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解小學生習作“無話可說”的策略

2017-09-20 23:40王玲
新課程·小學 2017年8期
關鍵詞:小學作文策略

王玲

摘 要:作文課上,很多孩子“無話可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怎樣讓孩子愛上作文,作文課上有話可寫呢?現就此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作文;策略

新課標指出,小學生要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作文內容要言之有物,作文要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些,就必須巧妙創設寫作情境,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親身參與活動,體驗角色,在快樂的氛圍中練習寫作。

一、創設寫作情境

一天上午,我正在上課,一個學生突然說:“老師,我想去看雪!”“外面的雪好大呀!”我靈機一動:“好,我帶你們去,注意安全!”于是我和孩子們在操場上奔跑、玩耍,看著天上紛紛揚揚飄飄灑灑的大雪,讓孩子展開想象,有的說雪是王母娘娘灑下的白粉,有的說雪是一個個小精靈。我讓學生張開嘴嘗一嘗,伸出手接一接,讓學生記住雪冷不防鉆進自己的衣服里的感受。然后分成幾個小組,去滾雪球、堆雪人、打雪仗,有的學生還樂此不疲地在雪地上印上自己的“像”。整整玩了一節課,學生歡樂的笑聲不絕于耳。當天我趨熱打鐵,讓他們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感記錄下來,教室里只聽見沙沙的聲音,一節課下來,連最怕作文的學生也寫了三百多字,真是讓我欣喜若狂。

為創設真實的習作情境,“愚人節”那天正好星期五,我跟學生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同學們,今天晚上我準備到你們家去家訪,本周日記的題目叫‘等待家訪”。題目一出,教室里頓時炸開了鍋。學生們有的神采飛揚,有的滿臉愁容,他們在想什么呢?我順便提醒學生觀察,此時大家的表情及心理活動,然后說“晚上見”。第二天我在微信群里發了條微信,:“不好意思,你們知道昨天是什么節嗎?”有的表示不知道,大部分人恍然大悟。星期一的日記讓人驚喜連連,同學們把聽到這個消息后,大家的表情及自己的想法,還有等待過程中自己的所作所為,心理活動寫得活靈活現,趣味橫生,讓人忍俊不禁。一個學生在結尾寫道:“我在家等啊等啊,一抬頭看看已經10點了,媽媽提醒別等了,今天什么節呀?我一拍腦袋,我怎么這么笨呀,今天是愚人節,我不知不覺地中了老師的圈套!”還有一個學生寫道:“我早就盼著老師到我家去了,因為我最喜歡王老師了……想不到,我最親愛的王老師居然跟我們開玩笑,跟我們開了一個聰明的玩笑,我從心里喜歡王老師?!笨粗黄錆M童稚的日記,我仿佛在和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從中我窺探了他們的內心世界,這一群可愛的孩子,這次他們竟然把寫作文當成了一件非常愉快而有趣的事。我為自己的設計這個小小的玩笑而得意,為他們的精彩文章而喝彩。

學生寫作文就其本質來說是一種情感活動。只有當學生的情感之火緣于某種特定情境而被點燃時,內在的積極心理因素才能被調動起來,才能產生強烈的表達欲望。因此,我十分注意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讓學生始終處在情趣盎然的作文氛圍中,在各種各樣的情境中主動探究,“情動于衷形于言”,那他們的習作必然是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的。

二、觀察體驗生活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p>

好奇心是小學生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小學生只有對感興趣的事才會全神貫注,才會全身心投入,如何將其好奇心轉化成強烈的求知欲和強烈的表達欲望呢?大自然是小學生的樂園,春天,百花爭艷,百鳥爭鳴;夏天,樹木繁茂,生機勃勃;秋天,紅葉似火,瓜果飄香;冬天,梅花競放,松柏常青……大千世界如詩如畫,多姿多彩,鼓勵學生走進大自然,留心觀察,放飛思維,去采集標本,聽蟲鳴,寫鳥飛,賞花開,了解自己熟悉的動植物的特點,從不同方面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觸摸到的、感受到的寫下來,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嗎?

提醒家長課余帶學生走進農貿市場,觀察市場上有哪些貨物,選取自己喜歡的,分類介紹,突出它們的特點,彰顯市場的繁華;觀察攤主與買主交易情況,可以看出市場的活躍,人民生活的幸福,不也是身邊寫作的素材嗎?

再就是把玩和學完美結合在一起,在游戲中尋找寫作素材。學校組織的許多有意義的活動,尤其是體育課上的各種活動,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如吹泡泡,老師可提醒學生怎樣利用泡泡水吹泡泡,注意打開泡泡瓶的一連串動作,接著觀察泡泡的形狀,激發學生想象,運用比喻的方法來描寫,最后自然道出自己的愉快之情。

在帶領學生拔河時,引導學生學會場面描寫。首先帶學生走進緊張激烈的場面,觀察參賽雙方及拉拉隊的表現。在比賽過程中,提醒學生觀察“點”上的情況,抓住各方領頭的或壓軸人物的外貌、神態、動作、語言。提醒學生按“賽前、賽時、賽后”的順序來寫,詳寫“賽”時情況,因為學生就是參與者,他們已經身臨其境,再加上老師的適當點撥,學生當然能寫出有血有肉的作文來。

三、積累寫作素材

童話依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需要,通過豐富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塑造鮮明形象,情節動人,語言通俗易懂,教育意義也十分明顯。從一年級開始,就引導他們聽童話,講簡短的故事。從二年級就要引導學生利用拼音閱讀通俗易懂的圖畫書,讓他們感受“書”的魅力。從三年級開始老師和家長就要有計劃地為他們提供各年級應閱讀的書目,并教他們有選擇地摘錄,學會做讀書筆記,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每天堅持看半個小時的課外書。引導學生讀更多的書,增加積累,沒有量的積累,就不可能有質的提高。老師利用時間讓他們交流讀書感受,交換書籍,并學會查閱和搜集資料,豐富學生寫作內容,拓寬其寫作思路。在作文考試之前,把作文題告訴學生,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查書籍,上網搜索有關內容,也可預先列提綱。那學生在寫作時每個人都可以“做”一頓有滋有味的“作文大餐”了。此時的寫作,不再是“無米之炊”了!

總之,教師應鼓勵學生走進大自然,走進豐富多彩的生活,引導學生參與各種有益的活動,幫學生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為其創設寫作情境。這樣學生才會有話可寫,有話要寫,他們的習作才能真正做到言之有物,表達真情實感也就順理成章了。長此以往,學生會慢慢喜歡上習作的,不至于一談習作就頭痛。

參考文獻:

[1]庹永瓊.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策略[J].教育(文摘版),2016.

[2]魏運梅.創設寫作情境 激發寫作興趣[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6.

?誗編輯 李博寧endprint

猜你喜歡
小學作文策略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