這一問題,老師應該思考的是學生不專心的原因是什么。是聽不懂、不感興趣還是老師講的東西枯燥乏味?其次,找到了問題的所在接下來就是制定解決方案。對于前面提出的問題,我主要采用豐富課堂的方法:

第一,課堂內容貼近生活,這里我們列舉教科版三年級下《科學》中第一單元:植物的生長變化。這一章節的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系緊密,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選取大家日常生活中經??匆姷?,比較熟悉的植物作為教學的研究對象。其目的主要是要讓學生參與進來,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積極的思考和發言。

第二,教學方式多樣化。由于學生集中精力的時間有限,因此在學生精力集中的時候給學生進行知識講解;在學生開始走神的時候不要責怪學生,這時候老師應該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此時可以用多媒體,結合本堂課內容采用視頻教學法,讓學生通過直觀的方法進行學習。

第三,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在視頻教學法開始之初先給學生留下問題,問題不能太難,但要細致。例如:動畫中一共有幾種植物、最早開花的植物是什么等。讓學生帶問題觀看視頻,這樣有助于其注意力的集中。

第四,學會總結。在課堂的最后讓學生說一種自己最喜歡的植物,并說明理由。這樣一來,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生課堂集中精力的時間,增強學習效果。

二、興趣與習慣并存

雖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可是學習興趣和習慣卻是可以同時存在的。對于該階段的學生而言,興趣是他們最好的老師,這也是老師教學過程中的關鍵部分。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除了前面提到的教學內容貼近生活,還可以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來激發他們的興趣。在本章節教學開始前讓學生做相關的準備工作,給學生提供幾種教學中涉及到的種子,讓學生課后自己將種子進行培育,對種子生根、發芽等過程進行仔細觀察。這對大多的學生而言不乏是一件有趣的事,而在課堂上老師讓學生要對自己培育的植物進行講解,學生的興趣自然提高了。另外,在有興趣作為前提的情況下,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其實在興趣激發的過程中,我們已經涉及到了習慣的養成,分別是:動手能力、觀察能力,這還不夠,最后還要通過課堂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進而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自主探究、培養科學精神

我們結束了一個章節的學習,并不意味著學生就結束了對相關知識的探究,課堂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從種子到幼苗是一個比較快的階段,但是到它開花結果卻很漫長。因此我們可以給學生留下課后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繼續對植物的生長進行觀察。這個過程中學生可能會遇到很多的麻煩。例如:

其一,在培育過程中幼苗死亡;其二,沒有種植經驗;其三,沒有耐心。這些都是在自主探究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最終得不到預想的結果。這時候老師起著重要的作用,在讓學生種植培育的時候老師自己也要參與進來,在學生失敗后幫助學生分析其中的原因,同時引導學生總結他們通過自主探究得到的收獲。雖然他們沒有得到預期的結果,但是他們養成了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最后提出他們需要進步的地方,做事要有耐心。以老師的成功作為依據,讓學生更有信服力。通過這一過程讓學生明白科學的嚴謹、信心和耐心。

四、學習習慣的長期性

在課堂中養成的習慣如果能在生活中加以運用,那么是不是更好了?《科學》涉及面廣,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讓學生多觀察、多思考,遇到疑惑可以多和同學討論,也可以向老師尋求答案。讓學生將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能和學習聯系起來,養成獨立思考,主動探究的好習慣;這也體現了“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表面上看來這是習慣的養成,其實這也是一種自主學習方法,學生學會自主學習遠遠比老師的灌輸式教學效果高得多。而主動學習的高效能進一步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越學越有興趣,這為學生長期自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也就自然形成了學習習慣的長期性。

我們通過這門課程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這過程中涉及到了學習興趣的激發和自主探究的重要性,當然還有我們涉及到而沒有提出來詳細闡述的學習氛圍、學習方法等??傊?,通過這門課程我們不是要讓學生對科學有多深刻的理解和領悟,這對小學生來說也不現實。我們主要是通過學習這門課程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建立良好的精神品德,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有利的基礎,使學生學會學習,主動學習,高效學習,這也是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所要發揮的關鍵性作用,無論什么學科主要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

猜你喜歡
集中精力興趣激發自主探究
讓基層集中精力抓監管
不要四面出擊——集中精力解決主要矛盾
激發學生興趣,提高作文教學質量
構建有效的高中語文教學課堂
談體育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
構建優質高中數學課堂,實現活力教學
小學語文教學激發文本閱讀興趣的有效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