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閱讀教學提高學生數學閱讀素養

2017-08-14 14:49楊俊嬌
新課程·小學 2017年7期
關鍵詞:統計圖梯形題意

楊俊嬌

什么是閱讀素養?具體而言,閱讀素養包含以下內容:學生能理解并運用書面語言的能力;能從各式各樣的文章中建構出意義;能從閱讀中學習?,F代教育提倡從“學會”到“會學”,提倡“終身教育”,就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創新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自學能力的核心是閱讀能力,是閱讀素養的呈現。

一、情感因素是閱讀素養提高的前提

情感教育是數學學科育人功能的體現,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數學家漢斯·弗賴登塔爾認為:“數學來源于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于現實?!鼻楦挟a生于感知,豐富于體驗。因此,我在閱讀教學中堅持“以境生情,以情生情”的原則,實現學生情感的自我培養,提升數學應用價值。如教學“對稱圖形”,結合尋找生活中的對稱圖形和對稱的建筑物揭示對稱美。學生自己設計一些對稱圖案或商標,促進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又如生活中常用到估算,要求學生估算一下家到學校需要多長時間,以免遲到;外出旅游要帶多少錢才夠回來等。學生既可積累數學知識,獲得生活實踐經驗,又培養了數學的深厚情感。在課前上網查閱一些相關知識的背景材料或數學原理,既可以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也體會到數學在人類發展史中的作用和價值,從而激起繼續學習的熱情。

二、閱讀方法的指導是閱讀素養提高的鑰匙

數學教育家斯托利亞爾說:“數學教學是數學語言的教學?!彼?,在課堂上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有方法地多維度組織學生進行閱讀,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使數學閱讀學習成為提高數學學習質量的有效途徑。

1.教師提供導讀提綱,學生自讀體驗——預設閱讀的探索度

數學教材具有抽象性和簡潔性等特點。閱讀文本時應理解好對題意理解和確定解法具有決定性作用的數學術語,如“一共、共有、還剩、同樣多、相差、幾倍、平均、增加到、增加了、擴大、縮小、減少了、減少到”等;熟知數量關系名詞和屬種概念;弄清每一個代詞的含意;理解好副詞所表達的程度、范圍等。我編寫具有指向、標準和激勵作用的導讀提綱,要求學生在自讀中做到“三要”:一要先通讀題意;二要解釋題意;三要找出關鍵點。如教學“三角形的定義”時,設計提綱:“你覺得這句話中哪幾個詞比較重要?”“你是怎樣理解‘封閉和‘圍成的?”“去掉它們行嗎?”學生帶綱自讀,達到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促進學生產生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沖動,提高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和成就感。

2.教師導疑,學生自議——賦予閱讀的思維度

“學貴有疑?!痹陂喿x教學中,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和個性特點,創設問題情境,設置懸念,或提供不同的方案,讓學生在“疑”中“議”,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如在“梯形的面積計算”一節,“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導疑:當梯形的一條底逐漸縮短,直到為“0”,梯形會變成什么圖形?當梯形的短底逐漸延長,直到與長底邊相等時,梯形又變成什么圖形?你能發現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學生自主釋疑,集思廣益,猜測、驗證、推理,體會數學的思想方法,建構新知。

三、訓練思維,融合閱讀是閱讀素養提高的有效手段

1.教師導練——提升閱讀的拓展度

閱讀理解中寫提要、批注、劃重點、補白等。采用讀記、讀思、讀做結合,理清脈絡。如在教學“圓柱表面積和體積”時,讓學生把問題進行分類選擇,訓練數學思維。

(1)求側面積( )

(2)求一個底面積( )

(3)求表面積( )

(4)求側面積和一個底面積的和( )

A.做一個油桶需要多少鐵皮B.油漆柱子的面積C.圓形水池的占地面積D.做一個煙囪需要多少鐵皮E.做一個無蓋木桶需要多少木板F.壓路機滾筒滾一周壓路的面積G.一頂廚師帽用多少布料?!吧滩蛔兊男再|”一節,導練被除數、除數“不同時變化”的一系列題目,提升學生類比、聯想、拓展等思維能力。

2.學生自測——給足閱讀理解運用的體驗度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結果。我啟發學生對建構的新知再次開展閱讀文本轉述,寫數學日記、數學作文等。在讀寫數時,給出一組數據:人在長時間網絡游戲時心率高達140次以上;電腦磁場輻射會導致人體719種疾病。又如根據一秒鐘能做的事,寫讀后感。課堂加入反思對話:“這節課內容我懂了嗎?所找的關鍵詞恰當嗎?鞏固練習我做對了嗎?”“我在哪一點上理解錯了?為什么會錯?今后我該怎么做?”在判斷一個分數能否化成有限小數時,常常忽略“最簡分數”這個條件,讓學生在這個易錯點上進行反思:為什么必須是最簡分數?不是最簡分數可以嗎?通過反思對話,促進數學思維深度發展。在教學“折線統計圖”一節時,引導學生編出數學短文:“大家好,我叫折線統計圖,我平時是隱身的,要找到我,只需描點、連線、標數據,我就現身了??吹轿?,就能了解到數據的增減變化情況。我的兄弟姐妹還有條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大家會先后認識他們?!奔瘸浞直磉_了學生對折線統計圖繪制步驟和優點的認識,又增強了數學語言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堅持“讀”“記”“思”“議”“寫”相結合,在閱讀教學中運用數學語言這一工具,把知識從“內化”到“外化”,基于數學閱讀,潛移默化,訓練數學思維能力,提高數學閱讀素養。

參考文獻:

張文明.淺談小學閱讀數學中教師的“導”[J].小學周刊,2011(1).

編輯 李博寧

猜你喜歡
統計圖梯形題意
笑笑漫游數學世界之理解題意
弄清題意 推理解題
玩轉梯形
審清題意,辨明模型
各式各樣的復式條形統計圖
明確題意 正確解答
梯形達人
一類變延遲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漸近估計
梯形
如何選擇統計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