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合高職院校專業需求開設的人際溝通課程教學內容探討

2017-09-06 19:11艾琛
科教導刊 2017年20期
關鍵詞:高職院校

艾琛

摘 要 該文闡述了高職院校人際溝通課程的定位和現狀,并以財經、管理、商貿類專業為例,對不同專業的人際溝通課程教學內容設置進行探討,以達到為社會培養更多的適應崗位要求、具備人際溝通技能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目的。

關鍵詞 人際溝通課程 高職院校 人際溝通技能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7.051

在高職院校開設的人際溝通課程,主要教授內容包括人際溝通的基本概念、具體模式、常用類型等理論知識以及用于相互傾聽、口語交流和書面溝通的實用技巧,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溝通意識、掌握溝通交流的基本原則,使高職院校學生成為具備人際溝通知識和技能的高素質應用型專業人才。

1 高職院校人際溝通課程的定位和現狀

人際溝通課程是一門兼具工具性和通用性的公共基礎課程,是適用于高職院校各專業的人文素質通識課。在人文素質通識課的教育中,尤為重要的是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所謂職業核心能力,即“綜合職業能力中的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和個人能力,是指人們在職業生涯中除崗位專業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盵1]其主要包括:信息處理能力,創新改革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與人交流能力等,其中重要一項就是與人交流的能力,這是一種能適用于各種職業和崗位需求,并且伴隨人終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強與人溝通能力的培養,能幫助高職院校的學生更加經得起當前經濟時代企業和社會的考驗。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人際溝通課程開設的隨意性較大,且課程多被定性為專業選修課或者公共選修課,班級上課人數眾多,教學內容側重于普適性、大眾性的理論和知識的講解,常常忽視學生在專業實踐領域對人際溝通技能的需求,出現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與企業、社會的實際需求相互脫節的現象。因此,結合專業人才培養需求對高職院校人際溝通課程的有效教學內容進行探索,有利于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過程,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使高職學生基本具備溝通能力,熟練運用交流技巧,為企業和社會培養素質更為全面的實用型人才。

2 針對不同專業人才培養需求的人際溝通課程有效教學內容設計

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應“學會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2]將人際溝通能力列為高職院校學生所必須具備能力之一。因此,在高職院校人際溝通課程內容的設置上,發揮人際溝通課程在職業教育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為宗旨,對不同專業有效教學內容的設置進行探討,確保課程的職業性和實踐性,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根據不同專業人才的培養需求,高職院校人際溝通課程有效教學內容設計的總體思路是做到“鎖定專業培養目標,模擬特定工作情景,強化崗位適應能力,實現能力縱向延伸?!盵3]

(1)針對財經類專業,可在人際溝通課程中重點培養學生的商務溝通技能,幫助學生樹立商務溝通意識,培養商務溝通習慣,提升商務溝通水平。

商務溝通技能,是指在經濟及商業交流活動過程中,溝通者之間運用一定的人際溝通交流方式,實現相互之間的資源互換、信息傳遞、思想交流的一種技能。高職院校財經類常見的專業包括市場營銷、會計、投資與理財、金融、財稅、統計等,畢業生就業主要在基層服務行業,日常工作具有靈活性,主要是與各種類型的消費者打交道為主,例如會計專業的畢業生從事出納、會計或者收銀的工作,投資與理財專業的畢業生工作以企業或者個人的基礎理財操作工作為主,商務溝通技能的提升,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畢業生的崗位適應力。

在高職院校中,結合人才培養需要,重點對財經類專業學生的商務溝通技能進行培養,講授《商務溝通》課程內容,有針對性的著重講授:商務溝通的過程及必要性;相互協作,建立有效的團隊溝通;提高非語言溝通技能;培養商務禮儀;規范書面溝通;利用科技(社交網絡、電子郵件、博客、播課)改進溝通;跨文化溝通;談判的技巧和策略等,以達到規范學生在商務活動中的條理性,端正學生的溝通態度,培養學生的商務禮儀,幫助他們在商務溝通中樹立良好的形象,提高溝通的效率。

(2)針對管理類專業,可在人際溝通課程中重點培養學生的管理溝通技能,使學生形成管理溝通意識,掌握和應用管理溝通的方法,開展行之有效的管理溝通。

管理溝通技能,是指在企業的運營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實現管理目標,履行管理職責,維護企業內部之間、企業與外部等各方面關系和諧的一種技能。高職院校管理類專業涉及到酒店管理、休閑服務與管理、旅游管理、農林經濟管理、會展策劃與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畢業生主要從事行政、管理、服務等工作,例如酒店管理專業的畢業生服務于酒店、旅館和飯店的客戶,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則是從事辦公室文秘,人才招聘、考核、薪酬管理和員工培訓,應當具備高效的管理溝通技能和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保證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企業與外部其他企業或者政府、大眾的信息交流能夠及時和順暢,促使各部門、各環節工作的順利開展。

高職院校中,在開設的人際溝通課程中重點對管理類專業學生的管理溝通技能進行培養,可有針對性地開設《管理溝通》課程,教授內容主要有:管理溝通的內涵;有效管理溝通的策略;傾聽和口頭表達的技巧;群體、團隊溝通的含義及實用方法;會議溝通;危機溝通;人際沖突處理等,其目標在于實現學生的溝通能力,應變處事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的全面提升,科學鍛煉學生的管理溝通能力,促進學生專業素質的可持續發展。

(3)針對商貿類專業,可在人際溝通課程中重點培養學生的客戶溝通技能,使學生掌握客戶溝通的流程和技巧,提高適應崗位需求的專業能力和職業技能。

客戶溝通技能,是指在商業經濟活動過程中,商戶與客戶之間采取適宜的溝通交流方式,進行信息的往來,實現雙向溝通,良性互動的一種技巧和能力。高職院校商貿類專業主要有服務與營銷、國際貿易實務、商務經紀與代理、電子商務等專業,畢業生廣泛從事銷售、客戶服務等服務型崗位,例如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的畢業生主要從事國際貿易、市場營銷和物流管理行業,電子商務專業的畢業生從事電子商務的客服人員以及服務的推廣業務員等,經常需要做的就是和客戶、消費者交流,為客戶做好產品的推薦,幫助顧客解決商品使用中的問題,處理好商品的售后服務等,客戶溝通技能是商貿類學生在職場中必須使用的必備能力。

在高職院校的人際溝通課程開設中,針對商貿類專業的學生,有效的教學內容設計能培養其客戶溝通技能,可教授《客戶溝通》課程內容,主要有:客戶溝通的基本原則、方法;學生的演講與辯論能力;與客戶親和關系的構建;洞察客戶心理,提升客戶忠誠度;客戶溝通與投訴處理;客戶服務等,通過培養提升學生的表達力和親和力,激發學生為客戶服務的主動意識和積極心態,幫助其在面對客戶時更加從容和自信,繼而獲得客戶的認同,提升企業的效益。

3 小結

隨著社會的發展,良好的人際溝通技能已成為當代人才所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技能,高職院校人際溝通課程能為高職院校培養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具備人際溝通技能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除此之外,高職院校人際溝通課程改革還需要在課程的具體實施上作出進一步探索和實踐,摸索高效的教學方法和完善的課程考核體系,為企業和社會培養更多的擁有職業綜合素質和專業核心能力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燕艷.示范性高職院校公共課課程開發——以《表達與溝通》課程為例[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7(1):53-55.

[2]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EB/OL].

[3] 楊揚.高職院?!度穗H溝通》課程改革的探討[J].當代職業教育,2010(1):37-39.endprint

猜你喜歡
高職院校
高職院校教師發展中心的功能及運行機制研究
城鎮化背景下高職院校教師培訓探析
新時期下高職院校如何為學生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新時期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現狀研究
高職院校創客文化的發展模式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職院校大學生頂崗實習存在法律問題的成因分析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