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新時期高等教育中的德育工作策略

2017-09-01 14:05楊亞東董亞洲曹恒基
未來英才 2017年9期
關鍵詞:高等教育德育工作新時期

楊亞東+董亞洲+曹恒基

摘要:今日的中國,已經進入高等教育的“大眾化時代”,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數量占到總人口數的七分之一至六分之一 。在此形勢下,大學生的素質狀況更為復雜,教育的難度不斷攀升,特別是德育工作,其教育水平直接決定大學生對社會的貢獻,是提升社會整體道德水平的基礎教育工作,應該引發教育界的高度重視,積極探索科學的德育工作策略。

關鍵詞:新時期;高等教育;德育工作;策略

習近平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講到,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與世界的聯系日益密切,各類意識形態紛紛涌入,導致各種價值取向充斥在社會生活中,對人們的價值觀、道德觀產生較大的沖擊,造成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大行其道,嚴重敗壞社會風氣,阻礙社會的健康發展。各大專院校的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主體,正處于心智發育的關鍵時期,對其進行科學的德育工作是極為必要的,是當前高等教育的重要教育內容,應該引起教育界和各大院校的廣泛關注,將德育納入到日常教育中。

一、高等教育中德育工作的基本內容

1、公民道德教育。大學生即將邁入社會,其德育工作必然包括公民道德教育,通過對大學生進行必要的道德教育,能夠使其明確社會道德的基本要求,約束自身的行為,調整個人的意識形態,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發揮大學生在社會中的 “中流砥柱”作用,引領時代的發展[1]。

2、民族教育。民族意識是社會傳承和發展的基礎,對于國家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中華民族擁有燦爛的歷史,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民族形成獨特的文化習慣和沉淀,是中華民族思想意識和行為規范的基本準則,構成社會道德體系的基礎。教育中,應該滲透民族教育,培養大學生深厚的民族情感。

3、自律教育。德育教學中,應該積極重視大學生自律意識的培養,借助對個人的理性、信念的提升,形成強大的自制力和約束力,規范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的行為,使其合乎社會的主流價值形態,實現個人道德的完善和社會文明的進步。

4、法制教育。在社會道德體系中,法制是道德的延伸和強化,是依托國家強制力對社會人的行為進行的約束和規范,是社會道德的底線所在,“依法治國”是中國的基本國策。高等德育教學中,應該重視法制教育,培養大學生的知法、守法和懂法意識,自覺遵守法律準則,提升自我的發展修養。

二、新時期高等院校德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高等院校德育工作認知偏差嚴重。長期以來,人們對高等教育的認識停留在專業性方面,注重對大學生理論知識和業務能力的考查,以 “才”為先,忽略了對大學生“德”的培養,造成教育方向的偏差,使得德育工作處于從屬地位,無法實現對大學生行為的約束和道德素養的提升,導致部分大學生出現“有才無德”的情況,非但不能對社會做出貢獻,反而成為社會的 “毒瘤”。該種認知層面的問題在高校中廣泛存在,阻礙德育工作的正常開展,影響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是高等教育的嚴重缺失。

2、德育工作內容脫離實際。高等院校的德育工作應該面向社會,以滿足現實社會對人才的道德需求為出發點進行。這要求德育工作必須貼近社會實際,反映現實問題。然而,當前的許多高等院校將德育教學局限在理論層面,將其視為基礎教育課程之一,采用學分制進行管理,導致德育工作流于形式,內容與實際生活脫節嚴重,對于大學生的道德提升沒有絲毫幫助,喪失德育工作的價值。

3、高等院校德育工作模式陳舊。近些年,隨著社會的發展,高校德育工作的環境發生巨大的變化,出現許多新問題、新情況,這是當前的德育體系無法解決的,需要交由工作者從社會發展的角度出發,積極探索全新的教育工作模式,實現德育教學的與時俱進。令人遺憾的是,絕大多數高校的德育教學仍然沿用落后的教學模式,以說教為主,缺乏交流和互動,形式乏味,難以對學生產生吸引力。

三、新時期高等教育德育工作的開展策略

1、明確德育工作在高等教育體系中的作用和地位?!暗虏偶鎮洹笔歉叩冉逃瞬排囵B的基本要求。就此出發,高校和老師應該將德育工作與知識教育并列,提升德育在教育體系中的作用,將其納入高?;A教學當中,借助德育的有效開展提升當代大學生的道德素養,為社會輸送“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奠定社會發展的

人力資源基礎[2]。

2、構建科學的德育教學體制。教育體制的開展應該從以下方面進行:首先,建立完善的德育教學知識體系,根據社會的需要制定德育教學的知識架構和脈絡,以此作為德育教學的核心;其次,將德育教學滲透入日常教學和活動中,加強課外教學與課內教學的關聯,借助課程教學、校園文化建設和主題活動等形式開展形式多樣的德育教學活動。

四、加強德育與生活的結合,推行“生活即德育”理念

采取多元化的德育教學途徑。新時期,網絡成為大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高校應該充分認識到網絡在大學生生活、學習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托網絡建立網站、公眾號、qq群等網絡教育途徑,與傳統的課堂、板報、文藝演出等教育途徑相結合,形成多元化的德育教育途徑,構建科學的高等教育德育教學體系。

五、結語

綜上,德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礎構成,應該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視,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德育工作,順應新形勢下的德育工作需要,構建科學的德育教學途徑、模式,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 楊亦慧.提高我國高等教育德育工作水平的途徑研究[J].中國科技縱橫,2010(24):216-216.

[2] 溫金英,汪行舟.試析高等院校就業教育的現狀及其對策[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1,(05):699-700.

猜你喜歡
高等教育德育工作新時期
基于Flash+XML技術的護理技能虛擬教學平臺設計與實現
新時期農村氣象觀測及防災服務探索分析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涵、路徑
高等教育教學中的重與輕分析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