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對于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2017-09-10 07:11李思卓
西江文藝 2017年15期
關鍵詞: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

【摘要】: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也是世界的未來,是國家文化的繼承者與弘揚者,是世界未來發展的主力軍,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不僅關系到其個人成長,更決定未來國家繼承者思想素質,直接影響到了我國現代化建設道路的進程。在現今時期,影響大學生最大的當屬飛速發展的網絡設施。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為學生提供新時代的訊息時,也給學生帶來了一個良莠不齊的新世界。本文主要就是分析網絡在大學生思想教育中的利與弊,以及應怎樣引導大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

【關鍵詞】:網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現今的時代是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從信息時代開始出現到現在的發展進度,不過百年多的時間而已。由于大學生是新時代的青年,有非常強烈的獵奇心理,故大學生不僅是網絡的最大應用群體,更是促進網絡發展的的先進群體。高校為了加快現代化進程,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進行網絡教育已成為了高校的一門基礎課程。由于網絡在應用中有利有弊,所以我們要弘揚網絡的利,處理網絡的弊,通過正確的價值觀念引導大學生進行網絡上的實踐。

(一)網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影響

網絡的快速發展,首先有利于民主和諧的發展,在以前的教育模式中,師生之間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教師高高在上的態度也使得許多學生不敢將心中的困難和問題向教師講出來,這就會讓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想素質教育面臨重重困難。所以,從這一角度可以看出,網絡的出現對學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教師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學生,拉近學生心理與教師心理的距離感,在這種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教育中,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已成為必然。讓學生在這種充滿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勢必會取得更加良好的教育成果。

其次有利于教師更加方便的掌握學生的思想狀態。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學生有許多心理情感,不愿意從口中說出讓老師和同學知道,反而在現在的網絡發展下,更多的學生的心里話通過網絡傳了出來,這其中可以真實地反映出他當前的生活狀態和思想成長,這就給了教師了解學生的途徑。在這種虛擬的網絡世界,學生也更多的關注社會熱點、校園周邊等問題,他們會在這其中發表自己的見解,從而無意的流露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教師在通過了解這些學生的想法,通過分析和討論,找出學生在各個階段的真實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等方面的問題,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因此,我們可以說網絡時代的發展,為高校教育推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個非常有效地平臺。

(二)網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極影響

網絡在發展中所造成的消極影響,首先是大學生的思想混亂。由于網絡的信息傳播上非常的迅速,網絡對于信息的篩選跟不上它的傳播速度,就會導致在大量的信息傳給學生的同時,也將其他國家的文化思想宗教等等方面,無論是與非都一股腦兒的傳遞給了大學生,以至于他們的價值觀就會產生很大的波動。然而又由于他們的年齡因素,他們易沖動、易意氣用事,這些不良信息就會給他們的成長造成很大的消極影響。這些網絡消極思想是不容易被控制住的,如果接觸了這些消極思想而不加以有效的改正,就會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今后的思想認識和價值判斷。

其次網絡的不良信息還會降低大學生的道德責任感。網絡的發展是迅速的,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跟不上這種發展,他們的道德意志力不強。在網絡世界里,這種虛擬化的世界可以很好地隱藏住學生的心理情感,可以讓心事重重的學生有很大的安全感,也非常有效的避免了面對面交流的尷尬,這種虛擬平臺給他們一種遠離道德法律約束的幻覺,消除了他們的恐懼,以至于經常會出現一些不良的言行、扭曲的判斷等等消極態度。

(三)現代網絡環境下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徑

1、強化網絡道德教育

加強建設網絡道德教育,主要是培養大學生的網絡道德意識,提高他們自身在網絡上的道德素養,從而規范他們的行為,這對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思想素質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加強網絡道德教育,一是要加強教育工作者的理論學習和研究,增加網絡道德教育的科學性和系統性,把網絡道德融入教育系統中,增強大學生對全球網絡文化的識別能力、自律能力和免疫能力。二是健全網絡教育機制,加強網絡教育,為大學生網絡生活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利用校園文化活動進行網絡道德教育。經常性的組織一系列有關網絡知識講座、輔導報告、論文、論壇、辯論、競賽等活動,即從技術層面普及網絡知識,又從道德、法律層面上引導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網絡道德觀。三是做好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網絡主體自身的道德修養。網絡主體自身道德素質大高低是網絡道德教育的關鍵。網絡的個性化虛擬化更需要網民的潔身自好,更要注意自身修養、自我提高,加強道德自律。四是加強網絡管理體系,構筑社會、學校、家庭“三位一體”的教育機制

引導青年學生適當控制上網時間,積極投身各種社會實踐。網絡交往主體應該適當控制和減少上網時間,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并在這一偉大實踐中自覺地進行社會主義道德修養實現自身道德素質和到的人格的現代化。

2、加強網絡文化建設

針對網絡的飛速發展所造成的越來越多的良莠不齊的文化的滲透問題,最有效的控制方法就是加強網絡道德文化建設。一方面,在宏觀上,國家要積極組織中華優秀文化上網,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唱響網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努力宣傳科學真理、傳播先進文化、倡導科學精神、塑造美好心靈、弘揚社會正氣,努力形成一批具有中國氣派、體現時代精神文化品牌,推動網絡文化發揮滋潤心靈、陶冶情操、愉悅身心的作用,努力建設豐富多彩、健康向上、有實用價值、為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化網站,鼓勵支持和贊助國內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文化工作者、科學工作者建立自己的網頁,通過網絡傳播主流價值文化,陶冶大學生的高尚網絡品德。另一方面高校應大力加強校園網的建設。要建設好校園信息網站,精心設計網頁內容。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提供學生所需的信息,設置學生喜愛的欄目,用聲、光、色、畫等多種現代手段,以高雅的文化、優秀的寓教于樂的內容引導學生遠離色情暴力等不健康信息,促進其健康成長。

3、建立網絡行為機制

要保證網絡道德規范的切實執行,就要建立網絡行為的監督機制。一是要發展對網絡行為的監督。高??梢猿檎{專業技術人員,利用計算機監控等技術手段屏蔽互聯網上的不良信息及不良內容。同時,還要對大學生的網上行為加強監督和檢查。要求學生以自己的真實姓名和身份登記入網,利用網絡服務器對訪問者的地址、訪問時間和操作行為進行記錄,定期不定期對學生的上網情況進行檢查。對違規者進行批評教育和必要的處罰。二是加強對網絡有關法律法規的學習。高校應該把網絡法律法規的學習納入課堂中。通過法律課程對學生進行網絡法制教育,樹立和增強大學生的知法、守法意識。網絡道德教育是一種新式教育模式,必須要有現代化、知識化、專業化的路線帶領。在網絡教育中,為大學生解決網絡上的問題,改進他們的思想意識,化解矛盾。這不僅對于大學生有著很強的指引力,也對整個社會的網絡文化建設有著很強的指引力,是未來網絡發展的引路人和指向標。

參考文獻:

[1]孫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學[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2004.

[2]徐建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與現實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

[3]程薇.網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9).

作者簡介:李思卓,1992,女,遼寧鐵嶺;學歷:碩士;研究方向:學科教學(思政)。

猜你喜歡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油氣集輸系統信息化發展形勢展望
基于網絡的信息資源組織與評價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基于網絡的中學閱讀指導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