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京劇打擊樂中的大鑼

2017-09-10 11:11徐長才
西江文藝 2017年15期
關鍵詞:演奏京劇

徐長才

【摘要】:京劇打擊樂對于京劇表演藝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京劇打擊樂韻律多樣,音韻多變,隨著劇情推進而不斷改變,不斷為新出現的劇情做著鋪墊與渲染。本文的旨在將京劇打擊樂中大鑼的結構與演奏技巧進行分析,找到京劇打擊樂器中與戲曲節拍如何配合的技巧。

【關鍵詞】:京??;大鑼;演奏

在京劇打擊樂中,鑼、鼓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分為鼓板、大鑼、小鑼、鐃鈸。雖然有時也用上釵鍋、堂鼓這些樂器,但這只是在某種特殊的情況下才使用的,最廣泛使用的是上面提到的四個工具。秦和秦漢時期,隨著民族間的交往,銅鑼逐漸向內地蔓延。古公叫"金",為戰爭,戰斗,經常與公指揮,明"金”說部隊。據唐《通典》記載:督郵世紀第六年代初,后魏開始了銅鑼,然后叫"打砂"。

在我國民間也習慣于把打擊樂器簡稱為“鑼鼓”,這個名稱在戲曲樂隊里也沿用了下來,因此“鑼鼓”這一名詞實際上是舞場所有各種打擊樂器的總稱。

一、打擊樂器中,鑼鼓伴奏在戲曲中的作用及重要性

京劇音樂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打擊樂,他是塑造京劇人物形象和烘托背景氣氛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它最具特點的節拍與技巧是通過速度、音色結合、重音配合、演奏技巧,以及舞臺表演(如念白、唱腔、動作)和推動劇情發展等綜合要素所構成的。

如果戲曲演奏中沒有鑼鼓的伴奏配合,即便吳江的“亮相”都很簡潔,其演出也很英武,但武場不給予伴奏,沒有鑼鼓的伴奏去附和,這場武戲再精彩也如同啞劇一般滑稽。所以,伴奏與表演在整臺戲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無論唱、念、做、打都不能沒有節奏,唱――需要有板有眼;念――需要跟隨節奏旋律;做、打――需要更高的舞蹈技巧,需要與唱段相結合。鑼鼓更是一種聲響強烈的敲打樂器,唱段與鑼鼓結合,才能充分的展示戲曲演出的節奏性。如果沒有很好的結合,鑼鼓的戲劇表演會變得讓觀眾感到無趣。

二、京劇打擊樂中,大鑼的主要伴奏特點

打擊樂器在京劇中通過節拍、節奏、速率的交替更換來制造亮點。京劇中運用的節奏與拍數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它被稱作“板眼”。其實我們中華民族很早以前就有了屬于我們自己的節拍,但是真的到了明朝的時候,才真正確定了板眼這個名稱,之前都稱之為“拍”,因為拍就是用擊打檀板表示,后來就用了“板”字代替。而板與板之間的字就好像是為其里面的棋眼,后來就有了“板眼”一次。板眼有幾種基本的演奏板式,如:

第一中也是最基本的叫做“原板”,也叫一板一眼,每一板、每一眼都是一拍,原板就是兩拍。為了滿足不同的劇情,需要在原板的基礎上作添減,形成不同的各種板式,在原板基礎上添加兩眼就成了一板三眼,增添兩眼之后,板與板之間的距離就增加了,速度就變慢了,所以稱之為“慢板”。第二種,在原板的基礎上減眼的話就變成了一板,變成有板無眼,也就是只有一拍,我們稱之為“快板”。還有最特別的一種,即無板無眼,我們稱之為“散板”。

打擊樂器在演奏節奏中光有節拍是不夠的,還要有自己的樂譜,京劇中打擊樂器使用的就是我們獨有的鑼鼓譜,叫做“鑼鼓經”,它的記譜方法很特別,用象聲詞代替更加容易一目了然。

三、鑼在戲曲中的打擊特點

打擊樂的樂器中各有它自己型號,樣式。如大鑼,屬鑼的一種,因鼓面較大,所以被叫做大鑼。大鑼用銅鑄造,鑼面平坦無臍,兩邊呈斜坡狀,鑼邊較窄并向側面收束,鑼邊另一邊打孔眼系繩。使用大鑼時,演奏者提鑼繩,敲擊籠在布中的木棰。音色厚重渾厚,演奏聲傳出甚遠。它也常與別的打擊樂器互相結合,但它汪汪是起到主導作用。鑼面各部分發出的音量高低都不同,中心發音較低,靠邊的部分發音較高,大鑼有很多品種,各地通行的制式不盡相同,其中京鑼,蘇鑼等是較并不罕見的兩種。大鑼無固定音高演奏者常借用這一特點,在鑼邊、鑼心或二者之間,演奏出不同的音色和音高。它那粗獷、響亮的音色,給人一種震憾的感觀體驗。下面就說說大鑼的演奏方式中的拿、打、逗、晃、捂:

拿:就是演奏大鑼最規范的動作;大鑼左食指、中指與拇指拿起鑼,小拇指也可勾住鑼提繩,背部成提鑼勢.右手的小拇指紉進鑼槌扣里,拇指與食指緊掌握住槌桿,屈肘在鑼背部.敲擊時,減少肩、肘關節的壓力,既不要握緊手腕也不要提高手腕,要使用手肘的力量幫助手腕的彎曲。

打:就是指對大鑼演奏的基本功。使得在打鑼中不出現炸音和打邊的誤差。

逗:用鑼錘輕彈鑼心,此法多用于“收兵鑼”中。

晃:更好的發揮鑼的余音,如在《挑滑車》劇中高崇起霸中“回頭”的第一鑼。

捂:捂音的長短是配合演員的情緒,勁頭,只有掌握好它的技巧,才能夠配合好演員的表演。

大鑼還有另一種長處,因為它音色強烈節奏感很鮮明,所以它是武戲中最重要的一個樂器。我們可以構想一下,如果戲曲舞臺上的演出完全沒有鑼鼓的演奏協作,會出現怎樣的情景?如果一個武將開始亮相后,他的一舉一動都很簡潔,他的姿態也很英武,但大鑼卻不給他演奏配合,讓這個武將在臺上干巴巴地演出,這樣無人會繼續觀看,這樣戲曲表演只會令人尷尬,不但演員演出時不是滋味,觀眾看了也會覺得滑稽。因此,如果缺少了了鑼鼓伴奏的配合,戲曲表演就相當于失去了自己的靈魂。

綜上所述,只是我的一些個人見解,實際上鑼鼓在戲曲中的具體作用是奧妙無窮,在民間藝人的手中演奏出不同的韻律。只有不斷精深自己的演奏技巧,精通鑼鼓的特點,熟悉所伴奏的每一出戲和豐富的藝術實踐經驗,才算是一出完美的藝術配合。

參考文獻:

[1]清美之景 諧美之音 京韻大鑼《丑末寅初》賞析[J]. 夏史. 上海戲劇. 2010(02)

[2]簡論劉寶全對京韻大鑼的改革[J]. 姜玥. 音樂生活. 2006(06)

[3]京韻大鑼《劍閣聞鈴》[J]. 牛玉冰. 音樂天地. 2004(07)

[4]《丑末寅初》腔詞解析[J]. 馮志蓮. 中國音樂. 2002(01)

[5]京韻大鑼“襯”的藝術特色及在音樂發展中的作用[J]. 杜瑩.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1998(03)

[6]論早期京韻大鑼音樂[J]. 中國音樂. 1997(03)

猜你喜歡
演奏京劇
紅燈記(根據現代京劇樣板戲改編)
為什么京劇被譽為“國劇”
《京劇人設》
Creative revisions of Peking Opera 京劇掀開新篇章
鋼琴教學與演奏的唯物辯證法思考
鋼琴教學中的作品分析
提升小提琴音準能力的重要性及方法探討
高校鋼琴課教學如何讓學生學會用心演奏
略談鋼琴演奏藝術
京劇的起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