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2017-09-14 11:43周蘇科
中國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13期
關鍵詞:學法導學三角形

周蘇科

問題導學法是指在教學的過程中,設置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以提高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養成他們主動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為數學素養的形成奠定基礎。但是,目前很多教師在教學時,依然堅持傳統的教學觀念,忽視了中學生的主體地位,長此以往,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將很難得到提高。為此,教師在借助問題導學法教學時,就應該鼓勵中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且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以更好地開展教學。

初中數學問題導學法教學策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問題導學法,重點在于導學,關鍵在于問題的提出,最終目的在于問題的解決。因此,為了更好地運用問題導學法,教師應設置合理的問題,問題中不僅能體現教學內容,還要符合初中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F本文就從問題導學法情境的創設、導學過程、導學結果和問題導學法自身的模式等四個方面入手,就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簡單的探究,以為中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貢獻自身微薄的力量。

一、借助問題導學情境引入新課

創設情境是問題導學法的首要步驟,也是引入新課的重要手段。這樣教師在教學之前,就應該根據初中生自身發展的特點和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以更好地引入新課,幫助中學生形成知識框架。

首先,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要著眼于教材內容的重難點,緊扣教學目標。例如,在學習橢圓部分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嫦娥三號衛星軌道是什么樣子的”為切入點,然后借助多媒體展示嫦娥三號衛星軌道的相關照片,促使初中生對橢圓的形狀和性質有一個簡單的認識,后續教學過程就會輕松很多,學生掌握起來也比較容易。

其次,問題情境的創設要符合初中生的生活實際,初中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關鍵階段,初步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和人生閱歷,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方面,可鼓勵學生自主創設問題情境,然后相互之間展開討論,對新授課一個全新的認識;另一方面,教師還可組織初中生創設情境活動,再現生活場景,學生能進一步認識到數學知識學習的用處,學習的動力也會相應提高。最后,問題的創設要有一定的難度,難度太低,學生一眼就能看出結果,興趣自然不會太高;而難度太高,學生學習信心和興趣都不足。

二、借助問題導學過程啟發學生思維

問題導學法能夠啟發初中生的思維,促使初中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而且在現階段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很多應用題都是一題多解的,但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初中生的思維一般比較局限,解題能力也得不到提高。為此,在借助問題導學法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對初中生思維的培養,提高初中生的解題效率和解題能力。

例如,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時,很多應用題不僅可以借助未知數來列算式,還可以根據逆推法直接列出數學算式?,F以題目“一份數學試卷中有20道選擇題,其中,做對一道題得5分,做錯一道或者不做扣一分,已知某同學得了76分,試求他一共做對了多少道題”為例,學生就可假設其做對的題目數為X,可列出方程式5X-(20-X)=76,即可算出其做對的題目數量為16。當然,也有學生會列出如下表格:

從而得出,該同學一共做對了16道題。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根據題目設置如下問題:

(1)假設該學生做對了全部題,會得多少分呢?

(2)做錯一道題目,相當于扣除多少分?

(3)直接列算式簡單還是列方程簡單呢?理由是什么。

綜上,教師在借助問題導學法教學時,一定要啟發初中生多思考,多總結,尤其是面對類似題型時,啟發他們從多個角度思考,從而幫助他們形成完整的解題思路。

三、借助問題導學結果引導學生探究

在現階段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不重視概念、公式推導等教學內容,甚至直接將數學公式告訴學生,要求學生記住,只要會做題就可以了。這主要是因為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在考試時,不會直接考學生公式是什么,公式的推導過程如何,而是會考查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這就使得很多初中生在學習概念和公式時,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對于知識的掌握不扎實。

而在運用問題導學法的過程中,有利于激發初中生的探究興趣,會使初中生更加主動地探究問題的答案。例如,在學習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進行如下教案設計:

師:我手中的大三角板和你們手中的三角板文具有什么相似之處呢?

生:這兩個三角板都是直角三角板,剩余兩個角都分別是30°和60°,但兩個三角形的邊長是不一樣的。

師:我們一般把對應角相等、對應邊成比例的兩個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上述兩個三角形不僅三個角相等,而且三條邊也成比例,所以是相似三角形,大家還可以通過哪些方法來判斷兩個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呢?

生1:只要知道兩個三角形的兩個角相等就可以了,因為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所以兩個角相等可以判定兩個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

生2:兩個三角形的兩條邊分別成比例就可以斷定這兩個三角形為相似三角形。

生3:若只知道兩個三角形的一個角相等,而其余兩條邊成比例,也可以判斷這兩個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

……

師:大家都說的很有道理,但到底怎樣才能判斷兩個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呢?我們一起來證明一下。

在上述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首先呈現了教學情境,然后給出了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并鼓勵初中生根據自己的觀察和理解來說明如何判斷兩個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由于問題是學生自己提出的,所以他們探究的興趣相對較高,整個教學過程也是事半功倍的。

四、借助問題導學模式促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問題導學模式成為了初中數學教學的主要手段。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借助問題導入新課,還應該通過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等方式,幫助初中生鞏固所掌握的知識。

例如,在學習了二次函數之后,教師就可設置如下問題:

二元一次方程x2+2x=0有幾個解?二次函數y=x2+2x與x軸有幾個交點呢?

二元一次方程x2-2x+1=0有幾個解?二次函數y=x2-2x+1與x軸有幾個交點呢?

同理,在學習了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之后,教師也可提出相應的問題,鼓勵學生討論圓與圓之間的位置關系,在幫助他們鞏固現有知識的基礎上,引導他們對新知識進行探究。

初中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課程,前面的知識掌握不扎實,后面的內容學習起來會更加困難。為此,教師在借助問題導學法教學時,尤其要關注學生所學知識之間的銜接程度,以幫助他們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當然問題導學法還應該與其他教學方法相結合,尤其要善于借助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設備,以使數學課堂教學更加精彩,學生興致更高。

五、結語

綜上所述,問題導學法可有效激發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最終實現教學目的。因此,教師在現階段的教學過程中,理應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以使所創設的問題情境更加新穎,更貼近初中生的生活實際,從而營造出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有效提升初中生的數學成績。而初中生自身也應該制定數學學習的目標,善于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只有自發地進行數學學習,才會真正喜歡數學學科,真正掌握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劉煒.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J].才智,2016,(27):93.

[2]鄒金貴.關于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運用思考[J].讀與寫,2016,(04):109.

[3]丁建軍.問題導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5,(12):96+98.

[4]史可柏.問題導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成功,2013,(06):225.

猜你喜歡
學法導學三角形
目錄式問題導學法在高三化學復習中的應用
目錄式問題導學法在高三化學復習中的應用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沒有三角形
畫一畫
我是小導游
趙學敏學法作品《沁園春·雪》
體育學法基本定位及其理論建構的必要性(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