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學法指導聚焦有效批注

2017-08-14 21:02李欣
新課程·小學 2017年7期
關鍵詞:讀書課文文本

李欣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就是說,閱讀要以文本為中介,通過師生間的對話,激活學生的創造潛能,完成語言訓練的任務。然而,有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就是說同樣一句話,一個詞語,每個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同樣的文字,同樣的人,不同的心境,感受也有變化。給文章做批注,就是記錄當時自己讀書的心得體會。習慣養成之后,讀書理解能力也會增強,讀書興趣就會越濃,讀書就成為一種有思考的行為。

一、批注的發展和定義

縱觀批注的發展過程可知,它是我國文學鑒賞和批評的重要形式,它直入文本、少有迂回,多是閱讀者自身感受的筆錄,體現著閱讀者別樣的眼光和情懷。我國許多文學著作都是在他人的批注中熠熠生輝。如清代的金圣嘆評點《水滸傳》,脂硯齋補白《紅樓夢》等等,這些都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就連近代著名學者聞一多先生也非常喜歡運用這樣的讀書方法,還出版過一本書叫《楚詞校補》。簡言之,批注就是在閱讀過程中讀者在自主狀態下把自己的所思、所感以符號和文字這兩種方式跟文本進行對話。所謂“注”是指以圈點、勾畫的方式對文中關鍵處、疑惑處標示或解釋;所謂“批”,是指于文中奇妙處、動情處進行點評,抒發主觀感受,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從而獲得自我發展。

二、批注的方法和應用

1.知識性批注

對文章中的背景材料及涉及的知識進行批注。例如,在我執教的《倔強的貝多芬》這篇課文中,考慮到三年級的孩子雖然有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但是由于課文中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和地域背景離學生比較遙遠。學生能否理解貝多芬的“倔強”意味著什么?會不會有所偏差?如果授課過程中出現了歧義,又該怎樣引導呢?這些問題都是我在備課之初產生的一系列困惑,但是經過深思熟慮后,在授課前,我布置了一項預習作業,這樣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課前的一周,我要求學生回家收集有關貝多芬的故事,了解他的生平,聆聽他的音樂作品。這樣在課堂上孩子們就能與教師產生強烈的共鳴,更深入地互動,他們能夠從課文中初步感知“倔強”;能從自己收集的相關內容中回味“倔強”,直到在課文的最后,升華感悟“倔強”。

2.賞析性批注

對自己認為好的詞、句、段、篇進行欣賞、分析、內化、積累的批注。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在知識的梯子上攀登時,使他邁出最初的在我看來也是最寬闊的步伐,就是通過詞來認識世界,讓詞在兒童的意識里活起來,歡蹦亂跳,使詞成為兒童幫助他去掌握知識的工具,這是多么重要??!”設想如果老師把一篇清新活潑、意蘊優美的文章帶到學生面前時,學生一定會感受到一股撲面而來的美的氣息,但當授課結束后,學生未必會真真正正擁有美的積累。這是一種學習方法指導上的欠缺,所以作為教師必須在課堂上幫助學生確立積累詞語的意識,給予他們積累詞語的時機,相信通過持之以恒的訓練,美才會扎根在學生的眼中和心里,這樣學生才會在文本中閱讀出一個色彩斑斕、鮮活生動的語文世界。

3.朗讀性批注

簡言之,就是對作品朗讀時的語氣、語調、語速、語感等進行批注。以冰心老人的《雨后》這首兒童詩來說。孩子們讀起書來,朗朗上口,內容也淺顯易懂,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所以,在教學中不必面面俱到、喋喋不休,可以以讀代講,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在反復讀文中足可以達到熟讀成誦。但為了避免流水賬式的朗讀,毫無情感地宣泄,此時應進行必要的朗讀性批注。如,在自然停頓處可以用“單斜杠”標注;在重點詞處根據內容表達的意思,可以讀得或輕,或重,或慢……用空心圓點(○○○),實心圓點(…),波浪線(~~~)等符號來標注。

4.聯想性批注

在語文課教學中,最基本的一個目標,就是讓學生能有自己的想法,并愿意把自己心中的思想清楚地表達出來。通過平時研讀教材,我們不難發現,很多課文中有較多的空白點,這為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抓住為文本補白的機會,既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合理想象,又可以培養他們的表達能力,這就是聯想性批注。例如,在教學《王獻之練字》一課時,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到王獻之是如何勤學苦練的,就可以這樣合理地創設情境,讓學生進行補白——春天,當兒童散學歸來早,趁著東風放紙鳶的時候,小獻之在干什么?夏天,孩子們都在桑蔭樹下玩游戲、學種瓜的時候,小獻之又在干什么?秋天到了,當小伙伴們在菜園里快樂地捕捉黃蝶的時候,小獻之還在干什么?那么,冬天呢?像這樣層層遞進的文本補白,一定能夠讓學生對課文中心有一個更深入的領悟和升華。

除了上述幾種批注的方法之外,還有圖畫式批注,即根據自己的理解,將文本內容通過圖畫的方式進行輔助性批注等等。

三、批注存在的問題

1.缺少對文本整體的掌控

批注式閱讀雖然強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告別了教師的一言堂??梢哉f是對教師不再滿堂灌的一種解放,但是也應該注重指導學生抓住課文中某一段落的一兩個問題進行思索,有效批注。不能把所有的問題都羅列出來,導致理解的片面性,散亂無章。

2.難于兼顧優劣

照顧大部分學生批注式閱讀,對于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比較高的要求,但相對能力比較弱的學生批注就有些吃力了,所以我們只有將對學困生的批注要求適度降低,這樣才能有所兼顧。

可以說批注閱讀,既是對文本的一次解讀,一份挖掘,一段對話,更是對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的一種培養。從書本中走出來輕輕松松,回到書本中去自自然然,它打破了學生閱讀的局限性,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率。

編輯 李琴芳

猜你喜歡
讀書課文文本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背課文的小偷
我愛讀書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我們一起讀書吧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讀書為了什么
關于初中課文知識拓展教學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進文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