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理干預在膝關節置換術后疼痛中的應用效果

2017-09-15 06:39
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電子版) 2017年18期
關鍵詞:置換術關節炎膝關節

林 紅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關節骨外科,廣東 佛山 528000)

護理干預在膝關節置換術后疼痛中的應用效果

林 紅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關節骨外科,廣東 佛山 528000)

目的 分析護理干預在膝關節置換術后疼痛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采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患者92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護理干預措施,46例)和對照組(常規護理措施,46例),對比兩組患者術后疼痛程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術后膝關節極度疼痛率、重度疼痛率、護理質量總評分分別為8.7%、13.0%、(94.4±3.5)分,同對照組患者的23.9%、28.3%、(79.8±3.2)分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對采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患者護理時護理干預措施效果顯著,有效降低患者術后疼痛程度。

護理干預措施;常規護理措施;膝關節置換術;術后疼痛

臨床上,膝關節置換術對膝關節各種非化膿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等疾病具有顯著效果,尤其是對傳統手術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該種手術效果較為明顯。伴隨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對膝關節畸形、膝關節疼痛等疾病具有良好治療效果,提高患者患肢功能,最終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但患者在采用該種手術方法治療后會出現一些并發癥,若不能及時有效的處理,會影響手術治療效果。術后患者疼痛若不能良好控制,會影響患者術后康復效果,嚴重的導致患肢功能恢復不滿意[1]。因此,應采取相應護理措施對患者護理,減輕患者術后疼痛程度,促使患者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工作,提高治療效果。本文著重研究分析護理干預在膝關節置換術后疼痛中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采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患者92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6例。觀察組男26例,女20例;年齡21~70歲,平均年齡(45.9±6.7)歲;單純骨性關節炎、創傷性骨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骨腫瘤分別為40例、3例、2例、1例;對照組男27例,女19例;年齡20~71歲,平均年齡(46.1±6.2)歲;單純骨性關節炎、創傷性骨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骨腫瘤分別為39例、3例、3例、1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措施:在患者入院后對其進行對癥、飲食、生活、環境和藥物等護理,在對患者實施護理過程中出現盲目性和變動性。

觀察組護理干預措施:在常規護理措施基礎上加以護理干預措施,主要內容為:(1)術前疼痛管理: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疼痛常識宣教,告知患者術后可能出現的疼痛及常用止痛方法,告知患者止痛方法的優缺點和藥物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

(2)責任護理人員指導患者播放喜歡的音樂,減緩患者緊張情緒,用良好的心態迎接手術。(3)指導患者和家屬一起觀看膝關節置換前術后相關健康教育視頻,引導術后恢復期患者,現身說法,提高患者及家屬對手術信心。

(4)手術后,采用冷療系統持續冷敷膝關節24 h,24 h后改用每天患膝間歇冰敷,持續15~20 min。冷敷過程中用防水巾包裹冷敷冰袋,避免直接跟患者肌膚相接處,觀察患者患肢遠端血液循環狀況和感覺功能,避免凍傷局部。

(5)體位護理:術后患者體位較為重要,術后患者會不自覺的選擇屈曲膝關節、足過度外展位,長時間保持上述體位會導致膝關節后側關節囊攣縮,使得患者大腿后群腘繩肌縮短,最終使得患者下肢不能伸直,影響患者行走和站立。指引患者術后保持患側膝關節伸直位中立位,髖低足高,抬高高度為20~30°,將患者小腿或足跟部位墊起,懸空膝關節,有效避免患者出現上述不良現象。

(6)功能鍛煉:術后指導每天進行股四頭肌舒縮、踝泵訓練、直腿抬高等肌力訓練,每天4~5組,每組30~40次,促使血液循環,避免和減輕腫脹,避免形成血栓;虛空患膝關節,進行終末膝關節練習,防膝關節伸直受限;每天床邊屈膝2~3次。每天少量多次下次行走,行走后及時抬高患肢。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術后膝關節疼痛程度,根據我科每天對患者進行疼痛評分判斷患者疼痛程度。

1.4 判定標準

通過視覺模擬評分對患者術后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七天、第十四天疼痛程度進行評估,將其分為極度疼痛(視覺模擬評分為9~10分)、重度疼痛(視覺模擬評分為6~8分)、中度疼痛(視覺模擬評分為3~5分)和輕度疼痛(視覺模擬評分為1~2分)、無痛(視覺模擬評分為0分)五個部分[2]。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患者術后膝關節極度疼痛率、重度疼痛率分別為8.7%、13.0%,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的23.9%、28.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膝關節疼痛程度[n(%)]

3 討 論

伴隨老齡化時代的到來,膝關節炎疾病發病率逐漸上升,因此采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的患者也逐漸增多?;诶夏昊颊咦陨頇C體狀況,術后恢復較為緩慢,多數老年患者因為害怕疼痛,很難積極配合術后康復訓練工作,進而使得手術治療效果不佳。臨床上,醫護人員將術后康復鍛煉作為手術的重點,沒有充分考慮手術和康復鍛煉給患者帶來的疼痛,進而影響患者手術效果。伴隨護理體制的改革,護理干預措施相應而生,該種護理措施成立專門的護理小組,對手術和功能鍛煉給患者帶來的疼痛進行全面的護理干預,有效降低術后疼痛程度,進而讓患者積極配合膝關節康復訓練,促使患者早日康復[3]。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術后膝關節極度疼痛率、重度疼痛率分別為8.7%、13.0%,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明,護理干預措施能很好的的降低膝關節置換術患者術后疼痛程度。同時,觀察組患者護理質量總評分為(94.4±3.5)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9.8±3.2)分,(P<0.05)。

綜上所述,在對膝關節置換術患者護理時護理干預措施能很好的改善患者術后疼痛癥狀,提高患者對護理滿意程度,值得推廣應用。

[1] 曹晶晶.護理干預在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疼痛中的應用[J].養生保健指南:醫藥研究,2016,10(3):102-103.

[2] 王 筱.綜合疼痛護理干預對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6,24(12):66-67.

[3] 李美萍.綜合護理干預對全膝關節置換術后疼痛及護理工作滿意度影響[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5,5(6):761-762.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18.56.02

猜你喜歡
置換術關節炎膝關節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膝關節術后助行器的選配及使用
關節炎的“養護手冊”
老年人應注重呵護膝關節
冬天來了,怎樣保護膝關節?
肩關節置換術后并發感染的研究進展
求醫更要求己的類風濕關節炎
戶外徒步運動中膝關節的損傷與預防
X線、CT、MRI在痛風性關節炎診斷中的應用對比
全膝關節置換術后引流對血紅蛋白下降和并發癥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