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小學語文實施素質教育

2017-09-01 10:26朱麗梅
未來英才 2017年9期
關鍵詞:實施素質教育小學語文

朱麗梅

摘要:語文科實施素質教育的宗旨,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語文素質。小學語文教學本身最具有特征的規律應該是:得法于課堂,得益于課外,得益于課堂評價。因而,小學語文教學要徹底揚棄應試教育的影響,要嚴格遵循教學本身的規律,構建小學語文素質教育模式,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素質教育;實施

素質教育為了提高國民素質,強調教育者發揮創造精神,從學校實際出發設計并組織科學的教育教學活動,促進受教育者在自主活動中將外部教育影響主動內化為自己穩定的身心素質。以下筆者結合自身體會對小學語文實施素質教育的具體策略進行探討。

一、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

教育部提出素質教育這一教育觀念已十幾年,但由于許多學校對素質教育的認識不到位,對應試教育的弊端認識不夠等多方面原因,很多學校的教育觀念還停留在以往的應試教育,教育觀念還沒有“轉軌”。而充分落實素質教育,小學階段尤為重要,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轉變教育觀念,牢固樹立素質教育的教育理念,提高對素質教育的認識,才會使小學語文教學真正從應試教育的桎梏中解脫出來從而走上素質教育的軌道。首先,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提高自身對素質教育的認識。與素質教育相比較,應試教育的弊端層出不窮,諸如,教學目的急功近利、教學方式會扼殺學生個性、教學的效果則是吃力不討好。而素質教育則更側重于全體、側重于全面、側重于基礎發展,同時,應試教育的教育目標著眼于全民族素質的提高。其次,要在素質教育中實施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小學語文教師還必須明確教學要達到立體、全面的目標。素質教育中的語文教學不僅是使學生獲得一定的語文知識,形成語文教學所要求的聽說讀寫等基本的能力,更要通過語文的學習來感染學生,使他們提高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陶冶他們真善美的情趣,學會如何做一個大寫的"人"。

二、明確教學目標,準確把握和處理教材

一切教學活動的進行必須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要做好這幾個方面,我認為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準確挖掘教材中的各種教學資源,為學生展示一個全面的知識體系,還要注意教學的連貫性以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學中的關鍵是要抓住教學的重點,集中主要精力各個擊破,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還要了解不同的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制訂適合大部分學生學習的規劃。比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隨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準確地做好教學定位。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還要多利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進行知識的教學,以便于學生的理解。

三、改革課堂教學,發揮學生主體地位

新課改提出了要把學生放在課堂的主體地位,教學中,教師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作用,把被動接受的"要我學"轉變為主動進取的"我要學":(1)提出問題,讓學生自讀課文。每學一篇新課文,我讓學生先預習課文,碰到不理解的字、詞、句、段、內容就向老師和同學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同學提出的疑難問題。學生能借助工具書,通過討論探索,從而得到解決。當學生解決不了時,我才給他們提示幫助解決,這樣教學過程中形成了師生共同探索新知識,使學生有自己的思維空間,學生的學習情緒既活躍又輕松,在自由的氛圍中馳騁,達到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的目的。(2)激發小組討論,讓學生互學。同學是小組的成員,通過討論互學,使學生能在互助、和諧的狀態下探索新知識?;W,學生互補彼此的不足,每個同學的認知結構、經驗水平、個性發展存在著差異,在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能從別人不同的觀點及方法中得到啟發,取長補短。

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吸引學生,創設課堂情景

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圖、攝影、幻燈、音樂、語言描述和動作演示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創造和渲染氣氛,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使他們耳濡目染,進入課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作者產生思想共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情境關鍵在于啟發學生展開想象和聯想。例如在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課文時,讓學生知道這是一篇寫景物的課文,可根據課文層次,首先運用地圖感知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懂得它是“海防前哨”,“是鑲嵌在祖國大陸南邊的一顆明珠?!苯又庞骋唤M組彩色幻燈片和動畫片,帶著學生作一次假象旅游。課文中生動的語言,銀幕上的圖像,向學生揭開了海底的奧秘,五光十色的海水,豐富的海產品和島上旖旎醉人的風光,使學生直接感受到那里“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好地方”。熱愛西沙群島的激情油然而生。

五、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由傳統思想根深蒂固的影響,學生唯書唯師。如果教師不重視學生求異思維的培養,就會致使學生思維僵化、思路閉塞。為了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個性,促進獨立思考,訓練求異思維,要注意以下幾點:(1)找疑設疑,激發思維。有意識只制造矛盾,找疑設疑,強化學生進行思考來解決問題。如教《藍樹葉》一文時可以問:你們見過的樹葉是什么顏色呢?李麗畫的樹葉為什么是藍色呢?這樣通過制造矛盾來達到教學目的。(2)比較對照、促進思維。比較是人類思維的基本方式,是創造思維的重要方法。教學中多引導學生比較對照,有助于開拓思路,促進學生積極思維。如教完《課間十分鐘》就可以把平時學生寫課間活動的作文拿出來與它相比較,看看人家怎么寫,重點在哪里,如何安排順序等等。③設題想象,開拓思維。學生的內心世界充滿神奇和向往,教師要根據這一心理特征不失時機地編織啟發想象題,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培養學生的擴散思維。

總之,在知識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實施素質教育是時代的要求,是教育工作者神圣的使命,是黨和國家對站在時代前列的廣大教師殷切的希望。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要在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讓學生在德、智、體諸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同時,時刻有緊迫感和責任感,做好為實施素質教育貢獻出自己全部力量的準備。

參考文獻

[1] 凌加其.優化語文教學 深化素質教育[J].才智, 2008,(24).

[2] 陳學彬.淺談在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J].新課程(小學), 2010,(03).

[3] 倪志民.淺談素質教育中的小學語文教學[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 2009,(11).

[4] 張劍俠.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J].新課程(小學版), 2009,(07).

[5] 屠大華.現代師德修養[J].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6] 童海濤.小學語文創新教育思考[J].創新教育論壇.

猜你喜歡
實施素質教育小學語文
新形勢下高校二級學院教務管理優化路徑探析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論美育中的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
如何有效滲透素質教育理念
關注基礎教育階段中的素質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