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新課改下中學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

2017-08-18 08:43周六貴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7期
關鍵詞:課前預習中學語文新課改

周六貴

【摘 要】常言道:得法于課內,增效于課外。課堂教學時間往往是有限的,中學階段語文的學習更多的是需要學生自己去探索。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中學語文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構建已成為當下教學改革的熱點。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輕松的氛圍,引導學生通過自身的語文實踐主動地獲取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進一步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全面發展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字】新課改 中學語文 自學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7-0252-02

長期以來,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著以教師為中心,對學生進行“填鴨式”教學的現象,這嚴重影響了學生自主能力的發展。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作為學習與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的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1]。新課改強調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學習,更多的是對學生潛力的喚醒、激發與提升,旨在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在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廣大教師要認真貫徹落實新課改精神,明確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的定位,成為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通過形式多樣的方法,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自學的開端——良好的課前預習

作為學生學習的首要環節,課前預習是課堂教學中師生互相配合,促成互相影響的基礎。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發現班級內的很多學生對“預習”的認知程度不夠,他們眼中的“預習”僅是象征性的看看課文,加強對課文的熟悉程度,預習工作往往停留在“表面”。很少有學生會進深入探究課文并從自己的認知出發提出一些見解或存在的疑惑。倘若學生能夠正確對待課前預習,在預習過程中提出自己的看法與疑惑,那就課堂上就不會出現教師在臺上講得津津有味,學生卻在下面聽得索然無味[2]。所以,引導學生正確認知課前預習,加強課前預習工作迫在眉睫。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于學生的課前預習,教師要予以必要的指導。在預習前,我通常會根據課文的類型和教學需要,適當地布置一些預習題讓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課文。如有必要,還可以適時地上一些預習課。除此之外,我還鼓勵學生在預習時將自己的理解與存在的問題記錄下來,上課時可以拿出來與同學老師討論、交流。在預習過程中,不僅有效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而且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學生自學能力的建立了良好的開端。

二、以課文為中心,拓寬自學范圍

現代教學已突破原有的學科界限,形成一種交叉式的教學思維方式。各個學科間的聯系日益密切。語文學習尤其如此。例如,在進行古文學習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聯系學習過的歷史知識,這樣就更容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再如,學習古代詩詞鑒賞時,關于詩歌描寫方法中的‘烘托、‘渲染、‘白描等,原本就是國畫里的表現技巧,引用到了詩歌創作中,學生利用美學知識,可以幫助自己理解和體會詩歌的不同表達技巧,提高鑒賞能力[3]。

課內打好語文基礎,目的是在課外求得發展,把主動學習語文輻射到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這樣才能增強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過年時為家里寫對聯;糾正報紙雜志中出現的字句錯誤;也可以倡導學生觀察四季的景物以及天氣變化,主動寫寫隨筆來練習語言表達。

三、多樣化的語文實踐活動使自主學習成為習慣

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語文的一個重要作用便是溝通、交流。所以,我們語文教學活動中應為學生創設更多活動的機會,通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來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中學階段學生的思想日趨成熟,他們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同,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舞臺”,使他們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自己的才華。例如,我曾在所教班級內組織了一個“天生我才”的活動?;顒又幸詫W習小組為單位,自選書本上的課文并可進行適當的改編。小組合作自制頭飾、道具,進行故事情節表演。小組間再展開比賽。學生在表演中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學會自主學習。最后師生再共同評選出最佳表演獎、最佳創意小組。因為要表演,學生得仔細揣文中各人物的語言、動作、表情、心理活動等。從更深一層理解課文內容,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這樣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在提高,思維應變能力也在不斷提高,口語表達能力也從中得到了鍛煉。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進步日異月新,我們已經步入了“知識爆炸”的時代。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不僅是學生自身學習的需要,更是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的需要。古人云:授之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生受益無窮。課堂上傳授的知識,數量終歸有限;而自身能力的培養,則受益無窮。所以,在中學語文實際教學過程中,廣大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關鍵,將重心轉移到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與提升上,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孫曉鴻. 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自學能力研究[D]. 廣西師范學院, 2013.

[2]謝真云. 淺談新課程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探討——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 現代閱讀:教育版, 2011(18):49+ 150.

[3]張珂. 高中語文新課程與學生自學能力培養的研究[J]. 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 2009(4):26-26.

猜你喜歡
課前預習中學語文新課改
新課改下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課改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概念教學探索
紀錄片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新課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研究
走出經驗主義、拿來主義迷津——蘇寧峰《表現論視野下中學語文的批判性解讀》序
走出經驗主義、拿來主義迷津——蘇寧峰《表現論視野下中學語文的批判性解讀》序
小學數學課前預習式微課的應用策略
淺析中學語文的教學方法
用好導學案將課前預習進行到底
新課改下開展數學建模教學之淺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