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re i9不是唯一 開辟新戰場

2017-07-27 16:55
CHIP新電腦 2017年7期
關鍵詞:英特爾規格處理器

還有一年就到“知天命”的年齡,但面對來自各方的挑戰,做了數十年PC領導企業的英特爾,開始了改變與革新。無論是大舉進軍自動駕駛領域,還是借數據洪流入局人工智能,單純的CPU似乎已不是英特爾的未來,這是真的嗎?

英特爾成立于1968年,1978年其處理器產品8086/8088隨IBM PC而一炮而紅,旋即走上了快速發展道路。1997年正值Pentium(奔騰)處理器大紅大紫、MMX指令集(Pentium MMX于1996年底發布)推動PC多媒體化的檔口,英特爾決定放棄沿用了數十年的Socket結構轉向Slot 1封裝,首個產品就是Pentium II。但即便是身為行業發展方向引領者的它,也不可避免地遇到合作伙伴、OEM的阻力,畢竟大家對如此激進地導入新技術和新平臺心存疑慮,于是英特爾想了個辦法,就是將基于x86平臺開發產品的相關人員聚在一起開個會、交流一下,介紹一下自家技術的進展和優勢,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Intel Developer Forum,IDF)。

不過,今年4月,當IDF就要20歲的時候,英特爾宣布停辦IDF。隨后又爆出消息稱,原計劃在IDF前后發布的高端處理器將提前發布。作為抵御AMD Ryzen伶俐攻勢的關鍵產品一定要選擇一個天時地利兼備的點,于是,Computex成為選項。

近些年來,英特爾都有參加Computex,在展會上發布年度重頭產品也不少見,但是今年的Computex對他意義重大,與IDF的缺失不無關系,和英特爾的整體轉向關系更加密切。

作為以IT為基礎的展會,再加上臺灣在整個IT產業鏈上曾經的地位,英特爾參展Computex實屬應當。但是在連續幾年大規模投入CES和MWC,甚至在更加娛樂化的ChinaJoy包下整個展館給OEM伙伴之后,英特爾卻“意外地”不直接在Computex上設立展臺。實際上,英特爾在Computex上投入更多,他展場之外包下兩家酒店開起了自家的小展會和研討會,仿佛IDF換了時間換了地點。包酒店、平行于主展會做自己的活動,這個路數英偉達今年也用了。對IT或PC相關企業來說,Computex還是最合適的平臺。

英特爾帶來了什么

由于下半年不再有大型展會契機用來推廣新產品或者聚攏人氣(包括媒體),因此英特爾將一系列新產品、新技術和新市場策略濃縮在Computex的前幾天推出。

Core X

在各種傳聞中,Core X終于來了。無論是因為被AMD Ryzen的窮追猛打,還是X99平臺的老邁,英特爾都需要一款更高端或更好的產品將用戶的吸住,否則按部就班、小步快跑的產品升級定價消耗盡用戶對PC最后的熱情。

發布更高規格的桌面級處理器是英特爾的當務之急,Core i9如約而至。光說Core i9恐怕不夠全面,此次英特爾又亮出了全新的產品線——Core X,前者只是它的子集,至少目前是這樣的。Core X橫跨Core i5、i7和i9等3個品牌,它的推出基本上意味著此前英特爾塑造的高端子系列Extreme Edition(至尊)被重新定位,從Core i7的子品牌跑到了Core i9之下。

從目前來看,Core X不直接代表產品檔次而更像是代表著搭載平臺,即全新的X299芯片組和全新的LGA 2066。

作為目前計算產品的負責人,英特爾副總裁兼客戶端計算事業部總經理Gregory Bryant親赴臺北發布了全新的Core X產品,并且領先于業界傳聞,發布了高達18核心36線程的Core i9-7980XE,并且確認其價格為1999美元。此前透露出的最高規格產品“僅”為16核心32線程,較1年多錢推出的旗艦產品Core i7-6950X的10核心規格大幅提升,而價格不升,仍為1699美元。此次英特爾一反常態,12核心及以上規格產品僅做紙面發布,具體發布時間最快也要到第三季度,而真正掛上Core i9品牌并在第一時間(7月1日)上市的只有10核心的Core i9-7900X這一款。

Thunderbolt

Thunderbolt,雷電接口,和常見的USB家族接口一樣,其絕大多數專利由英特爾提供,技術標準中也到處都是英特爾的影子,但和USB不同,Thunderbolt沒有成為完全開放的標準,組成類似于USB-IF這樣的協會組織,同時其商標、專利以及硬件芯片的使用,都有著不菲的費用,哪怕其3.0版本性能4倍于最高規格的USB 3.1 Gen2,哪怕其接口與USB-C物理規格相同。

正是由于成本上的差異,Thunderbolt普及的程度遠沒有USB好,不得已將Thunderbolt 3.0改頭換面、縮減部分特性后以USB-C的身份示人,而標準版的Thunderbolt則因為強大的功能、卓然的性能,在加上相對昂貴的終端設備,被劃為高端解決方案。然而,在USB-IF的推動下,USB特性不斷提升,漸漸地開始具備大功率供電等Thunderbolt最后獨占的特性。于是,英特爾出手了。

在Computex上,英特爾正式宣布將Thunderbolt控制芯片集成在處理器內,從而間接地實現了免費,OEM只需為之搭配周邊器件,成本并不比USB更高。除了成本,直接集成控制芯片更大的意義在于充分發揮Thunderbolt依賴的PCI-E接口特性,包括高性能、低延時、多協議、多功能、易串接、免驅動、供電復用等,為從移動終端到桌面終端的各類PC提供低成本且易用的單一線纜連接方案。當然,英特爾這么做也不完全是做慈善,控制器端雖然免費了,而設備端的控制芯片、接口接插件、線纜和設備依然離不開英特爾的專利,目前英特爾并未透露相關產品及專利授權價格是否會有所變化。作為放水養魚的樣板,隨著越來越多的PC因成本下降而配備Thunderbolt接口,對相關設備的需求必然大幅度增長,因此即便相關設備單獨獲利下降,總收益仍會大幅增加。甚至有朝一日,設備端成本大幅下降甚至免費,那么USB將何去何從。

NUC

消費者對于提高產品便攜性或移動性一直有較高要求,即便是機身纖薄的超極本還是體積小巧的NUC。如今,小巧化不會再以性能為代價了,結合Optane Memory、Thunderbolt 3.0和七代Core等多種先進特性的NUC來了,拳頭般大小、拳頭般有力不再是夢。

英特爾攜手來自深圳的廠商微步推出了首款集成有以上特性的NUC產品X-Mini,這是一款配備Core i7-7700處理器的游戲主機,其外形尺寸僅有200mm×200mm×110mm,使用MiniSTX規格主板。與之搭配的是外觀設計風格和尺寸均相同的外置獨立顯示卡,主機與它通過Thunderbolt 3.0線纜連接。其最大的特點是兼容Optane Memory,此前能夠使用Optane Memory的產品多為獨立銷售的主板,而整機內配備它還是首款。Optane Memory的加入,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是主機內置的HDD獲得全容量加速,實現成本、性能和容量等需求的平衡。

Compute Card

Compute Card(計算卡)是一款可謂腦洞大開的產品,只有信用卡大小、5mm厚的它,集成了包括CPU、內存、固件、存儲、接口、Wi-Fi、藍牙等PC的全部功能,僅需通過USB-C接口供電、連接顯示或擴展輸入輸出,整機無散熱風扇。和嵌入式產品不同的是,Compute Card具有可升級特性,作為完整的PC,可以隨著用戶需求改變或新產品推出而整體更換,相對高成本的周邊裝置,如屏幕、設備殼體等則無需更換,提高設備靈活度、降低升級成本。此外,標準化的設計,能夠幫助新的裝置和設備更快上市。Compute Card將于8月上市,目前提供從Celeron到Core i5的4個配置“機型”,價格從140美元到450美元不等。

SSD

隨著制程升級完成,英特爾已經開始大規模出貨基于3D NAND TLC的產品,其中主力機型DC P4500和P4600開始在其大連Fab68工廠生產,時間也就剛剛過去1個月。相對這兩款面向數據中心和性能取向的云計算產品,英特爾在Computex上緊鑼密鼓地推出了成本導向的云計算存儲產品DC P4501。其最顯著的特性是采用了M.2和U.2 7mm封裝,功耗更低,甚至無需外殼(M.2 22110封裝)這樣的專用散熱裝置,有利于提升存儲密度,而DC P4500/P4600則采用插卡式和U.2封裝。這三款產品均采用英特爾最新的3D NAND TLC技術和全新設計的第二代主控芯片(SoC),根據應用領域差異進行調整和優化。

猜你喜歡
英特爾規格處理器
近3成苗企難以維持!規格越大越虧,2022如何讓泥鰍賺錢?
閉月羞花
英特爾攜手一汽集團,引領汽車行業全新變革
山鋼日鋼1.2mm極限薄規格帶鋼的生產實踐
英特爾擴充FPGA可編程加速卡產品組合
Imagination的ClearCallTM VoIP應用現可支持Cavium的OCTEON? Ⅲ多核處理器
英特爾開源幫霍金“說話”軟件
ADI推出新一代SigmaDSP處理器
好平板有強芯 英特爾Bay Trail芯片解析
徹底撐握8大關鍵詞 看懂規格買液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