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體時代背景下記者職業素養的提升

2017-07-21 10:38張嬋娟
采寫編 2017年3期
關鍵詞:記者全媒體時代職業素養

張嬋娟

內容提要:全媒體時代背景下,傳播方式更加多元化,讀者閱讀方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報紙媒體在進行變革的同時,也對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探討了記者的生存現狀、面對的壓力和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法。

關鍵詞:全媒體時代;記者;職業素養;提升

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媒介融合已是大勢所趨。傳統紙媒的變革必將引發傳統紙媒記者的改變,“全媒體記者”一詞已常見于報端。雖然業界對于“全媒體記者”的定義與特點認識還不盡一致,但記者與“全媒體”已然無法分離。在紙媒變革大背景下,記者該如何提升自身,找準自己的發展方向,也就成為做好新聞工作的基礎。

一、全媒體背景下記者面臨的挑戰

(一)心理和能力定位面臨重建。在新媒體強勢發展的今天,紙媒記者怎么辦?曾有紙媒記者在采訪時看到活動主辦方請來的媒體中,新媒體的記者竟占了大半。紙媒記者從心理上和能力上都需要重建。

(二)記者既是發布者又是受眾。傳統紙媒記者的主要工作就是采訪、寫稿,而新媒體要求記者在準備紙媒用稿時,要學會使用微信、微博、客戶端等互聯網平臺及時發布,并與受眾互動。記者要適應既是發布者又是受眾的雙重身份,盡快適應這一轉變。

二、全媒體背景下記者提升職業素養存在的問題

(一)記者內在自我驅動性需提高?;ヂ摼W時代,記者要做到獨家報道,難度極大。而公眾在獲得更多信息的同時,更渴望了解深度信息。這些無疑對記者技能的要求更高了,使得記者的生存、自我能力提升,面臨著巨大挑戰。當記者得知一個社會關注熱點時,往往網友們的反映比記者還快,得到的信息也很多。這就需要記者從熱點中不斷發掘第二新聞點甚至第三新聞點,需要記者在采訪時考慮更多。

如何將壓力變為動力,一方面需要外在環境給記者更多發展空間,比如報社組織記者多與有新媒體經驗的其他媒體記者交流、學習,多找一些成功的新媒體采訪案例、優秀的新媒體稿件,與記者一起找差距等。另一方面,記者也須主動提升自己的積極性。很多時候,都是因外界壓力才會想到與新媒體打交道,這是無法達到與新媒體對接需求的。

(二)信息生產與發布的矛盾。傳統媒體一大優勢是權威性,新媒體時代要講速度,與網民比時間,記者可能會因為求證真偽使得消息錯過最佳發布時間,這也就對記者提出了更高的素質要求。

作為一名記者,在全媒體背景下,更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素養,堅守新聞道德底線,遵守法律法規,真正了解新媒體,堅持自己的職業操守,做到新聞信息的報道發布既快又好。

三、全媒體背景下記者提升職業素養的措施

(一)做網絡高手。作為一名記者,尤其是在全媒體發展背景下的記者,更需要順勢而為,了解新媒體,最大限度地使用新媒體,這就需要記者成為網絡高手。從今年全國兩會現場報道中,光明網的多信道直播云臺——“鋼鐵俠”可以做到新聞信息即采即發,而且支持全景、虛擬視頻的直播和錄制。在高科技產品的加持下,記者的新聞報道會相當快捷,與網絡相融合,即采即發已成為一種基本技能。

有了高科技,記者更需了解如何從網絡上得到大眾關注的、自己需要的信息,并知道如何有效地利用網絡發布信息,與網民互動,從中得到更多線索,從而游刃有余地進行新聞報道。未來,一個合格的記者、優秀的記者必須是一個網絡高手。

(二)善于挖掘新聞背后的新聞。全媒體背景下,過去,記者是和同行競爭,如今,還要與網民競爭。要抓住獨家新聞、突發新聞的難度很高。而努力挖掘新聞背后的故事,做深度報道,就成了記者自身擁有的強大競爭力。這要求記者鍛煉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尋找新的新聞點的能力,最終以換個角度取勝。做熱點新聞深度報道和調查性報道將更吸引大眾目光,記者也因此獲得更多提升空間。

(三)培養團隊協作能力。全媒體時代使得報道形式更加多樣化,也使全媒體記者面臨諸多挑戰。傳統紙媒長期積累的是文字采寫記者資源,這些記者有著不錯的采訪和寫作能力,但他們中的一部分對音頻、視頻、移動媒體等接觸不足。因此,在全媒體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他們需要不斷更新知識轉變觀念。如在采訪大眾關注度很高的新聞時,就需要記者一手拿單反、一手拿智能手機,一邊拍照,一邊現場直播,采訪結束,還要進行文字寫作,逼著自己做“全能記者”。

但全媒體記者并不等同于人人要做“全能記者”。畢竟術業有專攻,記者要對新媒體技術有一定掌握和操作能力,并堅持不斷學習,與時俱進。同時,在全媒體時代,建設一支有協作精神的全媒體采訪隊伍是迫切要求。團隊中,每名記者在掌握多種新媒體技能的基礎上,仍要保持自己核心的技能和專長,團隊成員相互配合,才能確保媒體的融合報道整體水平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 黃金魯克.我們已經進入全媒體時代[N].中國教育報,2012-01-02.

[2] 郜書鍇.全媒體記者:后報業時代的記者先鋒[J].青年記者(上),2011(3).

[3] 于雪.全媒體記者的發展趨勢[J].新聞知識,2012(8).

(作者單位:邢臺日報社)

猜你喜歡
記者全媒體時代職業素養
全媒體時代文學評論的尋路與重建
電視編導與記者的區別
電視新聞記者的編輯意識分析及闡述
技工院校校級領導職業素養的建設及質量評價研究
全媒體時代高校新聞人才培養應對輿論新環境改革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職業素養+職業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研究
全媒體時代地市黨報媒體融合的四個著力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