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C法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應用

2017-07-21 13:47李剛
商業會計 2017年11期
關鍵詞:物流成本作業成本法制造企業

李剛

摘要:文章基于ABC法(作業成本法),從物流成本管理角度,重點分析制造業A公司的物流內部管理現狀,并提出改進措施,以提高制造企業的物流成本管理水平。

關鍵詞:制造企業 物流成本 成本管理 作業成本法

中圖分類號:F2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5812(2017)11-0084-02

科技的迅速發展,使得制造業的生存和發展環境受到極大的挑戰,企業為了自身的發展,一方面會追求企業價值的最大化,另一方面要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以穩定客戶資源,為企業創造更好的生存和發展環境,以達到獲利的目的。

在企業產品制造過程中,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提高產品利潤率,才能使企業的價值達到最大化,同時能夠進一步提高產品服務水平,以企業自身的品牌價值,吸引更多優質客戶資源。因此,建立合理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模式,有效地控制物流成本,降低各種資源的耗費,能夠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最終提高企業物流成本管理水平,為企業生存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

一、物流與物流成本

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標準·物流術語》對物流的定義是:“物流是物品根據實際需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中,將運輸、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儲存、配送、信息處理等功能,有機結合來實現用戶需求的過程?!?/p>

物流成本是物流活動中所消耗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貨幣表現,是指企業在產品制造的物流活動中消耗的原材料等物質資源的價值,以及生產和管理人員的活勞動的價值。即生產流程包括:原始訂單的處理活動;原材料、產成品的運輸活動;原材料的驗收入庫;產成品的儲存活動;生產車間的加工等活動。在這些生產流程中消耗的物質資源及勞動資源都屬于物流成本。物流成本包括:(1)采購成本,包括采購部門人員工資和管理費用,以及采購驗收過程中的合理損耗。(2)運輸及裝卸成本,包括原材料入庫、產成品出庫過程中的人力資源和機器設備作業的耗費,如工人的工資、設備的折舊費、燃油的消耗、作業設備的修理和維護。(3)包裝成本,包括包裝物成本、包裝工人的工資、相關包裝設備的折舊及維護保養費用等。(4)倉儲成本,指生產中的在產品的儲存、待出售的產成品的儲存費用。包括倉庫折舊費、租入倉庫的租金、倉庫管理人員的工資等費用。(5)物流信息成本,指日常運用物流管理系統,對物流實施管理中產生的購置軟件費用及后續的更新維護費用。(6)物流管理費用,指為保障企業正常生產運營而花費的維持運營的支出,包括管理人員的工資費用、通訊費、交通費等費用。

二、作業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業成本法是一種新型會計核算方法,它是在作業成本核算的基礎上進行成本的分析、控制、決策。其中心思想是作業,成本動因理論是基本依據。企業在分析成本動因后,確定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作業(中心)、資源消耗以及價值鏈等,根據作業耗用資源——將資源耗費分配給作業,根據成本消耗作業——將作業分配給成本。

作業成本法的原理是“產品消耗作業,作業消耗資源”,所以成本核算的關鍵和基礎是劃分作業。作業成本法突破了“成本會計與生產相連”的傳統觀點,徹底地打破了傳統成本核算的間接費用分配標準,更能為企業的產品組合決策、經營決策等提供準確有用的信息。因此產生了一系列概念,如作業、作業鏈、資源、價值鏈、成本動因和成本庫等,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三、作業成本法在制造業A公司的應用

根據作業消耗資源、產品消耗作業的原理,可以按照這個思路來分配產品消耗的成本。

(一)作業消耗資源

1.確定作業。某制造業根據業務構成和物流活動的分析可以將物流活動歸類為以下集中作業:(1)接受客戶訂單(訂單作業);(2)原材料的采購和驗收(采購作業);(3)材料的入庫存儲(倉儲作業);(4)產品的分類與包裝(包裝作業);(5)產品的質量檢測(質檢作業);(6)產品的配送和運輸(貨運作業)。

2.歸結資源。該制造業資源的消耗包括三方面:直接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間接成本,我們以甲、乙兩個產品為例,計算出以上三種成本的消耗情況:人工費用是從生產到管理等人員的職工薪酬等人力費用的匯總;原材料是兩種產品材料消耗成本;間接費用是維修、折舊等費用。

3.將資源分配給作業。將這些費用的產生按照作業分類(見表1)。

(二)產品消耗作業

表1列示了各種資源耗費在相應作業中的情況,進一步將這些費用分配到兩種產品中。分配標準是成本動因(見表2)。成本動因進一步分為資源動因和作業動因,資源動因即導致成本的生成,作業動因即把作業成本分配到產品中。根據A公司的作業活動,作業動因為采購次數、訂單處理數量、產品重量、包裝物數量、運輸里程、被檢測材料數量(見表3)。

作業成本動因率計算如下:訂單處理:48 200/144=334.72;采購驗收:81 600/18=4 533.33;倉庫存儲:79 000/680=116.18;分類包裝:84 000/3 400=24.71;質量檢測:81 000/170=476.47;貨物運輸:90 000/2 300=39.13。產品資源消耗分攤見表4。

根據作業成本分配原則我們把期間消耗的物流成本費用全部分攤給甲乙兩種產品,再加上直接材料成本[甲產品=4 000×320=128 000(元),乙產品=4 400×360=1 584 000(元)]和已知的直接人工成本(甲產品160 000元,乙產品170 000元),就可以計算出該產品的全部成本。如表5所示。

四、作業成本法與傳統成本法比較

按照傳統成本法計算甲乙產品成本,間接費用總額為409 799.40元,間接費用分配如下(分配標準為原材料耗費):

間接費用分攤率=463 799.9/ (1 280 000+1 584 000)=0.1619

甲產品負擔的間接費用=1 280 000×0.1619=207 232(元)

乙產品負擔的間接費用=463 799.9-207 232=256 567.90(元)(尾差計入乙產品)

甲產品總成本=1 280 000+160 000+207 232=1 647 232(元)

乙產品總成本=1 584 000+170 000+256 567.9=2 010 567.90(元)

甲產品單位成本=1 647 232/320=5 147.60(元)

乙產品單位成本=2 010 567.9/360=5 584.91(元)

兩種不同計算方法的比較見表6。

兩種方法下,甲、乙產品單位成本相差七八十元,用傳統成本計算成本,對產品投入原材料多的產品成本構成計算偏高,相反,計算偏低。

五、結論

制造企業的物流作業活動存在于企業生產的全過程,由于物流作業涉及到訂貨、采購、生產、存儲、發貨等一系列過程,這些過程緊密相聯、卻分布在不同部門,如果不能將其有效地連接起來,物流管理就無法成為一個連成一體的系統,會妨礙其他部門物流目標的實現,進而損害公司的整體目標。為此,要明確這些分散的作業因素與公司整體利益息息相關,要將這些要素加以整合協調,才能高效運轉。

在先進的制造環境下,許多人工已被機器取代,因此直接人工成本比例大大下降,固定制造費用大比例上升,使得傳統的“數量基礎成本計算”(如以工時、機時為基礎的成本分攤方法)不能正確反映產品的消耗,從而不能正確核算企業自動化的效益,不能為企業決策和控制提供正確有用的會計信息,其最終后果是企業總體獲利水平下降。作業成本法的優點,是能夠準確歸結成本的生成,正確理解產品耗費情況,為管理層和財務人員提供精準的決策信息。目前,以“增加作業價值”的管理思路代替了傳統單純“降低成本增效”的狹隘觀念,作業成本法勢必會成為我國未來成本管理的核心方法。

參考文獻:

[1]王華.企業物流成本控制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2]許形.物流成本管理實務[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

[3]張曉族.物流成本管理[M].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2011.

[4]崔露,許小君.作業成本法在企業物流成本核算中的應用研究機[J].物流技術,2014,(01).

[5]何梅芳.基于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的思考[J].新經濟,2014,(2).

[6]張曉麗.物流企業成本控制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08.

[7]崔介何.企業物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8]易華,李伊松.物流成本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

[9]王健華.作業成本法及其應用分析[M].商業會計,2014,(4).

[10]鮑新中,李曉非.物流成本管理理論與實務[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猜你喜歡
物流成本作業成本法制造企業
簡論作業成本法在物流成本控制中的具體應用
?;飞a企業的物流控制與物流成本管理研究
探析企業物流成本會計
基于作業成本法的企業物流成本控制框架探析
基于營改增背景下的制造企業納稅籌劃方法分析
淺析制造企業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新經濟時代下管理會計的應用案例探索與啟示
作業成本法在酒店業成本核算中的應用研究
基于作業成本法的產品成本動因分析
制造企業銷售與收款業務的內部控制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