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

2017-09-20 13:59趙桂雙
新課程·小學 2017年8期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解決對策語文教學

趙桂雙

摘 要: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是學生了解語文知識的開始,高效的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可以為學生打好語文基礎,引導學生喜歡上語文課程的學習,并為今后的語文學習做鋪墊。然而,語文教學的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根據當前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措施使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更加高效。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問題;解決對策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是學生小學學習的重要部分,也是學生學習興趣養成的關鍵時期??茖W有效的教學方式可以針對低年級學生特點,完善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各類問題,促使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高效進行。

一、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低年級學生玩心較重,注意力不集中

低年級小學生年齡較小,性格活潑好動,所以注意力不易集中,很難一直認真關注老師的教學課堂。并且,部分學生不愿意受到課堂紀律的束縛,東張西望,搞小動作,極容易被教學以外的事物所吸引,不能跟上教師的教學步伐,課堂氛圍和語文教學效果均不理想。在這樣的情形下,如果教師過于強調課堂紀律,學生就會害怕和畏懼教師,不敢發表意見和發散思維,課堂氛圍緊張枯燥。而教師一味縱容放松,學生就會更加的散慢和溜號,不愿參與到教學中,造成語文課堂教學的低效。

2.語文教學方式固化,學生興趣不高

當前的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形式多樣,內容繁雜。識字、古詩詞、寫作練習等內容都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內容增加的同時,語文教學的方法并沒有做出更多的改革,多數小學語文教師仍然延續著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愿做出更大的改變,也不愿在探究創新教學上花費太多的時間。多年不變的陳舊教學使得課堂死氣沉沉,學生學習興趣缺乏,只為完成任務應付了事,更談不上學習興趣以及語文素養的提高,對學生現階段及未來的語文學習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3.教師素質不高,不注意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

語文不僅是一門學習課程,同時也是人們相互交流和人際交往的重要工具,它既包括人文性也具有一定的工具性,是幫助學生提高人文素養的主要手段。然而,現階段的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的職業素質不高,沒有重視語文教學對學生三觀和交際能力的影響,只關注基礎知識和學習成績的高低,使得小學語文教學失去了滲透人文精神和意識的初衷。甚至個別教師只要求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死記硬背,一味的填鴨式教學使得本該天真爛漫的小學生過于老成沉悶,創新能力缺失,有的還會產生厭學心理,嚴重影響了小學低年級語文的教學價值和意義,起到了一定的負面作用。

二、解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問題的相關對策

1.針對低年級學生特點,提高其注意力

注意力是學生心理和行為動向的主要體現,良好的注意力能夠使學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教學內容的傳授,還要重視學生的接受程度、學習狀態,即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使其全神貫注于課堂。低年級學生年紀較小,活潑好動,喜歡新鮮事物,教師完全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開展語文教學。比如將畫畫活動引入語文教學,教授新的生字和詞語時,先解釋其含義,然后和學生們一起為這個新的學習內容作一幅畫,讓學生在作畫的過程中更加深入地記憶和理解學習內容。在《秋天》這篇課文的教學中,還可以引導學生畫出他們眼中美麗的秋天,然后教師幫助學生配上恰當的文字(即課文中的重點詞語),在學生興致勃勃的時候將詞語練成句子,將句子組合成段落進行朗讀,循序漸進地導入教學內容,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鍛煉了朗讀能力,又提高了學生對美的欣賞能力,一舉多得。

2.采取多樣化教學,豐富教學形式

社會發展迅速,小學生的思想和興趣點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小學低年級教師也要不斷革新,與時俱進,利用新穎豐富的教學形式滿足小學生的學習欲望,促使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新穎的教學手段有很多種,筆者認為最為行之有效的就是多媒體輔助教學。利用多媒體能夠結合圖片、聲音和視頻的多重特點優化教學方式,營造快樂的語文課堂氛圍,將學生不能理解的學習內容更加生動、直觀地展示給學生,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比如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古詩詞教學,學生生長于當今時代,其理解能力的局限性使其很難明白古詩詞的意境以及作者的寫作心情。就如李白的《靜夜思》,低年級小學生很難深入理解作者的心境,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并配以古箏樂曲,慢慢地引導孩子們:在這樣安靜的一個夜晚,詩人獨自站在窗前,難以入眠,皎潔的月光穿過窗子,灑在地上,此情此景使詩人的思鄉之情油然而生。相信這樣的形式更易于學生理解,并且學生也樂于接受。課堂氛圍融洽輕松,使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古詩詞的美。另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中設計游戲環節,將單調的教學環節轉換成游戲的形式,如將生字編成謎語,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搶答,看一看哪一組得分最多,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好勝心理;或者設計詞語接龍的游戲,有效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積極性。符合低年級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將語文課堂變成學生學習的樂園。

3.加強教師職業素質,提高語文人文素養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引領者,教師的職業素質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應從自身做起,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做好學生的標榜作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拓展,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進行有效、科學、靈活的備課,在課堂上留出與學生自主交流的時間,做到掌握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不能將學生分為等級,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在學習中鼓勵學生,做到不嘲笑、不譏諷,而是細心、耐心地教導,平易近人;做到與學生更好地溝通和交流,構建自主和諧的語文課堂。同時,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培養創新意識。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思考和體驗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語文與生活,多角度、多方面感受語文的魅力所在。小學低年級是學生性格品質養成的關鍵時期,因此,語文教師不僅要重視教學內容的傳授,還要重視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利用語文學科特點,滲透人文德育等教育。關注學生的綜合能力、知識、價值觀、情感態度等方面,如改正學生錯誤的坐姿、書寫姿勢,培養孩子良好的社會品行,如尊老愛幼,遵守交通規則、明辨是非等。在語文教學中,這些都可以適當地滲透,并逐漸地將教學要求培養成生活習慣,促使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使其成為未來社會的有用之才。

小學低年級階段的語文教學是幫助學生打好基礎的重要時期,關系到每個孩子今后的語文學習效果。每一名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都應當不斷去探索和嘗試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分析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摸索出適合學生學習發展的創新道路,尊重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自主發揮創新意識,促使小學語文教育更好地開展和實施,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提高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孫麗偉.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新校園(中旬刊),2016(5).

[2]張娟青.試論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小學語文,2010(7).

[3]陳嬋.小學語文課堂中生成教師教學智慧的建設[J].小學科學(教師),2010(2).

?誗編輯 李博寧endprint

猜你喜歡
小學低年級解決對策語文教學
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師生互動模式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