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與東盟十國服務貿易發展比較研究

2017-09-26 15:43尤思敏
大經貿 2017年8期
關鍵詞:比較優勢服務貿易東盟國家

【摘 要】 中國與東盟國家自合作以來,成效顯著,但雙方的服務貿易尚處于起步階段,未來還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本文在分析東盟國家和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現狀及貿易結構的基礎上,通過測算11個國家服務貿易整體競爭力,評價了各個國家服務貿易的比較優勢,并為這些國家未來在服務貿易方面的發展提供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 東盟國家 中國 服務貿易 比較優勢

一、引言

中國與東盟自1991年開始對話進程。經過20多年的共同努力,雙方政治互信明顯增強,經貿合作成效顯著,其他領域合作不斷拓展和深化。中國-東盟關系充滿活力,發展前景廣闊。

二、中國與東盟十國服務貿易發展現狀

東盟十國在2008年到2013年中服務貿易額除了2009年略微下降外基本上呈逐年遞增的趨勢,到了2013年東盟十國的進出口貿易總額已經達到了5879億美元,占世界服務貿易總額的6.4%,而同年的中國服務貿易總額占世界總額的5.8%,可見,中國比東盟十國在服務貿易整體上水平稍低。但是東盟十國每年的進出口額整體上持平,中國近6年的服務貿易進出口差距在不斷拉大,表現為貿易逆差從2010年后再逐年增大。

對于東盟整體貿易出口貢獻比較大的國家有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新加坡在2012年和2013年的出口額分布占到東盟出口總額的46%和44%。該國的對外貿易是其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主要貿易伙伴有中國、馬來西亞、歐盟、美國等;服務貿易涉及到零售與批發貿易、飯店旅游、交通與電訊等。新加坡的交通尤其發達,是世界重要的沌口港及聯系亞、歐、非、大洋洲的航空中心。

三、中國與東盟十國服務貿易構成

從東盟國家服務貿易出口總量來看,出口額依然較小。2014年,東盟國家服務貿易出口存量為3016.1億美元,中國為2335.1億美元,東盟十國服務貿易總量稍高于中國。

從傳統服務貿易出口結構來看,即旅游業和交通運輸業,中國和東盟各國在傳統服務貿易均占據較大的份額。其中越南、老撾和柬埔寨所占比例均已高于80%,分別為88%,85.9%,84%,幾乎占據了服務貿易的全部,泰國占比為79.9%基本上也是靠傳統服務貿易貢獻為主。對于菲律賓、中國和新加坡這三國的傳統服務貿易均低于50%,分別為26.2%,40.7%,45.6%。這說明,第一,越南、老撾、柬埔寨和泰國的旅游資源以及依托貨物貿易進出口產生的運輸服務依然是其服務貿易出口的主力軍,服務貿易結構依然以傳統服務貿易方式為主; 第二,菲律賓、中國和新加坡三國的貿易結構較為優化,這三國的都并非只靠運輸業或旅游業一方面來支撐起整個服務貿易總額; 第三,越南、老撾、柬埔寨和泰國單在旅游業的服務貿易比重就高于65%,可見這四個國家的服務貿易幾乎全部依托旅游業增收,貿易結構單一,抵抗外來風險能力差。

四、中國與東盟十國服務貿易競爭力比較

為了比較東盟國家服務貿易總體競爭力,并量化東盟國家服務貿易競爭力,本文利用凈出口比較優勢指數(TSC),測算東盟國家及中國的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若TSC>0,則代表某國在服務貿易領域具有比較優勢,若TSC<0,代表某國在服務貿易領域缺乏競爭力,若 TSC>0.8,則認為某國在服務貿易領域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通過數據測算可以發現,不論是東盟十國整體、東盟各個國家個體還是中國,TSC值均未能高于0.8,這說明中國,東盟十個國家,東盟整體在服務貿易上都不具備較強的競爭力,相對于世界上其他國家或者團體來說,比較優勢極其微弱。

以中國為例,中國連續六年的服務貿易的比較優勢指數都為負,并且逐年遞減,從2008年的-0.381一直降到2013年的-0.2302,說明中國在近幾年服務貿易競爭力越來越弱。東盟十國整體比較優勢指數水平,除了2010年低于中國外,其余每年都高于中國,說明東盟在服務貿易競爭力方面好于中國。

具體到東盟各個國家來看,柬埔寨和老撾的比較優勢最為顯著,菲律賓除2010年以外的其他年份比較優勢也比較明顯,而對于上文提到的東盟國家中出口貢獻最大的國家新加坡各年份指數雖然為正,但比較優勢不顯著;出口貢獻排在第二位的泰國大多數年份里指數為負,比較優勢也很弱。印度尼西亞和緬甸的比較優勢指數均整體低于其他國家,說明這二者服務貿易方面在11個國家當中競爭力最弱。

綜上所述,東盟國家中柬埔寨、老撾、菲律賓和新加坡的服務貿易競爭力相對于其余東盟國家來說較強,剩下的國家服務貿易競爭力則較弱。

五、結論

(一)改革構建符合國際經貿規則的體制機制

無論是多邊貿易還是區域貿易,目前世界正面臨著新一輪國際經貿規則的重構。對中國來說,一方面作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對國際經貿規則的影響不容小覷。另一方面中國現有部分制度已無法適應國際經貿新規則的要求。要融入國際經貿體系,構筑全方位的開放體系,中國應借東盟自由貿易區,加快國內改革步伐,逐步構建符合國際經貿新規則的體制機制。

(二)利用貿易互補性強化服務部門合作

要加快現代運輸業與物流業的發展,雙方政府都應當進一步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例如鼓勵物流企業成立航運公司,買船,或者開辟集裝箱航線等。目前,中國與東盟國家已基本構建了包括鐵路、公路、航空、港口在內的運輸基礎設施網絡,而利用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人口眾多的優勢,發揮規模經濟優勢,建成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區域性物流中心,為自貿區提供更加便捷的運輸服務。

(三)著力發展出口導向型服務業

一方面,大力發展新興服務產業,不僅可以促進服務業自身競爭力的提升,還可以拓展產業鏈,使服務業與制造業形成良勝互動。

另一方面,通過吸收東盟十國服務業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可以為希望在中國發展的東盟國家的跨國公司創造更優越的投資環境,提供更優質、更便捷的企業服務,吸引和留住更多的東盟國家跨國公司落戶中國來發展服務業。

作者簡介:尤思敏(1990-)女 漢 山西太原人 山西財經大學 區域經濟學碩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城市與區域發展。endprint

猜你喜歡
比較優勢服務貿易東盟國家
中國與東盟國家合作關系的博弈分析
“一帶一路”背景下海南-東盟國家高等教育合作的現狀與思考
東盟國家刑事審判制度綜述
論中國與東盟國家合作保護古沉船——以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古沉船為例
基于貿易轉型背景下的大連服務貿易發展對策研究、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成立對廣西的影響及對策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