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中國花鳥畫作品中的構圖與意象表達

2017-09-10 06:11袁峰
西江文藝 2017年15期
關鍵詞:構圖花鳥畫

【摘要】:構圖被稱為“章法”或是經營位置。所謂經營位置,即指繪畫構圖布局的經營, 在中國畫中布局要配置適宜,匠心獨運。受內容以及作者的立意所支配,一般都是 在創作者苦心經營和反復推敲下產生的。作者的創作意圖需要通過藝術形象的塑造 來表現,而且還要將其畫在畫面上,予以位置上的妥善安排,以達到預期的目的。本文以中國花鳥畫作品為研究范本,重點總結出中國花鳥畫作品中的構圖與意象表達,以期為花鳥畫提供一點理論支持。

【關鍵詞】:花鳥畫;構圖;意象表達

從花鳥畫意象的傳達意義上,構圖本身能很好體現作者意象,如清代遺民畫家八 大山人為了表達其悲涼身世和對清政府的不滿,在花鳥畫中八大山人把經過變異與 夸張的魚、鳥、荷、松、石意象,通過作者異乎尋常地安排與組合,其構圖具有險 怪特征,大開大合,黑白相映,縱橫馳騁,常用簡單的寥寥數筆和普通的一石、一 山、一魚、一鳥單幅成畫,突破時空界限,表現離奇感受,在傳統中國畫構圖中, 講究造險,最后要化險為夷。但八大山人的花鳥畫構圖旨在造險,富有險怪空靈的 特征,如作品《松鹿圖》,鹿在狹小的不能轉動的空間不得舒展。畫面上難以行動的 鹿不正是對畫家自己在清朝政府統治下難以生存的寫照?《菊石圖》中幾株菊花與 頭重腳輕的巨石并列立在一起,從常理上是難以成立的,但是正因為這種出乎常理 的布局,使人看后對畫中菊花的傲然挺拔更加敬佩。這也是畫家獨具匠心苦心經營 其構圖意象的目的所在。在八大山人的《雙鷹圖》畫面上,站在石頭上的兩只雄鷹, 猶如鋼爪一般的樹叉籠罩其頭頂上方,這樣的構圖布局不得不使我們又一次超于象 外,聯想到畫家的人生境遇。

在長期的演變發展過程中,花鳥畫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構圖形式,大致有以下 幾種?;B畫構圖以折枝式構圖和全景式構圖、半景式構圖為常見,折枝構圖、全景式構圖、半景式構圖不僅是中國花鳥畫最主要的構圖方式,同時又分別代表花鳥 畫家特有的觀察方式。這里從折枝構圖來分析意象傳達。

“折枝”構圖以截取為特點,截取法是花鳥畫最常用的構圖手法,在花草繁密的 變化中,截取其最美的一角或一段作為表現內容。畫中所取物象經過畫家的概括取 舍,即有豐富的結構組合變化,又與畫外有著直接的聯系。物象或由畫外而入,或 由畫內而出,內涵深廣且法度謹嚴?;B畫的構圖大都是通過截取法予以實踐的。 折枝是意象提煉的結果。在中國畫發展史上從唐代花鳥畫獨立成科之時就有邊鸞“折 枝”為代表。折枝花鳥畫所畫的花、鳥跟一般實物大小差不多,是愛花賞鳥愉悅本 性的提煉和強化。折枝構圖特別能錘煉畫家的美感,在千萬朵中選取一枝,沒有提 煉是很難表達的?!罢壑Α睒媹D是中國花鳥畫基本表現形式之一,畫花卉不寫全株, 只選擇其中一枝或若干小枝入畫,故名“折枝”。折枝法最早是畫家用來寫生的粉 本,由枝頭折取一枝用來寫生,后來發現這種寫生稿也別有一番情趣,就逐漸演變 成花鳥畫構圖的一種特有的形式了。今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滕昌祜的《牡丹圖》, 從畫面右邊幾枝牡丹傾身探出,四朵動態各異,粉色、白色、紅色色澤不同的牡丹 花如同四個各有韻味的美少婦含蕊盛開,與左小方的一枝黃牡丹呈現呼應和顧盼之 勢,整個構圖飽滿,傳達出了牡丹花的富貴意象。

北宋米芾《畫史》曾記載了六朝無名氏畫的一幅《折枝梨花》,表明了花鳥畫 “折枝”構圖在六朝時已經出現,但現在已經無實物可以考證。在中國美術史上, 折枝花鳥的形式在中唐至晚唐之際,邊鸞開始畫折枝構圖,五代時,折枝畫法已較 為普遍,及至宋代,已成為花鳥畫家最常見的構圖形式。朱景玄評: “近代折枝花 居其第一?!薄缎彤嬜V》評邊鸞“作折枝花,亦曲盡其妙”、趙昌“作折枝極有 生意”、滕昌祜“為折枝花果,謂之丹青”。宋御府收藏的名跡中,有邊鸞《折枝 李實圖》、《寫生折枝花圖一》,李公麟《寫生折枝花》、黃筌《折枝花圖》、黃 居寶《折枝芙蓉圖》、黃居窠《折枝花圖》、滕昌祜《寫生折枝花圖》、徐熙《裝 堂折枝花圖》、徐崇嗣《繁杏折枝圖》、徐崇矩《折枝桃花圖》、趙昌《寫生折枝 花圖》、易元吉《折枝花圖》等63幅。這些翔實的史料證明,五代以后,折枝畫已 普遍流行??梢姽糯B畫家很得意于這種構圖形式。

清代王蓍、王概、王臬撰《芥子園畫傳》說作折枝: “落筆時如布棋法,俱以 得勢為先。有一種生動氣象,方不死板。"折枝的得勢或從空安放,或正或倒,或 橫置,須各審勢得宜。枝下筆鋒帶攀折之狀,不可平截。若作果實,更宜取勢下墜, 方得其勢也。所謂從空安放,即是四周不靠邊之意。折枝畫法,雖只有一枝,但仍 要得勢,氣脈要貫穿。折枝法與中國花鳥畫家的欣賞習慣相一致的?;B畫中的花 和鳥與自然界中的花鳥大小差不多,折枝花鳥是畫家傳達對自然界的熱愛,同時這 種形式對畫家也是一種考驗,在折枝花鳥畫中,要求畫家在有限空間里有代表性地 集成意象。李方膺《梅花》:“寫梅未必合時宜,莫怪花前落墨遲;觸目橫斜千萬朵,賞心只有兩三枝?!备_切地說,應該是畫家們取“意”之“象”的結果。

折枝構圖作為花鳥畫中常見的構圖形式,為歷代畫家創造意象時所常用。臺北 故宮博物院藏的宋代文同的《墨竹圖頁》,畫面是常見的墨竹,用筆疏朗,從右下 方出一墨竹,這一折枝竹從其右和左上下錯開各出一枝給畫面一種平衡感。這枝竹 自右下直指到左上方,感覺這種氣勢就要劃出左上方紙面,竹竿大于直角折向右方, 基本與上紙邊平行。這種構圖在中國畫中可以說沒有人用過,也不會有人敢嘗試。作者大膽的構圖,有著獨特的意趣,使很常見的竹題材和折枝構圖有不尋常的意義。 文同欣賞竹,其詩句: “虛心異眾草,勁節逾凡木”是文同對竹的贊賞,同時也是 他的人生追求。在他的折枝《墨竹圖》中作者別具匠心的構圖傳達出“寧折不彎” 的文人氣節之意趣。從意象傳達的角度,不失為一件好的藝術品。

“揚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一生清貧不得志,晚年患有眼疾使雙目俱損,與梅 花“相對成良晤,同清亦可憐"。一生愛梅,其畫梅獨專愛“寒梅”,在其此類作 品中,都用折枝式構圖,選用“疏枝簡花”來傳達其“寒梅”意象,構圖或凌空倒 垂,或橫空斜插,勢若游龍,于奇崛枝式中見其錚然有骨的真性情。在其《墨梅圖》 畫面左下方一枝梅作為主線如虬龍出游,另一枝則從旁邊斜出,起到了陪襯和破解 的作用。雖然畫面梅枝不過一兩根,花不過六七朵,但已然把梅之“冷香”的寒意 傳達出來了。

在花鳥畫中,“折枝構圖還可以在一幅作品中平面式地羅列,比如楊補之《四 梅圖》、南宋佚名《百花圖》、陳淳《折枝花卉圖卷》等構圖布局成平面性,每個 單獨的折枝都能單獨成幅,又具有整體的聯系?;B畫“折枝”構圖,正是古典花 鳥畫藝術的理論以少勝多、以一當十的藝術實現。同時也體現了古代畫家在創造意 象時的觀察方式和提煉能力。

參考文獻:

[1]孔六慶.中國畫藝術專史·花鳥卷【M].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08.

[2]孫美蘭主編.藝術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作者簡介:袁峰(1993-),女,聊城大學美術學院15級研究生,專業為美術,研究方向國畫。

猜你喜歡
構圖花鳥畫
國畫中的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
工筆花鳥畫
簡析宋代花鳥畫對當代工筆花鳥畫的影響
淺析中國山水畫構圖與平面構成的關系
淺談中國民間藝術門神的造型研究
解讀阿恩海姆的藝術“張力”理論
論中國國畫構圖中的構成元素
淺析電視劇敘事藝術與畫面技術的結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