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語文教學如何開展“誠信”教育

2017-08-14 13:08金蘆
新課程·小學 2017年7期
關鍵詞:誠信語文教學教育

金蘆

摘 要:從社會現象影射誠信教育、課堂教學開展誠信教育、課外教學誠信教育的引導、示范及影響作用幾個方面淺議語文教學如何開展“誠信”教育。在剖析當今“扶老人被訛”的社會現象之后,聯系語文教學實踐——《釣魚的啟示》課例分析,細致入微地論述平日教學中的“誠信”教育的體現及師生間相互影響的作用,以此來提高“誠信”教育實效。

關鍵詞:現象剖析;“誠信”教育;語文教學

教育是社會的根本,社會主義“誠信”教育又是社會發展的精神基礎。泱泱大國“誠信”教育將何去何從,這個話題成為當今教育工作者思考的任務。身為一名奮斗在教育第一線的語文老師,我深深感受到責任的重大。面對教學過程中遇到的點滴案例,我做了深刻的反思,語文的教學和“誠信”教育是密切相關的,語文老師要教會學生學習的同時,還要教會學生如何為人、如何處事、如何做一名品質優秀的中國人。

一、當今“主動扶起摔倒老人被訛”的社會現象影射當前語文教學中社會主義“誠信”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

2014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有一個名為《扶不扶》的小品,它反映了近幾年來社會誠信道德風氣的現狀——老人摔倒該不該扶,被訛又怎么辦?由此引發了當今社會“好人能不能做”的思考??此埔粋€明顯的誠信道德“是”“非”問題,卻面臨尷尬的社會“誠信”裁決,并引發人們的“誠信”道德焦慮問題。

按理說老弱病殘是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無論從情感上還是從道德上,都應給予保護。在重視尊老愛幼傳統美德的中國,扶起摔倒老人本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可近期“扶人被訛”現象屢見不鮮,使現在“扶一把老人”讓好心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縱觀當今社會,無疑可見“誠信”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問題,社會信任嚴重缺失,從而導致社會人際關系惡化,社會信任紐帶斷裂,給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以及整個社會的運行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從而引起人們的道德焦慮:不扶自己良心上過不去,扶又怕被訛;這種現象對年輕人的影響,使很多人不再相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德的追求;以后我們將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我們的教育又將何去何從呢?

倘若在此不對下一代進行思想道德扭轉,則很可能使他們產生失望感,并對自己有一種暗示,認為自己發生什么事都不會得到別人的幫助,自己也不必幫助別人。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面對嚴峻的社會現狀,我認識到“誠信”道德良知和信念左右每個人的行為,它是構建優良社會道德法則的根本源泉,教育者必須改變傳統灌輸式、教條式的道德教育模式,培養學生“誠信”道德自律的實踐能力。

二、《釣魚的啟示》語文課堂教學開展“誠信”教育的實施方案

《釣魚的啟示》這節課主要圍繞兩條主線和三個環節來設計,“誠信”教育的實施方案如下:

《釣魚的啟示》一課教學目標的設定必須圍繞語文知識教學和道德情感教育兩條主線,語文知識教學以理解“我”從釣魚這件事中所獲得的啟示:“魚”的指代含義及明白父親讓“我”將鱸魚放回湖中的真正目的為主,并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我”和“父親”的心理活動,尤其是體會“我”的心理變化的過程。在此基礎上道德情感教育則是學生對全文理解的一個高度提升,讓學生在感悟、實踐中受到“要遵守規章制度、誠實守信”的道德教育,使學生在課堂上感悟“誠信”。

整節課按初讀啟示、提出質疑—自讀自悟、解決疑問—聯系實際、“誠信”教育三個環節實施課堂教學,抓住“我”和“父親”(尤其是“我”)的心理變化過程,理解在“誠信”的“是”“非”面前,為何實施起來很難,“我”是怎樣由得意轉變為委屈、沮喪,長大成人后對父親的“誠信”教育又滿懷感激的。但在艱難的裁決中,在父親從小對“我”的嚴格教育之下,我獲得了“誠信”實踐的勇氣和力量,使“我”經歷了三十四年光陰的洗禮,在任何“誘惑人的魚”面前能夠抵制“誘惑”,堅守“誠信”底線。當課堂的情感達到高潮之時,老師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讓學生說出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過哪些誘惑,又是怎樣以“誠信”原則對待“誘惑”?讓學生在實際中提升對“誠信”的感悟,從而達到作者與學生間思想情感的共鳴,真正達到讓學生在課堂上接受“遵守規章制度、誠實守信”教育的德育教學目標。

三、“誠信”教育在課外語文教學中的引導、示范及相互影響作用

“誠信”教育的最終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出于良知和義務的道德自覺能力,故課外教學中師生間“誠信”引導、示范及互相影響作用極為重要。教育是隨時隨地,不分時間、地點的,為鞏固課內教學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老師要時刻警醒并發現學生“誠信”的履行,及時樹立“誠信”榜樣,從而使越來越多的學生自覺地遵守“誠信”的原則。一次單元測驗成績公布后,一位靦腆的女生課后找到我,小聲地對我說:“老師……我的總分多了4分……”她滿臉通紅,眼睛不敢直視我,等待著我的反應。事情很小,但往往性質和效果卻不同一般,我報以微笑,并說:“感謝你的誠實!”她像得了一件大禮物一般走開了!在課堂上我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前表揚了她,這個平日默默無聞的女生臉上綻開了微笑,而其他同學也送來了贊賞的目光。課后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另一位同學也找到了我:“老師,我的也多了1分……”或許1分不大,但這些事情背后的效果讓我明白了“誠信”的實施必由小做起,才能匯成江海,形成社會的優良風氣。

但單純的行為效果未必能產生巨大的作用,老師的示范影響也會給學生上一堂生動的“誠信”教育課。老師要“以身立教、為人師表”,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樹立起師生間的誠信橋梁。俗話說,“言必信、行必果”,老師的一句承諾與履行會使學生堅信老師是講“誠信”的,他們也會效仿老師的行為。一次因學生表現突出,我答應他們增加一節課外活動課。但由于特殊原因延誤了我們的計劃,這一句承諾被推延了好幾天,似乎生活又步入了正軌,大家漸漸淡忘了這件事。但我的內心總有一絲不安,少一節活動課不算什么,但少一次“誠信”的履行后果是很嚴重的。于是某日下午我抽了一節課讓學生出去玩,并及時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他們的臉上現出了滿意的笑容,比任何時候都接受老師的教導。

實踐證明:教育教學是相互的,只有合力才能產生巨大的效果,祖國的未來才能有希望,故“誠信”教育在課外語文教學中的引導、示范及相互影響作用是至關重要的。

“誠信”教育并非紙上談兵,誠實守信是中華的傳統美德,是師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學生的做人之本。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的統一,將有效提高“誠信”教育的效果。學生是祖國的未來,“誠信”又是未來的根本。新一代的教師必將為未來的發展付出自己的努力,將汗水撒在平日的教育教學中?!奥仿湫捱h兮,”我相信教育可以推動社會主義“誠信”價值觀的風尚,根本做好了,我們國家的發展必定能蒸蒸日上。

參考文獻:

[1]余文森.有效教學十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劉金玉.“十不”教學策略實現高效語文課堂[N].中國教育報,2008-7-11.

編輯 白小琴

猜你喜歡
誠信語文教學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美好生活離不開誠信
我們和誠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誠信丟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