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芬蘭教師師德素養的形成與啟示

2017-09-15 07:02田愛麗
中國德育 2017年17期
關鍵詞:芬蘭師德教師隊伍

當大多數國家以學業成績為標準問責教師,并以高風險測試和排名等形式評估教師時,芬蘭并沒有這樣做。他們依然選擇信任教師,相信教師知道什么是對孩子有好處的,允許教師在一個無需恐懼外部測試或監管的自由環境中自主開展工作。

芬蘭,一個面積不大的北歐國家,近年來以其優質的教育蜚聲全世界,每年吸引著成千上萬的參觀者前去學習交流。優質的教育必定以卓越的教師隊伍為基石。有學者認為,芬蘭人選擇教師這個職業最為根本的動力源自道德使命,他們從內心深處希望通過教育幫助人們促進社會發展。[1]芬蘭教師隊伍具有哪些優秀品質?這些品質又是如何形成的?這些都是國內教育界關注的熱點所在。本文從師德素養的角度,分析芬蘭教師的師德素養及形成的過程,希望能為國內師德建設提供反思與改進建議。

一、平等、關愛、合作:

芬蘭教師最為看重的師德素養

芬蘭教師隊伍較為突出的職業道德素養表現為:平等的意識、關愛的品格以及教師之間密切的合作。

(一)平等

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尤其是有特殊需求的學生,既是芬蘭基礎教育體系的特征,更是每位教師較為突出的師德素養。

長期以來,北歐教育都很注重平等,芬蘭尤其如此。注重在全社會建構讓公立學?!俺蔀橐粋€社會最平等,也是善良生活的核心基礎”的教育體系。[2]在芬蘭,為每個人提供優質而又公平的教育,已經成為全社會的一個共識。當然,該共識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是悠久歷史的積淀和教育改革長期推進的結果。芬蘭政府規定: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在其居住地就近入學,實施非擇校制度,給居住在不同地區的學生提供均等、高質量的教育機會。[3]具體到對教師的要求也是如此,“好的教師要善于激發每個學習者,幫助他們實現成功”[4],教師要樹立“沒有壞學生,都是好學生”的信念。以培育師資聞名的約瓦斯其拉大學(University of Jyvaskyla)教育研究所所長瓦里亞維(Jouni Valijarvi)直言:“我們承擔不起放棄任何一個人的后果?!盵5]正是在這種理念的引導下,教師在教學管理中不給學生排名次,而是平等地對待每一名學生,將學生的興趣、才能、個性視為與學習成績同等重要的方面。[6]為輔導低收入階層子女的學習,學校組織教師為他們開設“特別課外活動”,有時甚至將時間延長到晚上9點,而學生為“特別課外活動”所交納的費用一年只需4歐元。這些舉措都很好地踐行了教育平等的理念。正是基于追求平等價值的制度安排以及教師平等對待孩子的素養,讓芬蘭基礎教育能夠在世界經合組織開展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中接連取得佳績。

(二)關愛

芬蘭教師時刻在努力營造讓學生感到輕松的氛圍,對每個學生充滿關愛,讓學生感到美好而溫馨。在芬蘭教師看來,只有在愉悅的環境中,學生才會在優勢領域表現得最好。

學校努力消除任何導致學生失敗的結構因素,讓學生少有學習的恐懼與焦慮。對于學生的學習,學校和教師結合學生個體的實際情況,量身定做教育規劃,千方百計地鼓勵學生富有創意地生活與成長。尤其是對于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兒童,更是關愛備至??梢哉f,給予學生創造性的關懷,照顧那些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是芬蘭學校教育體系中的一種主要元素。學校對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提供教育與心理方面的服務,盡早發現學生的學習困難及其社會行為問題,努力提供個人化的、適切的專業支持與幫助。芬蘭的中小學校非常具有包容性,特教學生會得到特有的關懷,以便他們能夠與所有同伴一起幸??鞓返爻砷L。

課堂上,師生之間氛圍寬松。課堂教學之外,教師和學生之間有很多非正式的交往。在正式尤其是非正式交往過程中,教師對學生有更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從而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具個性化和針對性的支持與幫助。教師對學生關心與愛護,學生對教師充滿尊重和信任。在寬松的氛圍中,教師和學生都能夠把最好的才能和品質展現出來。

(三)合作

教師之間的相互合作,既是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路徑。

芬蘭教育成功的一大因素便是合作,既有政府、社會與學校的密切合作,也有家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協調一致。相較于美國等西方國家教師在專業領域所表現出的明顯的個人主義傾向——如更多地是自己琢磨如何上好課和教好孩子,芬蘭的教師在教學與管理過程中,教師與教師之間的相互合作而非彼此隔離是一大顯著特點。在芬蘭,教師的教學時間與負擔并不繁重,因而教師之間有較多的時間一起備課、討論課程材料與教學計劃、協商如何更好地輔導學生。小學教師每天教4節課,每節課45分鐘左右,中間休息15分鐘。即使是在學生休息的15分鐘時間內,在教室內或走廊上隨處可見教師們聚集在一起,圍繞教學與學生管理等問題進行交流與協商。教師之間這種合作的氛圍,既是對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重要支持,同時也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重要促進因素。這種基于實踐問題的反思與討論,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基本路徑。

二、選拔、培養、信任、保障:

芬蘭教師師德素養形成的關鍵詞

在知曉芬蘭教師職業道德素養的基礎上,我們不禁要問:芬蘭教師隊伍是如何形成上述職業道德素養的?研究表明,注重對師范生和教師入職資格的嚴格選拔、對教師進行系統培養、營造信任的工作氛圍、給教師提供良好的保障等措施,共同促成了芬蘭教師具備了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

(一)嚴格選拔

芬蘭對中小學教師的選拔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師范生的嚴格選拔,二是對入職教師隊伍的選拔。每年高中畢業時,為數眾多的高中畢業生申請入讀大學的教師教育項目,一般而言,被錄取的比率僅為10%左右,競爭相當激烈。申請入讀教師教育項目的高中畢業生數量眾多,從而為選拔優秀人才進入教師隊伍提供了保障與支持。[7]從1979年開始,芬蘭就把教師職位定位為研究型教師,要求中小學教師具備碩士學歷,這也被視為全球最嚴格的入職要求。從那時起,幼兒園的教師要具有學士學位,小學及以上的教師要具有碩士學位。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教師擁有了博士學位。教師教育專業的畢業生進入中小學教師隊伍,也要經歷嚴格的篩選過程。學校公開發布職位信息、個人申請、學校主考官面試等環節一樣都不能少。能夠成為一名教師,對于芬蘭年輕人而言,是一件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endprint

(二)系統培養

芬蘭卓越的教師隊伍的形成,離不開系統專業的培養。在全球范圍內,和芬蘭學生的PISA項目測試成績同樣知名的是芬蘭的教師培養和培訓體系。芬蘭有意識地進行教師培養與培訓的歷史,可以往前追溯到19世紀60年代。[8]這說明,芬蘭對于教師教育的重視有著悠久的傳統。在芬蘭,教師職前培養時間為5年,在這5年的時間內,教師既要學習一門學科的內容,也要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兒童發展、教學論、教學評價等相關專業。同時,學生要在5年學習期間花10%-15%的時間到大學的實驗學校接受實踐培訓。學生畢業時被授予碩士學位,該學位在芬蘭的就業市場上具有較高的學術含金量。更為重要的是,在教師培養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經常思考:作為一名未來的教師,如何才能更好地改善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如何才能讓未來一天比一天更好?盡管高學歷的師資隊伍本身不足以保障教育的高質量,但是高學歷至少表明進入教師隊伍的門檻之高。

除了職前較長時期的研究型師資的培養之外,不少教師在工作期間還會選擇進一步攻讀博士學位,時刻不忘學習。因而,芬蘭的教師也常常被稱為“最愛讀書的動物”。此外,在芬蘭,不管是教師自己還是社會其他人員,都視教師為專業人員,能夠在專業的范圍內自主作出判斷和決策。這也是教師享受自己工作、對自身職業感到滿意的一個重要因素。在芬蘭各類職業中,教師的職業滿意度最高。

(三)充分信任

信任是芬蘭整個教育系統高效、有序運行的粘合劑。在自治市層面,上級信任他們的下級,教育部和國家教育委員會信任地方制定的教育政策。同時,社會相信校長和教師,相信他們知道如何為學習者提供最好的教育。[9]因而,當大多數國家以學業成績為標準問責教師,并以高風險測試和排名等形式評估教師時,芬蘭并沒有這樣做。他們依然選擇信任教師,相信教師知道什么是對孩子有好處的,允許教師在一個無需恐懼外部測試或監管的自由環境中自主開展工作。這樣帶來的結果是:當教師開始自覺履行責任,并提升職業道德的時候,他們的工作責任感不但沒有削減,反而增加了;工作實踐中的內部自我評價、同事間的共同監管使教師工作士氣大增,激發起了教師對于工作的內在動力。

在信任的氛圍下,教師在教學方面享有高度的自主權,他們自主設計課程目標,準備教學資料,思考如何評價學生學習的進展。學校領導期望每個教師都是教學的領導者,而他們自己則更像是一個合唱團的指揮者,和教師一起共同演奏學校教育教學的華麗樂章?!肮W校不采用任何來自外部的高風險的標準化測驗,學生評價的基礎是教師自行設計的測驗,施行范圍只在該學校之內”。校長更多地把自己視為教師隊伍的一員,而非行政主管,能夠擔當校長職位的也是優秀的教師。校長也會承擔教學任務,以便和教師建立更深刻的信任關系,能夠有更好的交流。校長采取分布式領導方式,有意識地把領導權力授予學校各個層面,并經常在工作中和他人進行互動與溝通??梢哉f,教師職業所享有的高度的專業自主權,是吸引“最好最聰明的學生”留在教師隊伍的一個重要理由。[10]

(四)良好保障

就物質待遇而言,芬蘭教師的收入不算高,但是也不算低,平均工資高于國家公務員的薪水。在平均稅前工資2200歐元的芬蘭,教師的平均稅前工資達到2800歐元,這能夠保障教師“過上比較體面的優質的生活”[11]。教師不僅收入穩定、生活體面,更為重要的是,全社會都尊重教師??梢哉f,芬蘭教師是備受社會尊重的一個群體,有著較高的社會地位,過著有尊嚴的生活。當然,教師崇高社會地位的形成也有其歷史的根源。芬蘭曾受外族統治長達數百年,捍衛民族獨立和尊嚴最重要的是堅持芬蘭語的使用。[12]在這方面,芬蘭教師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因而,教育以及教育的落實者即教師被認為是國家發展的核心力量。今天,教師所擁有的專業資格以及對于教育事業的全身心付出,同樣讓教師享有較高的社會地位。教師對自身職業有著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有著較強的職業榮耀與尊嚴。

綜上,嚴格的選拔、系統的培養能夠保障適合的優秀人才進入教師隊伍行列,而充分的信任與尊重以及良好的保障則是吸引“最好”“最聰明”的人才留在教師隊伍的重要因素。嚴格的選拔、系統的培養、對教師的尊重與信任以及良好的外部保障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讓教師職業成為許多芬蘭人最為渴望的職業。

三、教育引導與滿足需求并行:

對我國師德素養提升的主要啟示

芬蘭教師師德素養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歷史淵源、時代背景和社會文化,不能為我國所直接照搬。我國教師師德素養的形成同樣離不開我國的歷史傳統、社會條件和發展需求?;诜姨m教師師德素養形成的經驗,反思當前影響我國教師師德素養的要素,有如下三個方面需要進一步強化和完善:

(一)強化尊師重教的共識

我國歷來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在當前時代背景下,對此理念和共識需進一步強化和鞏固??赏ㄟ^媒體宣傳、輿論引導、關鍵人物重視等各種方式,切實讓全社會意識到教師職業的偉大與光榮,認識到教師工作之于一個家庭、對于一個民族和國家的重要價值與意義。要讓全社會能夠從多個渠道聆聽教師故事,感悟教師職業的苦與樂,體會教師工作的重要意義。要從社會各方面、各渠道營造尊師重教的氛圍,讓全社會共同關注教師職業,關心教師的工作和生活。讓教師真實地體驗到身為教師的尊嚴,增強職業的歸屬感與獲得感。與此同時,在教育系統內重視相關的儀式建設,如新學期的開學儀式、新教師的入職儀式、教師節的表彰儀式等,在儀式中讓教師體會到職業的神圣與莊嚴,提升職業的認同感與凝聚力。

(二)提升師德教育的成效

教師職業道德素養的提升,一方面離不開教師的自我實踐與修為,需要教師在職業生活中不斷踐習、積極反思和逐步完善;另一方面離不開外界的引導和規范,即有效的師德教育。當前,進行師德教育,在選定好恰當主題和內容的基礎上,需要進一步改善師德教育的方法和形式,避免空洞的理論說教與道德灌輸。既要曉之以理,更要動之以情、促之以行。同時需要充分體現與發揮教師本人在師德教育中的主體性與主動性,例如可以通過案例分析、榜樣展示、拓展活動、實踐交流、故事分享、深入研討等形式,讓教師在活動參與中主動反思、深入分析、積極交流,喚醒教師職業的使命感與時代責任感,激發教師的主體自覺,提升教師工作的內動力與主動性,以此改善師德教育的體驗和成效,進而不斷規范與完善教師言行。endprint

(三)改善教師的物質待遇

客觀而言,教師群體,一方面有較高的精神需求,需要給予他們充分的尊重與信任,讓其體會職業的偉大與崇高;另一方面,生活在今天的教師,毋庸置疑,同樣有較高的物質需求。不能以高尚的道德期許綁架其合理的物質需求和社會生活需要。當前,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教師無力購房、無法過上體面生活的現象并不鮮見。因而,切實改善教師的物質待遇,滿足當今時代教師的基本物質需求,讓教師過上體面而有尊嚴的生活,留住“最好”“最聰明”的人才在教師隊伍,仍是需要持續追求與不斷努力的公共事務。與此同時,逐步改革與完善教師評價機制,通過多渠道發展教育基金會,引導社會富余基金進入教育行業以獎勵教師,切實做到多勞多得、優勞優酬,也不失為激發教師工作積極性、改善教師物質待遇的一種思路。

參考文獻:

[1]滕琚.共識、信任與專業:良性教育生態環境的三大支點——兼評《芬蘭經驗:世界能向芬蘭學習什么》[J].比較教育研究,2013(12):55-71.

[2]張樂天.欣賞教育創新的亮麗風景——讀《芬蘭道路:世界可以從芬蘭教育改革中學到什么》[J].全球教育展望,2015(5):125-128.

[3]李雪垠.芬蘭基礎教育模式的成功因素探析[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6(3):68-70.

[4]Uusiautti1 S,M??tt? K.How to Train Good Teachers in Finnish Universities? Student TeachersStudy Process and Teacher EducatorsRole in It[J].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12,1(4):339-352.

[5]李山水.芬蘭優質基礎教育的特色與啟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0(7):87-90.

[6]鄧理明.芬蘭教育的優勢及其特點[J].世界教育信息,2014(8):18-19.

[7]EPSI.Employee satisfaction in Finland[EB/OL].[2017-07-25].https://www.epsi-finland.org.

[8]Uusiautti S,M??tt? K.Significant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Finnish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1860-2010)[J].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 Archives,2013,21(59):1-22.

[9]Lea Kuusilehto-Awale.Tapio Lahtero.公平與質量并行:實現卓越的全民教育——芬蘭的經驗[J].比較教育研究,2012(3):7-12.

[10]Sahlberg P.Teachers as leaders in Finland[J].Educational Leadership,2013(10):36-41.

[11]滿澤洪.最好的教育,最好的人生—芬蘭教育考察報告[J].亞太教育,2016(5):96-97.

[12]唐彩斌.“芬蘭教育熱”的三個理由[J].人民教育,2016(6):64-66.

【田愛麗,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

責任編輯︱趙 庭

讀者熱線:010-62003990

欄目投稿信箱:zgdy_huati@163.comendprint

猜你喜歡
芬蘭師德教師隊伍
扎實推進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
常德市依托名師網絡工作室推進教師隊伍建設
實施精準園本培訓 建強培優教師隊伍
致良知與師德
師德淪喪者不配為師
呂狂飆:師德建設需警惕從崇高師德簡單轉向底線師德
芬蘭將迎獨立100周年 鄰國挪威考慮“割讓”山峰作賀禮
芬蘭紙與紙板五年連減
師德“紅線”持續發力還需多方努力
大象無形 芬蘭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