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對高校的影響

2017-09-04 13:52劉瑞龍雷雯鄒軼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6期
關鍵詞:機關事業單位影響

劉瑞龍+雷雯+鄒軼

【摘 要】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為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文分析了實施這一制度對高校的積極作用,提出了高校應對這一改革的對策和措施:積極宣傳最新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精神;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為教職工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關鍵詞】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影響

機關事業單位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后,養老金“雙軌制”被終結,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都要繳納養老金,而且實行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相同的繳納比例(單位20%,個人8%),打破了單位性質和身份不同的限制,實現了平等和公平。在養老金的領取問題上,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新人)與城鎮企業職工實行相同的領取條件和計算辦法,促進了全國統籌、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本文試對實施這一制度對高校的影響及各高校應采取的措施予以探討。

一、機關事業單位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對高校的影響

1、有助于高校吸引高層次人才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促進了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推動了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的優化升級,有助于高校吸引外部人才進入開展工作。高校作為事業單位也要繳納養老保險,有助于在企業工作的高學歷、高技能、管理經驗豐富的人員進入高校就職,免除了他們由企業轉至高校而導致已經繳納了多年的養老保險不能發揮作用的顧慮。企業等外部人才進入高校,有助于改善高校唯學歷、唯理論的不利之處,發揮技術技能、實踐知識和經驗以及豐富的管理經驗的長處,實現高校產學研、創新和應用型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高校中落實。

2、有助于高校弱化身份管理、強化崗位管理

2014年7月1日實施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建立了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機制,健全了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實現了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實施,對高校來說進一步弱化了身份管理,強化了崗位管理。對外,高校工作人員與城鎮職工一樣都要繳納養老保險,并且(新人)實行相同的領取條件和計算辦法,實現了身份平等。對內,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的建立,建立了以雙向聘用和崗位管理的人才聘用和激勵機制,破除了身份管理的種種缺陷。

3、有助于提高高校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激發工作熱情和干勁

機關事業養老金雙軌制的破除,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不僅要繳納養老保險、養老金的多少和繳費多少直接相關,體現了社會主義多動多得、少勞少得的按勞分配原則,體現了個人所做貢獻與所獲收益相對等的價值觀。養老金領取辦法的改變是最為重要的,不再以退休時個人職稱、職務、工齡和收入等為計算依據,而是以其繳費基數(收入)、繳納年限、繳費基數與社平工資的比值等有關。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后,高校工作人員養老金的領取方式弱化了身份,一方面避免了為提高養老金替代率在退休之際違規晉升職務和評聘職稱的現象,同時也促使高校工作人員努力工作,提升自身能力、學歷、職務、職稱等,以提升養老金替代率,保證退休后的待遇不過于降低,確保退休后的生活質量。另一方面,凸顯了公平,使國家合理進行國民收入二次分配調節,使發展成果惠及全民。

二、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后高校應采取的措施

1、積極宣傳最新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精神

在機關事業單位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后,高校要將本次改革的精神傳達給教職工,使其明白此次改革的重大意義。不僅僅是由不繳納養老保險費到繳納養老保險費這么簡單的一個事情,此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打破了養老金的雙軌制,建立了全國統籌的養老保險制度,是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重點在于養老金領的問題上,養老金計算辦法的改變,將杜絕高校部分教職工混日子、不思進取的情況。同時也是對高校教職工的一種加壓,致使高校教職工潛心工作、醉心學術科研工作。以使自身獲得更大的成就,為學校教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以自身行動立德樹人、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中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風氣。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

在機關事業單位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后,高校人員能進能出的機制將進一步強化,人員的流動造成了師資隊伍的不穩定,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頗為關鍵。師資隊伍建設和人力資源管理將優化升級,一方面是應對養老保險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另一方面也是建設雙一流大學和實施追趕超越、建設現代大學的應有之義。師資隊伍建設和人力資源管理優化升級,要摒棄短視和粗放式管理,建立著眼于未來、適應當前事業單位改革和現代大學制度的管理模式。師資隊伍建設一方面要注重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另一方面還要注意自身既有人才的培養,將外引與內培相結合,將短期提升和長遠發展相結合,以實現師資隊伍的穩定和強化。人力資源管理要圍繞建設現代大學、雙一流大學建設的目標任務,實現人力資源的充分利用和優化升級。

3、為教職工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機關事業單位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的即將頒布與實施,事業單位深化改革已進入實質階段和攻堅期。事關高校教職工利益的改革和政策逐一頒布實施,高校和其工作人員必須適時轉變觀念,順應改革潮流,在新的一輪發展中立足腳跟,獲得先機。高校在將改革精神傳達給教職工、提升自身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同時,還要為教職工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高校教職工往往專注于自身的工作,學習改革精神和政策的時間和精力有限、熱情也不夠高、了解程度有限,致使不能深刻領會改革精神和政策的內涵,不能明確改革和政策對自身切身利益的影響,難以適時做出相應的調整以維護自身的利益。此時,高校要及時做好改革精神和政策宣傳,將改革和政策的精神以及對教職工的影響及時傳達給教職工,做好改革和政策的宣傳培訓,同時適時給出建議以供教職工進行選擇。當前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即將出臺,將影響到高校教職工的退休時間,退休時間的延遲為高校教職工取得更大成就提供了條件和基礎。作為高學歷、高職稱、理論和經驗豐富的高校教職工,在退休之際其對單位的貢獻越大,延遲退休有利于其進一步發揮能力。同時延遲退休也為高校教職工獲取更高學歷、更高職稱、更高職務、更高層次的榮譽、高等級學術研究項目等贏取了時間和機會,高校教職工的職業生涯將大大延長和豐富。

總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對高校的影響是全面的,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當前機關事業單位的每一項改革都影響深遠,高校只有切實做好各項改革工作,并圍繞各項改革工作做好應對之策,才能維護好自身的利益和取得更大的發展。特別是在當前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要轉變思維,以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及每一項改革為契機,在當前日益競爭的時代背景下,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實現高教強國戰略。

【參考文獻】

[1] 樓繼偉.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J].預算管理與會計,2016(01).

[2] 關博.社會保障制度再分配“短板”及改革建議[J].中國發展觀察,2016(18).

【作者簡介】

劉瑞龍(1988.1-)男,助理經濟師,法學碩士,人事勞資工作,研究方向:薪酬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雷 雯(1979.5-)女,經濟師,經濟學碩士,人事勞資工作,研究方向:薪酬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鄒 軼(1979.5-)男,講師,經濟學碩士,人事勞資工作,研究方向:薪酬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猜你喜歡
機關事業單位影響
這是一份不受影響的骨子里直白的表達書
我國FDI和OFDI對CO2排放影響的比較研究
我國FDI和OFDI對CO2排放影響的比較研究
事業單位檔案規范化管理探究
當前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淺析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意義
初探實現公平分配目標進一步深化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制度改革
關于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的探討
如何搞好期末復習
小頑兒系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