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中語文教學新對策

2017-08-04 10:56袁春玉
東方教育 2017年10期
關鍵詞:重難點師生高中語文

袁春玉

乘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東風,高中語文教學體現了春筍拔節般的生機。在看似別開生面的課堂中,發言人更多了,課堂氣氛更活躍了,但是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語文課堂出現了一些令人尷尬的教學局面:既不像傳統教學中那樣扎實地講授基礎,又沒有落實新課改的精神實質:課堂成了師生的表演秀,合作成了“權威者”的獨角戲,學生成了上帝,課件“一枝獨秀”。為此,我們應該讓文本解讀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正確處理好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教學評價的語言要豐富、形式要多樣,努力解決好媒體運用與以課本為主的關系。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談談高中語文教學新對策!

一、改變陳舊觀念。

有些年老的教師為民師轉正,本身語文專業知識狹窄,教育理念陳舊,運用新的工具、新的理念比較困難,雖然有的也躍躍欲試,但受自身條件限制,心有余而力不足。一堂課已完成教學計劃為目的,不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還是憑著一支粉筆、一本教材、一本教參走上講臺開始傳統的辛苦的講授,直到45分鐘結束,有的還嫌時間不夠用。所講內容全面繁雜,從生字的音形義到新詞的解釋,從句子的含義到修辭的妙用,從劃分層次總結段意到中心思想的概括分析,還不能放過精彩段落、精彩語詞長篇大論的“賞析”,學生被動的接收學習;或者有的教師只窺到教改的一隅,進行所謂的“師生對話”,整堂課提問,表面上看,學生不斷的舉手,課堂熱熱鬧鬧,似乎很和諧,但實際上提問的作用不過是疏導課文而已,學生的思維容量小,缺乏深度。對于學生的回答,符合教師的設定就給予肯定,超出自己的計劃或預向之外,就給予否定。在課堂上學生只須認真聽課、認真記好筆記,就能完成作業,就達到了教學的目的。由于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沒有體現,教師低估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及學習愿望與要求,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不到發揮,教師口若懸河的講解,學生無所適從,抓不住重點,掌握不了要領,昏昏欲睡,致使學生對語文學科失去了興趣。

二、建立知識體系。

語文知識紛繁復雜,一篇語文課文,可以說需要教授的東西千頭萬緒,如果教師教授完畢,沒有進行歸納梳理,學生自然也就轉頭就忘。而且,高考考題不會考曾經學過的文章,在這種考試的形勢下,學生對語文課堂不重視,對教師的講授甚至聽而不聞,也就不能理解了。但是,是不是說,立足于語文教材的語文學習就沒有作用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不僅僅是語文,所有學科,考書本上出現過的題目的幾率都幾乎是零。因此,如今的教學應該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即在這篇文章中學到的方法能夠運用到沒有學過文章中的能力。通過幾年的教學,我摸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方法,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踏實,更易于知識遷移。在此,我從以下兩方面來談談具體的操作。

三、突破教學重難點。

古語云 “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其實教師在確定教學重難點時,也應該做到這樣,能準確地擇取其重難點,從而展開教學。如,教材是教師備課的基本依據,教師首先必須熟悉教材和閱讀各種參考資料。通常說,要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具有一桶水。教材是教學工作展開的中介,在帶學生走進文本之前,老師必須先與文本對話,熟悉甚至是吃透教材,師生熟悉文本是上好每一堂課的底線。備教材確定重難點時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1、根據《教師教學用書》中每一課的“精華鑒賞”提示來確定;2、根據文本特征來確定;3、根據教材后面的“思考·探究·練習”題來確定;4、根據教師備課時覺得不易理解的“難處”來確定等。

四、提高綜合能力。

以上所述的高中學生的語文水平提高不快,語文能力滯后,究其根源,是長期以來教學中存在的對語文學科的基礎工具的性質認識不明確,形成了“以傳授知識為主,以教師講解為主”的教學思想和由此產生的編寫教材的體系,忽視了對語文能力的培養。與此同時,現行的高考招生語文考試還不夠全面合理,如出題科學性,考試的單一性、評卷的公正性等還亟待進一步改善,以充分準確地考出考生的實際水平,盡量避免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我們必須改革這些現狀,切實體現“以培養語文能力為主要任務,一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學為主要方法”的指導思想,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此外,筆者認為,高中語文教學應樹立大語文觀點,而現行的教學卻局限于書本和應試教學。語文要入古人說的:“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懷廣闊,熱切關注社會現實。

五、開展閱讀教學。

大家都說這是一個信息時代,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學習從來不缺少機會。但是現在的學生都不怎么喜歡閱讀,尤其是書面閱讀。于是教師發現,現在的學生文學、文化知識積累很貧乏,因為閱讀積淀少了,所以帶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學生的理解能力降低了,寫作表達能力弱化了。這是學生學好語文的致命傷。作為語文教師,必須盡力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尤其是在起始年級要亡羊補牢。完全可以這樣認為:沒有廣泛的閱讀積累,就學不好語文。相反的,很多學生愛閱讀,語文學得很好,卻不一定是語文教師的功勞。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學生閱讀習慣的課堂培養,注意學生的潛能發揮,給學生提供課堂閱讀時間,在緊張的教學時間中給學生留有天地。晚自習安排一半的時間讓學生自由地閱讀,并要求及時書寫閱讀的感想和收獲,字數是不限制的,也可以推薦、分享精彩的文章,師生暢所欲言。在閱讀時,教師一定不要吝嗇時間,他們自主的讀比教師一味的講也許收獲會更多。在學生閱讀習慣還沒有養成之前,課代表每天提醒學生要閱讀,把它作為每天必須的功課去完成。起初課代表會在一個月的時間里每天板書在黑板上提醒他們,一旦學生習慣養成,就可以不用板書提醒。在課堂教學中,還要努力改變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現狀。所以學生的閱讀,教師既要培養興趣,也要勇于給他們時間,并傳授閱讀的基本技巧。

六、運用媒體教學。

首先,教師的思維不能被固定的課堂程序所束縛,應充分認識到語文課堂教學不是一個封閉系統,也不應當拘泥于預先設定的固定不變的程式。多媒體教學并非每一篇教材都適用。要針對不同教材的特點靈活處理、靈活運用。其次,還應充分認識到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僅作為輔助教學手段而存在,它并非是語文教學中一道必不可少的大餐。教師要把關注的焦點真正放在學生身上,想想學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據他們的學習情況,靈活安排每一個環節,而不是機械地執行課前的課程設計。同時課堂上輔以必要的板書和巧妙串聯各環節之間的過渡語,就會讓課堂流程變得生動而不僵硬,從而增強師生間的情感互動。

猜你喜歡
重難點師生高中語文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內容的確定
首屆“接班人”杯廣西中小學師生書法作品展示
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
誦讀100句,記考綱重難點詞匯(二)
首屆“接班人”杯廣西中小學師生書法
麻辣師生
曹雋平師生書法展作品選
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Units?。保持仉y點預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