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悟抱球樁的立身中正

2017-07-25 21:46丁秋波
健身氣功 2017年3期
關鍵詞:命門中正練功

丁秋波

通過參加全國“健身氣功精英計劃”高級研修班,在提升健身氣功理法水平上收獲頗豐。尤其是貫穿了五期研修班的健身氣功抱球樁,提高了學員對樁功重要性的認識,改變了只練套路不站樁的練功現象,確立了學練健身氣功站樁的理法基礎。以下從抱球樁為什么要立身中正和怎樣做到、保持、檢查立身中正四個方面,與大家商榷。

一、抱球樁為什么要立身中正

立身中正即不前俯后仰、不左右傾斜。它是指站樁時身體時刻保持重心穩定,軀干正直,從頭到腳、全身內外、前后左右保持平衡的練功姿態。

立身中正既是抱球樁的調身要領,也是健身氣功各套功法的調身規范,即起于樁、行于樁、止于樁。從這個意義上說,抱球樁立身中正的身法貫穿健身氣功其他的所有功法。學練健身氣功首先要學練抱球樁,即從站樁入門;習練抱球樁首先要做到立身中正,即從調形入手。身調則氣順,氣順則意寧。三調關鍵在正形,放松與入靜、調息與調心全在形上。健身氣功如果立身中正的形體關沒有過,站樁時神氣不安,則其他所謂的功夫都是假的。腰不松、勁不整、身體不貫通,就不可能找到周身一體、八面圓撐的樁功感覺。只注重調身的立身中正,三調也能自然合一,進入高級境界,即從練形入道。

立身中正既是抱球樁的練功要點,也是健身氣功不斷提升的練功成果,即悟于樁、得于樁、成于樁。抱球樁功架的最大特點是要具備一個長時間站著不動的端正定勢,一方面立身中正的要求特別高,樁頂定位后再稍有前后左右的位移都叫立身不中正;兩腳作為樁基,重心稍有變化就影響立身中正。另一方面習練效果特別好,具有低消耗和得氣快、長功快、健身養生作用大的高效率。保持立身中正的站樁姿態,有利于氣血運行和疏通經絡,強身健骨和祛病延年;有利于提升三調合一境界,有不練氣而得氣、不求功而得功的自然功效,能從調控立身中正的練功過程中得到不期而來的保持立身中正的練功成果的實現。

二、怎樣做到抱球樁的立身中正

抱球樁的立身中正關系到從頭到腳的全部調身要領,重要的有后頂上領、脊柱垂直、肩胯腳平正等方面。

后頂上領是最重要的調身要領,起著統領的作用。頂在哪?很多樁功都定位在百會穴,而抱球樁強調后頂穴(位于頭頂百會穴之后)。后頂穴是立身中正的總開關,立身中正從后頂上領開始,做到頂頭懸。曾經有前輩感嘆:“不懂頂頭懸,白練三十年”。后頂上領既可提起精神、增添輕靈感,又有拉直脊柱的重要作用。

脊柱垂直至關重要。抱球樁的調身把整根脊柱作為調整立身中正的關鍵部位,主要通過以下三個要領改變其生理彎曲:

一是下頜內收。下頜內收能使頸椎向后拉直,即豎項。下頜內收不是簡單的低頭,而是要在意念喉頭向后、感知頸椎微微后移的同時,再配合后頂上領、沉肩墜肘的要領,要同時體驗喉頭向后、后頂向上、沉肩向下三個內勁使頸椎垂直的感覺。

二是命門后凸。這是脊柱中正的關鍵一著。站樁時,命門部位保持相當于做六字訣的呼字訣吐呼結束時的那種圓撐的體態??捎脙慎那吧霞陨韵蛎T處收縮的方法,配合尾閭前扣,使命門自然后凸。

三是尾閭向前向下。尾閭一直是氣功家們非常重視的一個部位,因為尾閭前扣能夠自然的起到封住海底的作用。尾閭下垂與后頂上領形成重要的對拔勁。

上面所說的脊柱垂直的三個要領,主要為了調整前后中正。左右中正怎么辦?從肩到胯到腳,要做到“三個平正”:

一是兩肩要平正。肩要松沉,具體要領是沉肩,肩井穴放松下沉。兩肩不可端起,也不可此高彼低、此前彼后。

二是兩胯要平正。兩胯放平放正,要沉要松。若胯骨有上下前后的傾斜,就會嚴重影響肩和腳的平正,也勢必導致脊柱的不中正。

三是兩腳要平正。腳是樁的根基,站樁時的重力變化和轉換都在腳上,腳一動全身都動,根基不牢則全身搖晃,所以立身中正必須穩固兩腳。腳底要放平,腳掌、腳趾平鋪于地,意念引導涌泉穴貼地,腳趾、腳后跟、腳掌內外兩側都要均勻受力。抱球樁強調膝關節不要超過腳尖。

以上三個內容是相輔相成的立身中正的習練要領。其中后頂上領是最基本的要領,立身中正從頂頭懸開始;脊柱垂直是立身中正最主要的體現,其作用好似房子的棟梁;肩胯腳三個平正為脊柱中正起著控制和固定的重要作用。做到頂頭懸、脊拔直、肩平正、胯坐正、腳穩固,就做到了立身中正。

三、怎樣保持抱球樁的立身中正

立身中正能做到而不能保持,還不能稱之為樁。因為抱球樁的“樁”字是木樁的意思,對木樁的基本要求是要正直、要穩定、要持久,所以抱球樁的立身中正除了正直的外形外,還有一個內在的實,這個實就是真氣充滿全身整體的實,通過這個實來保證“樁”的穩定性和持久性。這就要把上述做到立身中正的身法要領成為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通過上下、前后、左右的整體合力的體驗,保持立身中正。

體驗上下的對拔勁。抱球樁屬于自然的拔椎而站。自然就是不刻意,絲毫不用僵力;拔椎就是牽拉拔長脊椎。抱球樁上下的對拔勁,主要是通過后頂上領與尾閭下垂的同時體驗,覺察命門以上的脊椎都逐節向上挺拔,命門以下逐節向下松沉,由此形成脊柱的對拉拔長。在拔椎而站的過程中鍛煉肌肉、肌腱、筋膜的放松,使抱球樁的習練越來越得法,即所謂“得來不覺費功夫”。對拔勁要有這樣的功境:百會會陰一線連,后頂尾閭兩頭牽。這里前者是用真氣連著的,因為真氣是虛的,故在站樁初期沒有喚醒丹田之前是體驗不到的;后者因為脊柱是實在的,故在站樁初期就能體驗到上下都拉著站的對拔勁。

體驗前后的對拉勁。前后的對拉勁最主要的是兩手前膨與腰背后脹。如果能把握好這個動作要領,全身的整體充脹勁也能感知到。另外尾閭前扣與腰椎后凸的體驗也很重要,這里命門是個關鍵部位,調整命門的機關卻在尾閭上,尾閭前扣一點,胯松沉一點,命門就自然后凸了。

體驗左右的對開勁。左右中正的對開勁,要體驗把夾脊打開、兩肩胛骨向外撐開、兩臂兩肘向兩側拉開等等。

體驗全身的充脹勁。前面所述的對拔、對拉、對開勁是從局部而言的,充脹勁則是從整體而言的,即真氣充滿全身的膨脹勁。抱球樁站久了,慢慢就能體驗到上下、前后、左右都是互為一體的整體狀態。通過抱球樁的習練,筆者對“放松是練出來的”有了更深的感悟:第一,放松是通過耐受力的鍛煉在提升意志力的過程中實現的,就像風雨過后才能見彩虹一樣,需要戰勝站樁過程中的各種不適反應。第二,放松不是靠死拽硬拉的,而是時刻都有一個立身中正的樁架與全身充脹的真氣融為一體的整體體驗。第三,八面圓撐的內在感受,是始終處于開合、變化著的 “球”的狀態。

以上四個體驗,前面三個是基礎,最后一個整體充脹勁是要通過一段時間的站樁才能體驗到的。

四、怎樣檢查抱球樁的立身中正

抱球樁的立身中正,若從正面看,鼻子與肚臍在一條直線上;若從側面看,耳朵與肩膀在一條直線上,后頂至尾閭沒有前后的傾斜度。

集體站樁時,出現身形彎斜仰俯的問題會相當多,諸如低頭撅臀、頭左右偏,腰向前塌、腳有前后、肩有高低、身體前傾等,還有丟頂、沒有充脹勁、昏沉等。時刻注意丹田、后頂、命門、尾閭、肩井、涌泉等竅穴,就能保持立身中正。

自我檢查脊柱前后中正的方法:兩手從抱球狀自然垂落到兩側后,覺察其手指的所在位置,看中指是否貼于褲縫。筆者在檢查健身站點時,發現有三分之一的人手指的位置靠前了,說明脊柱前傾不中正。左右傾斜的問題,可以通過感知鼻子與肚臍是否在一條直線上的方法,加以自我檢查和糾正。

痼癖動作是指養成了習慣的錯誤動作。立身中正的站樁和有嚴重痼癖動作的站樁,其功效不是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的問題,而是百倍千倍的懸殊。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練功不站樁,基礎打不牢;站樁不中正,功效沒保證。練!只有真正掌握抱球樁立身中正的要領,才能擁有花錢買不到、人家偷不去的健身氣功真功夫。

猜你喜歡
命門中正練功
無題(3)
魏晉時期的中正品評與考察鄉論
命門不能丟
一點一線一面練太極
“中正紀念堂”存廢成島內話題
抓住“命門”練太極
練功
寒假魔力卡
怎樣練氣功更見效
不要誤解“排除雜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