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束化護理干預在靜脈輸注所致靜脈炎感染預防措施及療效分析

2017-08-07 03:27黃翠玲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7年14期
關鍵詞:靜脈炎血栓靜脈

黃翠玲

集束化護理干預在靜脈輸注所致靜脈炎感染預防措施及療效分析

黃翠玲

目的探究集束化護理干預在靜脈輸注所致靜脈炎感染預防措施及療效。方法94例靜脈輸注發生靜脈炎患者, 按護理方式不同分成對照組(47例)與研究組(47例)。對照組施行常規護理, 研究組施行集束化護理。觀察比較兩組并發癥及生活質量。結果研究組患者的總并發癥發生率為6.38%, 其中穿刺點感染2例、血栓1例;對照組患者的總并發癥發生率為25.53%, 其中穿刺點感染9例、血栓3例;研究組患者的總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4253, P<0.05)。研究組患者的物質生活狀態、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生理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1.4491、11.3553、6.2815、8.7674, P<0.05)。結論靜脈輸注導致靜脈炎的患者采取集束化護理不僅能有效降低感染率及血栓發生率, 還可有效提高臨床療效及生活質量, 具有推廣價值。

靜脈輸注;集束化護理;靜脈炎;感染;預防

靜脈輸注為臨床護理操作中重要內容之一, 也是臨床疾病治療重要手段, 而對危重疾病者留置針能隨時開啟靜脈通道, 有助于緊急搶救措施的實行[1]。但由于長期置管造成一些不良影響, 其中常見有靜脈血栓、靜脈炎及導管堵塞等,是引發局部感染與菌血癥主要因素, 因此臨床需進行有效護理。為探究集束化護理措施應用于靜脈輸注引發靜脈炎患者預防感染發生的效果, 針對性選取本院2014年12月1日~2016年3月31日收治的94例靜脈輸注發生靜脈炎患者臨床資料分析, 并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2月1日~2016年3月31日收治的94例靜脈輸注出現靜脈炎患者臨床資料行分析, 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研究方案經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按照護理方式不同將患者分成對照組(47例)與研究組(47例)。對照組中男女比例24∶23, 年齡31~59歲, 平均年齡(48.69± 5.90)歲;留置針時間7 h~8 d, 平均留置針時間(4.14±0.68)d。研究組男女比例23∶24, 年齡32~60歲, 平均年齡(48.98± 5.87)歲;其中留置針時間8 h~8 d, 平均留置針時間(4.32± 0.71)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均為靜脈輸注留置針患者, 并發靜脈炎自愿進行研究。排除標準:不配合治療者,無法實行有效溝通, 精神病者。

1.3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嚴格無菌操作,采取碘伏棉簽進行穿刺點、導管、周圍皮膚消毒。研究組予以集束化護理:①首先護理人員對患者出現靜脈炎原因進行分析, 并予以總結評價, 將其作為循證依據, 然后制定出針對性護理對策。②加強對護理人員靜脈留置針操作與維護技術培訓, 熟練掌握并規范執行相應操作, 選取技能水平較好護理人員對相應靜脈炎患者進行護理。③靜脈置管前予以嚴格消毒, 再次輸液需將輸液口進行消毒, 然后連接至輸液導管;根據患者個人情況及時拔針, 縮短留置時間, 降低血栓并發癥的發生。④護理人員需對各型號留置針優缺點進行了解, 穿刺部位選取血管彈性好、易于固定處, 避免選擇下肢血管, 降低靜脈炎發生率。⑤規范置管以及封管, 嚴格控制在進行封管時的速度, 從而減少靜脈炎的發生。⑥在留置針期間每日進行穿刺周圍皮膚碘伏消毒1次, 按照貼膜污染的程度進行更換敷貼, 發現污染時需行徹底消毒, 減少靜脈炎患者發生感染;注意患者留置針的順暢情況, 根據患者的血管、病情情況予以相應輸注藥物濃度控制, 減少并發癥發生。

1.4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2]觀察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靜脈炎、穿刺點感染、血栓等。比較兩組生活質量評分,采取GQOLI-74評分標準分為物質生活狀態、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及生理功能四維度, 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總并發癥發生率為6.38%, 其中穿刺點感染2例、血栓1例;對照組患者的總并發癥發生率為25.53%, 其中穿刺點感染9例、血栓3例;研究組患者的總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4253, P<0.05)。見表1。

2.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物質生活狀態、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生理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1.4491、11.3553、6.2815、8.7674, P<0.05)。見表2。

表1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表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例數物質生活狀態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生理功能對照組4716.35±1.0915.76±1.3514.81±2.4415.28±1.90研究組4718.96±1.12a18.83±1.27a17.54±1.71a18.05±1.04at 11.449111.35536.28158.7674 P <0.05<0.05<0.05<0.05

3 討論

集束化干預將具循證基礎的護理與治療方法集合在一起, 其目的在于采取最優干預方式促進患者最大程度減少危害, 整合后護理措施對于患者臨床治療及預后具良好促進作用, 靜脈輸注發生靜脈炎患者應用集束化干預能夠有效降低靜脈炎感染及其他并發癥[3]。因此, 本研究現就采取此護理方法取得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 旨在為其護理方案制定提供可靠循證依據。

本研究中, 研究組總并發癥發生率較對照組低, 研究組生活質量與對照組相比均較高,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次研究結果與王瓊等[4]相似, 表明應用集束化護理能夠有效降低靜脈炎發生率, 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靜脈輸注患者發生靜脈炎的主要因素有血管粗細、藥液性質、封管等, 其中血管越細靜脈炎發生幾率越高, 而遠端的發生率高于近端, 這和遠端的血液回流速度較慢, 血液滯留于血管內, 易造成血栓。因此集束化護理中, 護理人員在進行靜脈選擇時應盡量選擇粗大的近端血管, 且加強對護理人員穿刺技術與維護措施等技能知識培訓, 提高護理質量[5]。輸入為刺激性藥物或者高滲性藥物會對血管壁產生刺激, 造成血管痙攣與收縮, 因而集束化護理操作過程, 護理人員根據患者實際, 行藥液濃度及輸注速度調節, 從而降低靜脈炎發生率。此外, 護理人員在進行各項操作時嚴格按照無菌原則, 在與患者接觸前后均消毒;根據患者情況行留置針保留必要性,縮短導管留置時間。在留置針期內對穿刺周圍皮膚每日行1次碘伏消毒, 觀察貼膜污染的程度予以敷貼更換, 當出現污染時需對患者穿刺部位、導管等行徹底消毒, 從而預防感染[6-9]。護理人員需關注患者留置針是否通暢, 選擇科學有效固定方式, 封管操作嚴格規范執行, 防止血栓形成堵塞管道, 從而誘發靜脈炎。另外, 要嚴格封管速度的控制, 封管的速度過快會造成血管內部的壓力增大, 使得血管壁的通透性加大, 引發靜脈炎等一系列并發癥。研究受各種因素影響,未對護理效果及預后作詳細分析, 需再行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 靜脈炎患者予以集束化護理可以有效減少靜脈炎感染的發生, 有助于患者臨床療效與生活質量的提高,具臨床推廣與應用價值。

[1] 劉淑麗, 張鳳娃, 劉宗淑, 等.PICC常見并發癥及護理策略綜述.衛生職業教育, 2015(19):139-142.

[2] 林小清, 周錯, 陳春燕.集束化護理干預對降低中心靜脈置管并發癥的效果觀察.廣東醫學院學報, 2014, 32(5):730-731.

[3] 李學勤, 陳虹, 王緣.集束化干預預防PICC置管患者靜脈血栓形成的研究進展.護理學雜志, 2014, 29(5):94-96.

[4] 王瓊, 王靜靜, 馬麗, 等.集束化管理對靜脈留置針預防靜脈炎的護理研究.頸腰痛雜志, 2014, 35(6):464-466.

[5] 王煦, 翁衛群.經皮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堵管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5, 19(20):200-202.

[6] 張娟, 寧曉東.集束化護理策略在中心靜脈導管置管患者中的應用.護理學報, 2014, 21(2):17-20.

[7] 羅揚, 周燕群.集束化護理對兒科靜脈留置針所致靜脈炎發生率的影響.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4, 18(10):129-130.

[8] 盧群亮, 陳敏賢.集束化干預對新生兒靜脈留置針導致靜脈炎的影響.延邊醫學, 2014(24):128-129.

[9] 張希苗, 孫寶俠.集束化護理在預防外周靜脈留置針靜脈炎中的應用.泰山醫學院學報, 2016, 37(10):1194-1196.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efficacy analysis of clus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hlebitis caused by intravenous infusion

HUANG Cui-ling.
Guangzhou City Conghua District Aotou Town Center Hospital, Guangzhou 510940,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efficacy analysis of clus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hlebitis caused by intravenous infusion.MethodsA total of 94 patients with phlebitis caused by intravenous infusion were divided bu different nursing modes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with 47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cluster nursing.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complica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wo groups.ResultsThe research group had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s 6.38%,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s 25.53%.The research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χ2=6.4253, P<0.05).The research group had higher physical life status, psychological function, social function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11.4491, 11.3553, 6.2815, 8.7674, P<0.05).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phlebitis caused by intravenous infusion, the implement of cluster nursing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rate of infec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thrombosis, but als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quality of life.So it has promotion value.

Intravenous infusion; Cluster nursing; Phlebitis; Infection; Prevention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4.087

2017-05-25]

510940 廣州市從化區鰲頭鎮中心衛生院

猜你喜歡
靜脈炎血栓靜脈
清熱涼血散結方外用治療化療性靜脈炎療效觀察
從炎癥細胞因子淺析血栓性淺靜脈炎病因病機及治療經驗
腰靜脈及腰升靜脈變異一例
防栓八段操 讓你遠離深靜脈血栓
術中持續靜脈輸注利多卡因的應用進展
靜脈藥物配置中心PDCA循環法的應用實踐
三種血栓各有堵點
阿司匹林對“紅血栓”無效
三種血栓各有堵點
微量泵結合PICC減輕5-Fu導致靜脈炎的觀察及護理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