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門農村山區地質災害遙感解譯

2017-08-02 22:16翁建黃劍
東方教育 2017年11期
關鍵詞:泥石流遙感技術圖像

翁建+黃劍

摘要:近年來,由于受臺風天氣及梅雨季節影響等自然因素,沿海地區地質災害頻發,這些自然災害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特別是一些農村山區的房屋,沿山切坡而建,這些人為因素也使得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發生的可能性更大。傳統方法是通過人為野外調查地質災害發生可能性,但這種方法是比較被動的,面對大范圍的調查區,傳統方法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相對而言,近年來隨著我國遙感科技的迅速發展,遙感影像的分辨率越來越高,遙感應用模型的進一步完善,通過對大范圍、高分辨率、多時相的遙感影像的研究,能夠迅速識別地質災害發生的危險區,遙感對地質災害的防治產生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農村山區;地質災害;遙感解譯;ENVI

前言

本次遙感解譯基礎數據由省測繪資料檔案館提供,坐標系統為西安80坐標系。本階段結合基礎地質資料對三門全域(1028.33km2)進行了初步遙感解譯,并據此劃分了重點調查區、一般調查區和重點調查區中的重點調查地段,用以指導調查工作的全面展開。

1、解譯的目的和任務

遙感解譯的目的是為減少不必要的外業工作,快速、高效地完成野外地質災害調查而開展的,它不僅對常規地面調查工作提供指導,而且還可獲取常規地面調查難以取得的某些環境地質和地質災害信息,對查清區域環境地質背景,提高地質災害調查成果的精度和質量都大有裨益。

遙感解譯的任務是以遙感圖像(或數據)為信息源,最大限度地獲取地質災害及其發育環境要素信息,確定滑坡、崩塌、泥石流和不穩定斜坡類型、規模及空間分布特征,分析地質災害形成和發育的環境地質背景條件,編制地質災害和地質環境遙感解譯圖件,為調查區劃分和地質災害調查提供遙感解譯資料。

2、遙感數據源選擇及解譯的主要內容

2.1 數據源選擇

本次工作采用由省測繪資料檔案館提供的最新專題地理信息數據,其中包括:矢量數據1:1萬(DWG)和1:5萬(Mapgis)數字線劃圖,柵格數據1:1萬數字高程模型數據(DEM)和1:1萬數字正射影像數據(DOM),以及2.5米衛星正射影像。

2.2 解譯的主要內容

(1)地質環境背景:主要解譯城鎮、村莊、主要居民點、農家樂,以及礦山和重要公共基礎設施的分布范圍、所處地貌部位、地形坡度特征、地層巖性、地質構造、水文地質現象及其它地質環境條件;解譯周圍人工邊坡的發育情況(長度、高度與坡度)和區內水系、道路交通分布情況等。

(2)地質災害:可能影響農村山區村莊的地質災害點類型、規模、形態特征及其位移情況。

2.3 遙感解譯總流程

地質解譯是從遙感圖像上獲取目標地物信息的過程。具體是指專業人員通過應用各種解譯技術和方法在遙感圖像上識別出地質體,地質現象的物性和運動特點,測算出某種數量指標的過程。遙感圖像解譯成果--專題解譯圖

(1)遙感影像信息選取與數字化

(2)地理基礎底圖的選取與數字化

(3)遙感影像幾何糾正與圖像處理

(4)遙感影像鑲嵌與地理基礎底圖拼接

(5)地理基礎底圖與遙感影像復合

(6)符號注記圖層生成

(7)影像地圖圖面配置

(8)遙感影像地圖制作與印刷

3、解譯的方法與步驟

3.1 解譯方法

(1)信息源處理:本次遙感解譯有關信息源的收集與處理工作由省測繪資料檔案館代為完成,主要包括:

1)收集縣域內現有館藏最新1:1萬3D(DLG/DEM/DOM)及1:5萬DLG測繪成果數據進行整理分析。

2)將涉及不同投影帶1:1萬分幅3D數據統一轉換到120度中央投影經線。

3)將1:1萬分幅DGN格式DLG數據轉換Autocad dwg格式; 1:5萬分幅DGN格式DLG數據轉換為mapgis格式,并拼接整合為完整一幅數據,同時根據地質災害工作需求進行要素分層與符合化;將NSDTF格式1:1萬DEM數據轉換為Grid格式。

4)將轉換處理后的數據(1:1萬Autocad dwg格式、1:5萬mapgis格式DLG數據、1:1萬Grid格式DEM數據、1:1萬Geotiff格式DOM數據)進行質量檢查。

(2)遙感解譯:本次解譯是在MAPGIS環境中,采用人機結合的方式來進行。為方便攜帶與使用,本次解譯將標準1:1萬地形圖幅分割為4幅(A3),繪制基礎圖?;A圖中包含圖層有農村居民點、道路、水系、1:1萬等高線(基曲線,等高距20m)、地層巖性、地質構造、已知地質災害點和1:1萬DOM數據。

3.2 解譯步驟

(1)解譯標志建立

崩塌—在遙感圖像上崩塌的陡崖新的色調淺,老的陡崖色調深。在陡崖的下方有淺色調的錐狀地形,有粗糙感或呈花斑狀的錐形。新的崩塌體植被少,古老的崩塌體植被生長較為茂盛。

滑坡—在遙感圖像上其形狀有簸箕形、舌形、弧形和不規則形等。

泥石流—在航空照片上泥石流的頂部呈瓢形,山坡陡峻,巖石破碎強烈,色調深淺不一,沖溝內有大量松散固體呈淺色,沖溝沒有溝槽,無植被生長。流動的泥石流呈條帶狀扇形,輪廓不固定。泥石流發育地區常是崩塌、滑坡發育地段,影像交織錯亂,色調變化大。

根據已知地質災害點,通過現場踏勘,并與基礎圖比對,分別建立滑坡、崩塌和泥石流解譯標志。

(2)初步解譯

在建立解譯標志的基礎上,分幅進行解譯工作:在基礎圖上初步識別地質環境條件、地質災害類型和邊界,以及存在的疑問,同時依據調查區劃分原則和標準,結合坡度圖(劃分等級見表2,通過arcgis地形分析系統自動生成,按1:2萬輸出),圈畫重點調查區和一般調查區,分鄉鎮填寫遙感解譯登記表。

(3)野外驗證

針對初步解譯結果,在野外調查過程中按照不同層次作進一步驗證,重點調查區應盡可能全部驗證,特別是其中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和不穩定斜坡,要驗證其空間分布情況、形態特征、物質組成等,進而分析其形成原因和影響因素,同時還要進一步了解其變形發展歷史,對今后的變化趨勢作出科學判斷,掌握其穩定性和危害程度,為地質災害防治提供依據。一般調查區驗證率應不低于60%,驗證過程應修正解譯誤差,并排除疑問,同時在原遙感解譯表中如實填寫驗證結果。對于重點調查區內的重點村莊,需在野外調查同時,按1:10000的精度作詳細解譯,解譯內容除一般項目外,需對村莊內主要的高陡邊坡、地質災害類型及分布情況進行詳細說明。

4、解譯的成果

本次遙感解譯成果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地質災害及其發育地質環境遙感解譯圖,二是地質災害調查遙感解譯表。

1、遙感影像解譯圖

在基礎圖上疊加調查區分區界線、經修正的地質災害類型、規模、形態和邊界特征,重點調查地段、重點調查村分布情況等(圖1)。

2、坡度解譯圖

通過arcgis地形分析系統自動生成,按1:2萬輸出,作為遙感解譯圖的補充說明,完善遙感解譯表的相關內容,如圖3所示:

3、遙感解譯表

作為遙感解譯圖的補充說明,完善遙感解譯表的相關內容。表內配1:2萬坡度圖與遙感圖進行比對(圖2)。

5、結論

遙感圖像地貌解譯在地質災害調查中的應用有以下特性:

(1)數據處理的高效性。在海量數據堆疊的時候,我們可以快速提取和判讀有用信息并對及時處理地質災害重大問題做出最佳判斷。

(2)多方手段的綜合應用性。通過野外檢驗和遙感圖像地貌解譯相結合,對可能發生地質災害地段進行評估、預測。

(3)遙感技術對于地質災害監測具有實時性。遙感技術采用的監測手段可以克服很多諸如天氣、地質條件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對于災害區域和地質體進行不間斷的監測,保證人們可以密切觀測和預警災害的發生和發展。

遙感技術不僅可以應用于地質災害調查、監測、預警、評估的全過程,而且,隨著遙感技術理論的逐步完善和遙感圖像分辨率的不斷提高,遙感技術必將成為地質災害調查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參考文獻:

[1]《ENVI遙感圖像處理方法》,科學出版社,鄧書斌編著 ;

[2]《遙感地質學》,北京地質出版社,朱亮璞,2004年2月;

[3]《浙江省三門縣農村山區地質災害詳細調查評價項目設計書》,三門縣國土資源局,2013年12月;

[4]《國土資源遙感技術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熊勝青,國土資源遙感。

猜你喜歡
泥石流遙感技術圖像
利用遙感技術解析地理試題的研究
無人機遙感技術在地質環境災害監測中的應用探討
A、B兩點漂流記
泥石流
機械班長
測繪工作中測繪遙感的應用
地理檢測中測繪遙感技術的應用分析
名人語錄的極簡圖像表達
奪命泥石流
一次函數圖像與性質的重難點講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