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用繪本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2017-09-08 12:16邱萍
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 2017年17期
關鍵詞:語文能力寫日記日記

邱萍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7-0106-02

記得黃國才老師說過:“語文課,就要用心做語文的事,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焙沃^“語文能力”呢?用《語文課程標準》的話說,就是“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具有適應實際生活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正確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迸囵B學生的語文能力,才是我們語文老師應該做的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常常巧用繪本,著力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繪本,顧名思義,就是集連貫性的圖畫、簡潔的文字內容和精美的書籍設計為一體,對于兒童學知識、講故事具有重要的建構意義。有效組織繪本閱讀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閱讀能力,同時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寫作能力等。

一、巧用繪本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繪本讀物以簡潔的語言、豐富的插圖受到廣大兒童喜愛,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繪本留白想象的特點,組織學生對繪本故事進行猜測遐想,可以有效激發兒童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對于學生想象力的培養非常有益。

例如在教學《逃家小兔》這個童話故事的閱讀活動中,我利用繪本上的插圖,引導學生根據圖畫,想象小兔子還會變成什么?它還會逃到哪里?媽媽又會變成什么去追逐、守護它呢?學生大膽展開了想象,積極發言。我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將所想象的情節敘述出來,講給班級同學聽一聽。同學們大膽想象,發言十分踴躍,也聽得津津有味,極大地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又如在教學《搬過來搬過去》這個童話故事時,引導學生盡情想象:鱷魚和長頸鹿在搬來搬去的過程中,都遇到了這么多麻煩,那他們接下來會怎么辦呢?他們會放棄嗎?還是會有別的辦法來解決呢?孩子們紛紛說,會共同建造一座適合他們倆居住的新房子。我趁機順勢引導,他們會用什么工具,會建造一座怎樣的適合他們倆居住的房子呢?孩子們思維活躍,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又是畫,又是說,都在幫鱷魚和長頸鹿想辦法,都在大膽猜測會建造一座什么樣的房子?就這樣,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我選擇最富想象的片段,讓學生自由遐想文字以外、圖畫以外的內容,比如:看了插圖,猜測故事情節;讀了故事開頭,猜測結尾;讀了上段,猜測下段。這樣,學生們都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通過討論、想象、動腦筋幫主人公想計策等學習方式,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高效的學習情境,培養了語文能力。學得不亦樂乎!

二、巧用繪本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七歲前就要會閱讀,就要練就邊讀邊思考邊領會的重要技能,這種技能就是閱讀能力?!痹谥v繪本故事的過程中,我通過引導學生猜想和角色替換,孩子很自然地以主人公的身份進入故事,感受故事,思考故事。我在指導學生閱讀《猜猜我有多愛你》時,先引導孩子仔細觀察封面,猜猜小兔子抓住大兔子的耳朵,會說些什么?在講述故事過程中,我讓學生猜猜看,當小兔子用自己的身體來表達對媽媽的愛,卻發現一直比不上媽媽對自己愛的時候,他會想到用什么方法表達自己的愛?在讀完故事后引導學生表達你想對誰說“猜猜我有多愛你”?你會用什么方式來表達自己對他的愛呢?學生眾說紛紜,都在努力地想妙招。這樣,在訓練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孩子的閱讀能力也在悄然提高。孩子們會愛上閱讀,養成邊閱讀,邊思考的好習慣。

三、巧用繪本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

繪本的價值和魅力在于:常常將生活的哲理通過有趣的故事和傳神的畫面傳達給孩子。它沒有一句教條,卻能滿足孩子的成長需要;沒有一絲說理,卻能啟發孩子的深入思考;沒有一點兒人為的故意,卻能讓孩子感受生活的啟示。

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月亮的味道》這個繪本所彰顯出的合作與分享的價值取向,我在教學時設計了兩個環節,其一是安排了一個討論話題:怎么樣做才可以嘗到月亮的味道呢?當最上面的人嘗到月亮的味道后,他又會怎么做呢?讓孩子們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體會互相幫助、互相合作的快樂。感受到故事中的小動物們,為了能吃到那美味的月亮可謂不惜一切代價。在“夠”月亮的過程中,小動物們“疊羅漢”的執著和合作精神令人感動,小動物們那可愛的“堅韌不拔”和“堅持到底”的精神,對孩子們來說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其二是安排了一個“我們大家一起摘桃子”的游戲。在游戲活動中進一步感受“合作是一種幸福,分享是一種快樂”,孩子們不斷進行著情感的體驗,在輕松愉快的閱讀中,埋下影響終生的良好的情感,培養了學生的感悟能力。

四、巧用繪本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兒童的智慧在他們的指尖上”。在閱讀活動中,我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感受,幫助學生發現自我表達的世界,將靜態的物變成一幅幅鮮活的畫面,為學生習作活動鋪墊美好的情感底色。

1.模仿日記形式,開啟學生寫作之門

寫日記是提高文字表達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碧焯鞂懭沼浛梢耘囵B學生獨立思考和書面表達的能力。教師注重激發學生寫日記的興趣,將會受益很多。如果我只是要求,學生是肯定提不起興趣的。于是,我利用繪本《昆蟲的日記》,來激發學生寫日記的興趣。

《昆蟲的日記》系列有《蚯蚓的日記》《屎殼郎的日記》等8冊,是極為有趣的圖畫書,讀來讓人忍俊不禁。每一冊都是以日記的方式書寫,記錄和表達了小蚯蚓、蜘蛛等昆蟲的觀察及思考。繪本從昆蟲的觀點看世界,記錄了學校、家庭和朋友之間的點滴生活,還有對自我、未來的想法,同時也在幽默詼諧的語調中傳達有關不同生物和地球的相關知識。學生通過閱讀《蚯蚓的日記》等系列昆蟲日記,能夠體會到寫日記的快樂,了解日記的格式,感受到寫日記并不難,從而能寫下自己看到、想到、聽到的,寫出在家里、學校發生的事情,和同學、朋友之間的點點滴滴。孩子們樂在其中,發現原來寫日記是這么簡單、有趣!

2.學習表達方法,激發學生創作興趣

閱讀與寫作兩項基本能力的培養應該是齊頭并進的,在中年級的閱讀活動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利用繪本閱讀活動,幫助學生獲得寫作素材,激發學生利用語言文字進行創作的欲望。我在講《鱷魚愛上長頸鹿》的故事時,組織學生進行了寫話,原因是發現作者在編故事的情節時運用了反復的寫法,每一次情節都是按照(鱷魚大膽設想——勇敢嘗試——事與愿違)的故事情節來安排的。在發現了作者的這種表達方法時,當我講完鱷魚失敗了兩次的故事情節之后,激發孩子們大膽想象,編寫接下來鱷魚可能又會進行怎樣勇敢的嘗試呢?又會發生怎樣事與愿違的故事呢?孩子們在自己大膽想象的跌宕起伏的情節故事中欲罷不能,不吐不快,極大地培養了孩子們的寫作能力。寫完再與同學相互交流,欣賞彼此的作品,孩子們樂此不疲,陶醉其中。

總之,巧用繪本,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打開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巧用繪本,可以為學生的“讀”與“寫”架起一座橋梁,相互融合,相互促進,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巧用繪本,使得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充滿濃厚的童真、童趣和童心,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快樂,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等,從而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學生的語文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歡
語文能力寫日記日記
我會寫日記
從“聽說讀寫”到“語思審文”——從周麗蓉老師《開學第一課》實錄看語文能力的培養
帶著比賽的心情寫日記
在“閑書”閱讀中培養語文能力——兒童“閑書”閱讀指導例談
怎樣寫日記
成長日記
里約日記
成長日記
成長日記
落實多元語文實踐,提高學生語文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