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考,讓語文課堂綻放光彩

2017-09-20 16:01詹麗立
新課程·小學 2017年8期
關鍵詞:質疑問難思維訓練

詹麗立

摘 要:課堂教學的本質是教師和學生的思維共同活動的過程,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是語文課標提出的新要求。從引導教師增強課堂的目標意識、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強化學生思維訓練等方面,對提高語文課堂思維含量進行了積極探索,強調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讓思維與情感同步發展,語言與精神同構共生。

關鍵詞:目標意識;質疑問難;思維訓練

葉圣陶先生早就提出了“語文教學的目標:訓練思維,訓練語言;語文教學的原則: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同時并舉?!薄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弊鳛橐痪€的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該怎樣在重視語文人文內涵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呢?

一、增強目標意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語文課內容繁多,怎樣確立科學、準確、合理的目標,選擇適宜、適度的教學內容,做到“合理定位”呢?最具有現實意義的是基于學生的已有水平,設置學生可能達到的科學發展水平,也就是“最近發展區”。

如一位二年級老師在教學“鉛”“課”時,著重引導學生觀察字形,明確左右結構的字在寬窄、高矮上規律性的特點,可以說“教了一個字,學會了一類字”;再如四年級漢字綜合學習活動中,在引導學生了解古人造字方法的時候,把重點確立在會意和指事上,因為學生對形聲字的構成和象形文字的由來已經比較了解,這就針對學情,突出重點,提高了課堂的效率。目標意識不僅體現在是否有明確的課時目標,更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每個環節的目標行為,要以目標為標尺及時衡量活動的有效度,提高目標達成率。

二、鼓勵質疑問難,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正如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教師可以有意識地根據教材的特點,啟發學生對課題、重點詞句段、插圖、文中的關鍵處等進行質疑,為學生搭設思維的跳板。

如上《圓明園的毀滅》一課,學生提出“課文題目為圓明園的毀滅,但作者為什么用那么多筆墨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呢?”這一問題的提出激活了學生的閱讀期待和思維,還培養了他們的探索精神。弄明白了這個道理,也等于讀懂了全文,作者的寫作手法自然也就無處遁形了。尋找到文中最佳的思維誘發點,從最佳的角度與文本展開對話,不僅可實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融合,又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反思能力。

三、深入品味語言,努力提升閱讀感悟

閱讀教學需要把探究的重心指向語言文字的學習上。我們要善于抓住課文中典型的語言現象,引導學生反復揣摩、品味,或質疑,或欣賞,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匠心,培養學生的深究精神和創新意識。

如《金錢的魔力》一課,特級教師張祖慶抓住“笑”字,帶動全段,引導學生感受托德的見錢眼開。先自由讀,做批注,談體會:你覺得托德的笑有什么特點?引導關注“笑”的紋路。接著提出問題:假如這張笑容出現在你面前,你會有什么反應?出示維蘇威火山的圖片,感受馬克·吐溫夸張的手法。然后結合生活實際談感受,梳理學生的看法后,他結合讀者的評價引出馬克·吐溫文字的魔力:幽默、滑稽、夸張的背后蘊含著真實,有時“還帶刺”。從“感受托德扭曲的笑”到“體會夸張的手法”,再到“感知大作家的寫作風格”,層層遞進,豐滿了學生腦海中的“笑”。在語言文字的感悟中,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得到了培養,情感與思維得到了同步發展。

四、多重解讀文本,尊重學生個性感悟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個性化的閱讀體驗,不能以自身的權威給學生絕對的結論,把學生的思維禁錮起來。

特級教師孫景華認為,就一篇課文而言,備課時可以從四個層面去研究其蘊含的意義,即語言符號層、藝術形象層、內在意蘊層和社會意義層。如《圓明園的毀滅》一文,作者在描寫時獨具匠心:一是意象選擇上的兩兩對應?!暗钐谩睂Α皹情w”,“熱鬧街市”對“田園風光”;二是遣詞造句上的兩兩對應?!敖鸨梯x煌”對“玲瓏剔透”;三是景物特點上的對應,殿堂的高大雄偉,對亭臺樓閣的小巧,精美;買賣街的熱鬧,對應山村鄉野的寧靜質樸;四是將這些兩兩相對應的內容,用關聯詞,一組一組串聯起來寫。再深究下去,還有美學概念上的兩兩對應。西湖景色那么多,為什么偏偏選平湖秋月和雷峰夕照?人造的景物那么多,為什么偏偏選蓬萊瑤臺、武陵春色?同樣一個文本內容,在不同的教學處理過程中,它會顯示出不同的智力價值。教師要深入研究文本,才能解讀文本的多重語意,引導學生的思維走向深刻。

五、拓展重組教材,強化學生思維訓練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教師要有意識地就教材的一些內容進行延伸、修改、重組、再創造,讓教材成為學生積極發展的廣闊策源地。如在教學《景陽岡》這篇課文時,感受到武松的豪放倔強、勇武機敏的人物形象后,我們不妨與《草船借箭》聯系起來,讓學生回顧一下側重點,比較一下各自寫得成功的地方;再讓學生聯想到《水滸傳》中其他人物的描寫……讓學生在發散對比中了解到人物形象可以通過不同的表達方式來呈現,感受到語言文字的奇特魅力。這樣的課堂給予學生的不只是知識數量的累積,更是思維品質的提升。

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思之有序,才能言之有序。只有通過“思”,才能從“道”解“文”,才能提高讀寫能力。所以,提高語文課堂思維含量,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養成思考的習慣,才能讓語文課堂閃耀智慧的靈光。

參考文獻:

[1]李吉林.李吉林文集·卷五:兒童·知識·社會的和諧建構[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04.

[2]強洪權.語文教學該測測“思維含量”了[J].中小學語文教學,2011(3).

編輯 郭小琴endprint

猜你喜歡
質疑問難思維訓練
深入挖掘,妙筆生花
邏輯學在語文學習中的作用
讓問題意識走進數學課堂的重要性
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讓學生主動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