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革命文物鑒賞的思考

2017-08-22 08:37李鋒毛若楠
求知導刊 2017年13期
關鍵詞:鑒賞思考

李鋒+毛若楠

摘 要:革命文物近年來成為文物鑒賞中的一個熱點,是否把握革命文物鑒賞的要點是關系革命文物鑒賞成敗的關鍵。文章從傳統意義上文物具有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為切入點,結合實際觀察,提出革命文物鑒賞的若干思考。

關鍵詞:革命文物;鑒賞;思考

中圖分類號:G262

文獻標識碼:A

近幾年受紅色文化宣傳和文化產業政策的影響,承載紅色文化信息的革命文物正不斷被重新詮釋和研究,目前已經取得不少研究成果。檢索這些已經出版的研究成果,發現革命文物鑒賞內容成為研究熱點。筆者發現,已有成果中對一些文物的鑒賞和文物學中所要求的原則和內容差距過大?;诖?,筆者想就此問題闡述一下自己的感想。

革命文物,一般的理解是指1840年以來的歷史文物。從這一定義可以明顯看出它沒能真實闡述革命文物的真正內涵,對此學者們展開過不同的爭論,但始終沒能達成共識。筆者認為,所謂革命文物,應該是指1840年以來直至新中國成立前后這一段時期內所有和中國革命史相關的一切文物。

從其鑒賞的對象來看,革命文物應該包括兩種:一種是指可移動文物,即包含革命因素的文物藏品,這里也包括一些傳世文物;另一種是不可移動文物,即革命文化史跡??梢苿痈锩奈飶馁|類上說又包括石器、玉器、陶器、銅器、金器、銀器、鐵器、瓷器、漆器、竹木器、骨角牙器、紙本、書畫等;不可移動文物從性質上來說可包括紀念建筑、遺址或舊址、故居或舊居、石刻等。

一、目前在鑒賞中存在的問題

無論任何文物,歷代以來都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作偽。近幾年在大的文物收藏的背景下,很多人已經關注到革命文物具有的重要歷史價值,因此也將革命文物納入珍藏范圍中。由于革命文物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這讓一些文物販子看到了商機,他們利用民眾盲目收藏的心理,在革命文物越來越難收藏的今天,高仿一些革命文物,將之投放于市場,以期賺取高額利潤。這些高仿的革命文物的存在給我們的鑒賞工作帶來了極大地困難,因為無法準確獲知它的真假,所以鑒賞就會變得毫無意義。

在鑒賞革命文物過程中存在的另外一個問題是,目前已經出版的一些關于文物鑒賞的成果,水平參差不齊,我們在其中發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一,有些革命文物的鑒賞只是單純地描述歷史,沒有相應的文物圖片附錄在上。其二,有些文物鑒賞內容即使附錄了圖片,但就其內容來看,也只是簡單地敘述文物的時代背景、文物涉及的相關人員、文物的用途,而對文物上面的文字、圖案等這些顯著信息基本不予以提取。情況稍微好一點的,對文物上面的文字信息做了提取,但是往往依據作者的主觀意圖,只提取一部分內容,而將其他內容省略處理,從文物信息保存的完整度來說,這是不符合文物研究要求的。其三,在鑒賞一些遺址類的革命遺存時,往往只敘述其名稱、地點、性質以及和文物相關的一些人物和活動事件,對遺址本身,即它的形制、建筑風格、布局等根本沒有介紹。

二、革命文物鑒賞的一些認識

革命文物具有特殊性,它和一些在歷史博物館里面的文物相比,在文物的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方面存在著或大或小的差異。但是這并不是說所有的革命文物都只具有歷史價值,而對文物的其他價值視而不見,這樣的視角對革命文物的鑒賞是不利的。其實,我們必須明確的一點是,無論何種文物,它都歸屬文物這個大的范疇,所以它的鑒賞也必須符合文物的基本鑒賞原理。

筆者認為,革命文物的鑒賞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次,包括辨別文物的真偽,判斷文物的年代,評定文物的價值和等級。革命文物是一種特殊的文物資源,辨別其真偽是區別它和一般意義上的文物的關鍵所在。這里的真偽指的是文物是否符合革命文物概念的范疇,加之革命文物中或多或少包含著近現代史上的一些歷史信息,所以判定革命文物的真偽是鑒賞革命文物的首要前提。

接下來就是對其年代進行斷定。中國歷史上發生了大大小小數不清的革命事件,每一個事件在或長或短的歷史進程中,在當時的一些文物上面都留下了深深的時代烙印,可以說,文物就是歷史,因此將文物對號入座就顯得尤為重要。

斷代工作完成后,一個特別重要的步驟就是評定革命文物的價值。我們不可能對所有的革命文物進行鑒賞,因此往往在具體的研究中,會選擇一些具有一定價值的文物作為鑒賞對象,所以評估革命文物的價值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現在一般認為,文物的價值包括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革命文物的價值評定也符合這三個標準。所以在具體的評價中我們要將革命文物置于一定的歷史環境中,進而分析它的內容、制作工藝,揭示它的內涵以及在歷史上的地位及作用,在此基礎上,再研究、評定它的價值的高低和作用的大小。我國一般根據革命文物的價值高低,將文物藏品劃分為一般文物、珍貴文物,而珍貴文物又可分為一、二、三級珍貴文物。

革命文物鑒賞的第二個層次就是從可移動和不可移動的革命文物的特點出發,將其分為若干具有共同特征的大類,如木質類、紙質類、金屬類、玉石類、遺址類等。對每一個大類的鑒賞角度又會各不相同。以金屬類為例,在鑒賞中要關注的是這類器物的材質、顏色、造型、紋飾、裝飾、制作技術、工藝、用途或功用,文物的持有者,流傳的經過,完好程度,現藏地或現持有者等方面內容。紙質類的文物則關注的角度有材質、圖案、用墨、新舊、大小、數量、字體、書寫方式、制作技術、紙質上的內容等方面內容。其他大的類別的文物則各有自己不同的切入標準。

第三個層次是對革命文物進行更為細致的觀察和分析。因為在每一個大類中又可以分為若干小類,如金屬這一大類中又可分為鐵質的、銅質的等小類,每一個小類在鑒賞時除了要注意第二個層次中所說的這些觀察點,還要注意一些小類特有的方面。以銅質品為例,比如還應了解包括銅的產地、銅的合金比、銅的類別等方面內容。

了解清楚上面這些文物鑒賞方面的基本知識后,我們再回到實際的工作中。當面對一件革命文物時,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判別文物的真偽,然后對它的時代和價值做一個評估,以決定文物是否具有鑒賞的價值。然后在上述第二個層次和第三個層次的基礎上,將鑒賞的要點運用到每件文物的具體鑒賞中,每件文物因其本身的不同屬性,對其進行鑒賞時會對這些要點有不同程度的取舍。完成上述這些步驟,從鑒賞的角度講,一件革命文物才會最大限度給人們呈現它所攜帶的歷史信息,同時也就顯示出它作為一件文物所具有的教育價值。

三、結語

對革命文物的鑒賞,具體到實際的鑒賞工作中,文物鑒賞的難度會比理論上的闡述要復雜得多,畢竟鑒賞革命文物是一項極其細致的工作,除了要求鑒賞者了解文物鑒賞的相關理論和方法,還要求鑒賞者具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這些儲備包括中國近現代史通史,文物學、歷史學、考古學等方面的知識。因此,只有掌握文物鑒賞的基本知識,才能確保我們在面對一件文物時,能從文物的各個方面對其做全面、客觀的描述,對其鑒賞才能做到真實、可信。

參考文獻:

王 南.對館藏一級近現代(革命)文明鑒定工作的反思.中國博物館,2004(3).

馬承源.文物鑒賞指南.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6.

猜你喜歡
鑒賞思考
結合一堂考核課試論經典小說的品鑒與賞析
談高中美術鑒賞教育中審美價值的研究
對于少兒英語教育的幾點思考
少兒圖書館小志愿者工作的意義和思考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語用”環境下對古詩詞教學再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