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2017-09-01 02:52胡文芳
未來英才 2017年9期
關鍵詞:小朋友創設情境

胡文芳

摘要:小學數學教育作為九年制義務教育的起步時期,教材的數學知識相對容易,教師要抓牢這個階段,從小對孩子們進行素質教育的培養,培養他們對數學學科的興趣和創新精神。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在促進小學數學教學向素質教育的方向邁進的過程中,仍然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差錯,這對小學生的培養極為不利。因此,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本人將向大家分享一些我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有效教學的經驗。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一、創設情境,激勵學生學會學習

1、創設富有趣味性、探索性的情景,激發學生的認識興趣。新課程倡導啟發式教學。啟發式教學與傳統的填鴨式教學相比具有極大的優越性。要想實施啟發式教學,關鍵在于創設問題情景。創設問題情境是指具有一定難度,需要學生努力而又力所能及的學習情境。那么如何更好的創設問題情境呢?這就要求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識的內在規律和新舊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把數學特有的嚴謹、抽象、簡潔、概括等屬性,通過巧妙的形式引發學生的興趣,誘發學生的積極思維活動,這樣才能創設一個良好的問題情境。例如,在教學加法應用題時,筆者出示了一群小兔在野外采蘑菇的畫面,問一共有幾只兔子??吹竭@個有趣的畫面,學生就極其自然地進入情景,加上他們細心地觀察、饒有興趣地討論,有了多種結果:一種是左邊的8只兔子加上右邊的7只兔子,一共有15只兔子;另一種是10只白兔加上5只灰兔;學生還發現:看見眼睛的9只加上看不見眼睛的6只;彎耳朵的加上不彎耳朵的;看見尾巴的加上看不見尾巴的。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們參與著表達、思考等數學活動通過更巧妙新穎的形式,引發學生的興趣,誘發學生進一步的積極思維活動。

2、改變例題和練習的呈現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新教材已經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課本的數學內容的呈現方式也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但這些畢竟是靜止的東西,要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還有很大的欠缺。低年級兒童往往對活動的事物更感興趣,如能把這些靜止的資源活動化,進一步增加它的趣味性,那一定會牢牢地抓住學生的雙眼。

如在教學《10的認識》一課時,我把0~9十個數字設計成擬人化的“數字小朋友”,讓這十個“小朋友”一一在黑板上呈現??吹匠橄蟮臄底珠L上了手腳,成了會哭會笑的小精靈,學生的熱情異常高漲。

二、學生動手操作體驗,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

1、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在“認識物體和圖形”的教學中,在生活中選取了許多學生熟悉物體。如小皮球、乒乓球、積木、牙膏盒等各種形狀的物體,把它們放在一個袋子里,四人一袋,問學生想不想知道里面裝了些什么?這樣一來,既充分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又能使學生迅速地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當學生倒出袋子里的東西后,我便又一次利用兒童好玩好動的天性,說:“你們看一看,又摸一摸,會發現什么?”這樣進一步激起了學生參與操作的熱情,從而達到了使學生真正地參與到學習中的目的。

2、給學生創造動手操作、親身參與的機會,讓他們在參與中體驗成功。如在教學《連加連減》一課時,我事先制作了一些天鵝頭飾,并且請班里的九個小朋友戴著頭飾表演天鵝飛來飛去的情景。下面的小朋友一看到這道活動的“例題”,立刻被深深地吸引了,積極性也被充分調動起來。教師很輕松地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三、小組合作,使學生學會共同生活

與人共同生活現代人必須具備的能力,而一年級剛入學的新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家長的保護意識比較強,使得許多孩子沒有機會與其他孩子一起交流,缺乏合作的經驗,但多數孩子樂于交流,因而為了幫助孩子形成與人合作的能力,從入學第一天起,就要讓學生樹立合作學習的意識,首先從與同桌合作開始。如第一課《數一數》就讓同桌小朋友合作一起完成,讓他們感受到合作成功在帶來的喜悅。而在《認物體》等課的教學中,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把桌椅改成馬蹄形,全班分成幾大組,便于學生間的交流,為合作學習創造環境和氛圍。合作交流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和積極的個性心理品質,在交往互動過程中,能使學生多思考,多實踐,多表達,能更多地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相信這對他們今后與人交往,學會共同生活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兒童的天性是活潑好動,愿意在活動中學知識。在傳統的課堂上,過于嚴肅的“管教”和“八股式”的套話,往往把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壓抑下去。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必須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放手讓學生參與學習活動。

比如,在教學“分類”時,充分利用主題圖啟發學生:“來到商店,你們發現這些商品是怎樣擺放的?”讓學生自由地發表意見。一個學生站起來說:“毛巾是生活用品,不應放在賣文具的地方?!绷硪粋€學生馬上發現:“皮鞋也應放在賣鞋的地方,放在這里不方便賣也不方便買?!边€有的學生說:“墨水瓶太小,放的位置太高不好拿,應該與地球儀的位置對換?!???通過創設這樣的空間,學生不僅懂得了分類的實用性、多樣性,還體驗到了探索者發現奧秘的樂趣

四、練習質疑,促學生學會生存發展

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能夠為今后的生存發展打好基礎,而這就要從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開始,在練習質疑這一環節中,教材中的許多練習就是實際生活情境的再現。學生用他們的眼光來看待生活,以他們的視角來解答問題。如有一題是講幼兒園買面包,一個班15個學生買哪兩盒合適,有三盒供學生選擇:6個、8個、9個,有的孩子就提出要多買兩個給老師吃。而在計算連減時,有學生依生活實景,想出了可以先把后兩個數加起來,再用第一個數去減這個和的辦法。其實這些孩子能動腦筋想辦法來解決問題,足見,練習中的那些實際問題對學生學會生存發展是有促進作用的。

通過學習新課程,我知道在教學中,只要在課堂教學結構,教學過程,教學體系上以全新的思路進行改革,進行設計,讓孩子在輕松愉快中得到知識,那么提高學生的素質就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 鐘小蘭.提高小學生數學課堂學習興趣的方法[J].學術期刊《江西教育》,2015年9期.

猜你喜歡
小朋友創設情境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護患情境會話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找茬兒
創設可操作得區域環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