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特大事故頻發凸顯我國安全生產管理危機

2017-07-31 13:05戴慧英
博覽群書·教育 2017年5期
關鍵詞:安全事故社會

摘 要:人類社會的一切活動都必須通過人們的主動作為去實施,在主動實施的過程中,就會或多或少地面臨著安全問題,但是人們總是能夠依據規律和經驗來規避各種安全風險,使人類的活動正常進行。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保護員工的生命和健康,以此來保證各種生產經營服務活動的正常開展,保證企業經濟效益和長遠發展目標得以實現。

關鍵詞:安全事故;社會;管理危機

一、社會安全頻發的主要原因

近年來,我國的重特大安全事故頻發,去年有所下降,但總體形勢仍不樂觀,安全事故頻發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企業管理者不重視安全生產

在我國企業中,不論是國有企業,還是集體企業,或者私有企業,這些眾多的管理者,對于企業的營銷、財務、人事管理較上心,他們大都較重視效益而輕視質量,更不重視企業的安全生產,甚至根本就沒有安全生產的觀念。一些私營企業主利欲熏心,眼中目無法紀,無安全生產的意識,他們只顧自己的投資和獲利,對于職工的生命安全毫不在乎、漠不關心。

有些企業的易燃易爆物品糊亂堆放,有些企業的廠房和職工宿舍為同一幢樓房,有些企業的職工宿舍亂拉電線、住宿做飯都在一個房間等等,所有這些,企業管理者都是熟視無睹,毫不在意,這就存在比較嚴重的安全事故?;A不牢、地動山搖,所以企業管理者不重視安全生產制度建設,未盡到安全監管的責任是最大的安全隱患。

2.已定的安全責任形同虛設

在大多數企業里,對于安全生產是“嘴上說重要,真做起來就是不重要”,我們不難發現辦公室或各個營業室的墻上,都掛著安全生產的警示標語或規范標語,而且不少企業還有安全監督員,也實行專人專管,但是那些規定僅僅是掛在墻上,訂在紙上,有不少企業都存在僥幸心理,他們只是疲于應付各種檢查,或者只在需要時講在嘴上,這樣的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虛設同,不能真正起到安全防范的作用,也不能給所有企業職工起到警鐘常鳴的效果,因此這些企業安全制度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制度,它僅僅是應付各類檢查而已。說明安全防范缺乏雖然有法律方面的保障,但是法律不一定能得到執行。因為工人和安全生產散布在千千萬萬企業之中,各個企業對于安全生產的意識不一樣,標準不一樣。另外,我們的監管成本特別高,一旦發現事故,如果處置不利、執行不利,會形成一個反效果。比如大連石化在火災發生之后,它采用了一些處理方式,最后有一些責任人甚至成了救災功臣,得到了表彰。其實這是一種逆向激勵機制。

3.政府安全監督管理職能部門監督不力

針對安全事故頻發,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也完善了相關監管制度。但是,重特大事故仍然時有發生。既然有法律作為保障,為什么安全責任仍然難以落實?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國家直屬的安全監督管理職能部門為國家安全監督管理總局,他們顯然管不了全國的安全生產問題。雖然各省、市、自治區或市以下都有自己的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但是受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利益的驅使,這些作為地方的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他們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沒有深刻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總以發展經濟為重,他們往往只以地方領導的馬首是展,唯地方利益為重,上面發文,他們發文;上面開會,他們開會。他們雖然也做過檢查,也知道地方企業存在安全隱患,但是他們只能默許違法企業的存在,也允許客觀條件不具備的企業進行生產,對檢查出來的安全隱患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他們往往對企業違法行為的查處,只是做做樣子、走走過場,這就為安全事故的發生留下死角,也帶來了安全生產監督的盲區。所以監督管理部門監督不力,執法不嚴、違法不究也是客觀上助長了某些企業的頂風作案。

4.管理權限和職責不清

我國不少地方的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在執法時,普遍存在山頭作風,這種不良的風氣漫延,對于本地區和全國的安全生產都有較大的不良影響,對自己或部門有利的,爭著去要去管;反之,則推諉扯皮,能推則推,誰都不想去要,也不愿去管,更不愿給自己或部門惹上麻煩。所以地方的安全生產監督這種活,是既沒有好處也沒有好事的活,只能是推來推去,推到大的事情發生為止。在粗放式的管理過程中,安全生產不受重視。比如在造橋或煤塊開掘過程中,噸煤死亡率居高不下,高于國際標準。另外安全隱患確實比較大,但是這么多年安全隱患一直沒有得到根除。最典型的是大連火災事件,它有最好的系統,也有非常好的勞動者素質,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依然由于內部管理混亂,導致火災事故層出不窮,對于這樣的問題必須要嚴查不懈。

5.公眾的安全意識淡薄

由于我國職業教育普遍不被重視,社會大眾的公共安全意識淡薄,所以重特大安全事故頻發凸顯了我國公民的安全危機意識。社會基礎設施落后,公眾缺乏安全意識,企業的科技水平低,勞動者的安全知識教育培訓欠佳,政府監管不力等癥結,導致了一起又一起的重特大事故。因此,我們必須提倡前車之鑒,警鐘長鳴。根據統計資料表明,我國2010年到2015年發生的重特大事故中,有61% 的安全事故與公眾的安全意識淡薄有關,21%的與公眾的自我保護意識不足有關。企業違法經營、違規生產、違章作業等比較突出。還有不少公民缺乏安全保護和自救意識,一些市民遇到事故不知所措,缺乏基本的自救逃生能力。

二、重特大安全事故頻發的防范與治理對策

1.下工夫解決安全生產的基礎性、根本性問題

各級政府、部門和企業,應通過多種手段開展各種形式的安全生產科學觀教育,幫助人們樹立科學的安全系統觀、安全可控觀、安全發展觀,促進安全管理工作全面、持續、有效地開展。同時,還應著眼長遠,有計劃有步驟地在大、中、小學開設安全知識課程,培養他們樹立科學的安全觀念與良好的安全習慣,為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打下安全文化基礎。

2.在企業建立安全生產預警機制

可先在高危行業(具有重大危險源)的企業中建立預警機制,然后再推廣到其他生產企業。企業安全生產預警機制的內容主要包括預警組織機構、職責、風險分析與評估、警況判斷、預警信息管理等。生產企業要成立安全生產預警工作組織機構,由企業安委會、預警部和危機管理部組成。生產企業應每月進行一次安全生產風險分析、預警測算、風險防范、警況處置匯報。企業安全生產預警指標體系可從安全生產現狀、過程監控、應急管理3個方面預警,二級指標包括安全意識與行為、設備設施狀態、危險源狀態、安全環境、安全管理、安全培訓、事故狀況、監控力量、監控效果、應急力量、風險分析、事故防范、應急預案等13個方面。

3.在各級地方政府建立安全生產預報機制

?。ㄊ校┛h(區)兩級政府安全生產預報部門應每季度進行一次安全生產綜合指數測算和預報信息發布。地方政府安全生產預報指標體系可從重大危險源、重大生產事故、生產人員、技術水平、應急管理等5個方面預報,二級指標包括重大危險源個數、危害程度、監控狀況、重大事故次數、億元GDP損失率、億元GDP死亡率、萬人死亡率、生產人員文化程度、違章次數、制度宣傳次數、培訓次數、技術等級、設備成新度、信息化水平、應急預案、應急演練等16個方面。

4.逐步實行國家安全生產指標定期預報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可成立安全生產預警預報部門,每年定期發布安全生產綜合指數的預報,建立健全預警管理制度。國外高危行業大多采用“專家擔綱”的預警管理制度,我國部分地區也有一些相關的做法,效果較為明顯,值得繼續推行與完善。

5.完善相關法律制度

在相關法律條文中,應明確規定各級政府在安全生產預報、企業在安全生產預警中的責任與義務,明確界定相關部門的職能與權力。各級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有義務對所轄行政區域的危險源進行調查、登記、分析與評估,對重點(或重大)危險源(或危險單元)進行檢查、監控。生產企業有責任健全自身安全管理制度,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和防范措施的檢查落實,并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督檢查。

作者簡介:戴慧英(1964-1-),女,甘肅蘭州人,甘肅省委黨校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學、企業運營管理、區域經濟發展。

猜你喜歡
安全事故社會
如何避免足球教學與訓練中的安全事故
電力企業人身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探討
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問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