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中職機電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2017-09-27 15:12李明波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5年25期
關鍵詞:機電專業職業能力中職教育

李明波

摘要:中職學校的主要目標是培養一批具有技術的應用型人才。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重視職業能力的培養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根據目前中職學校機電專業學生存在的一些現狀,本文從課程設計、教學方法、考評方式以及實際操作等方面來闡述如何培養中職學校機電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

關鍵詞:中職教育;機電專業;職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TH-39;G712

機電專業包含了很多學科的內容,如電氣、機械以及計算機等等,各種新型技術的使用都必須以機電技術作為基礎。機電專業具有自己的獨立特色,并且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因此,機電技術在各行各業中都受到廣泛的重視。目前,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造船業、航運業等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這些都有益于我國機電技術的發展。各種高新技術得到應用,而勞動力的成本也相應得到提高,因此,企業對人才的綜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各個中職學校也為了適應社會的需要,不斷改進其教學觀念和方法,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為今后的就業道路做好鋪墊。

一、以職業能力為本位,優化課程體系設計

這里的“能力”不僅指操作技能,而且指以操作技能為中心的各種能力的綜合,是一種綜合的適應社會需要的職業能力。中職學校應結合本校學生實際,適應市場的需要,在人才培養模式上、課程設置上體現以職業能力建設為核心。切實加強學生技能訓練。這是因為,中職教育的專業教學是一種橫向為主的模塊式教學體系。其核心要素是以職業崗位技能的專項性和操作性為依據。以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職業技能、專深的崗位業務知識、較強的技術再現能力為目標。其畢業生離開學校,只需一個短暫的適應期,就能迅速上手,頂崗工作。機電專業課程設計應根據行業的發展需要。以職業能力為本位,以崗位群需求為依據,以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和社會需要的適應能力為核心,采用核心技術課程設置一體化(以專業核心技術為中心設置相關課程)和“四層一貫穿”(四層:公共課、專業理論、實訓模塊、崗位技能)的課程體系及“相互平行、融合交叉”的理論實踐教學體系。由基礎向專業、專長到實際應用方面的發展,把職業能力的培養貫穿始終。

以機電專業下的數控技術方向為例,來圖加工要求先看懂產品圖紙。來樣加工則需要進行產品測繪、圖紙設計,接著進行機械制造的工藝設計,再將毛坯通過數控機床的成產品,隨后進行產品質量檢測。為了保證這個生產過程的順利完成,應該在產品設計環節開設機械設計基礎、模具設計及制造課程:在機械制造工藝環節開設機械制造基礎、數控加工工藝及應用課程;在數控加工環節開設數控編程與加工、數控特種加工技術等課程;解決數控加工的操作與應用的問題,在產品質量檢測環節開設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等課程。大部分課程應該在數控實訓中心進行,采用“教學一體化”培養模式,邊講邊做邊學,切實提中職業能力。

二、以學生為中心,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中職學校機電專業以往主要沿襲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是學習的主導,主要由教師講解相關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缺乏實際的知識應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所授知識,存在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圍繞一線生產和管理所需要的知識技能針對性不強。

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旨在使學生通過學習不僅具有專業技術能力,還具有職業關鍵能力并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其基本特征是:以學生為中心,利用工作過程引導學習活動,側重于職業能力的培養,以真實工作任務及工作過程為依據。選擇和序化學習內容,教學內容針對性強,理論實踐一體化,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完成各種項目任務。通過學習體會的方式獲得知識,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幫助者和促進者。而不單純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

教師和管理者要樹立新的觀念:把課程從教師講解為主,變成由教師積極引導和創造學習的環境條件為主;把學生由被動聽變成主動積極參與操作,主動積極參與新知識的探索;教師可以少講理論知識,但要帶學生做事,在做事的過程中學生自主探索到了知識,真正提高了能力,這就是好課。故而對老師也有了新的要求:既要能講又要會做。

三、以職業技能鑒定為手段,改進考評方式

中職機電專業教育是把具備高中文化水平的學生。培養成為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具備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的高級應用型人才。中職學校機電專業畢業生不僅獲得的畢業證書應達到這一標準,而且獲得的“雙證書”或“多證書”也應達到與此相應的標準。按照職業技能鑒定的要求,通過認證的學生的成績可以當作本專業相應課程的學習成績,或者把某項國家認證引入正常教學程序而取代相應的學科教學。

在對學生學習課程的成績進行評定時,應避免以往一卷評終身的評分方式。分別從動手能力、知識目標、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四個方面來考核學生的學習情況。以重視個性為指導原則,從重結果評價轉向重過程評價,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四、以提高實際操作技能為重點,開展“工學結合”教育模式

加強學校與企業的良好的合作教育,實踐教學的經費、實習場地。乃至課程和畢業設計的題目等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學生能在真正的工作環境中學習和鍛煉,企業能對學校的建設提出良好的指導,有利于中職學?!半p師型”教師的培養,在學校改善了師資隊伍的同時。企業還能獲得充足的人力資源,促進企業的發展和壯大。產學結合可解決中職教育實訓室建設資金不足、設備更新淘汰快、實訓教師不足等問題。又使中職學校有了造血功能。在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與發展中,注重開發和經營,創辦與專業設置相聯系的經濟實體和服務機構,以充分發揮實踐教學基地的功能與作用,通過自身積累資金,改善辦學條件。創辦經濟實體,學院可以采用靈活的資金政策和運行機制,鼓勵教師自己設計、制造與改造教學實訓設備,加強研發能力,創造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五、結語

機電專業教育教學的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需求、具有良好的專業技能和工程意識的技術人員,學習理論知識不是目的。而是為了在實踐中加以應用。因此,必須緊跟行業發展的步伐,突出中職教育的特點,在改革過程中不斷更新調整,逐步完善;切實樹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理念。充分認識實踐教學在工程教育中的重要性。把培養人才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在教學中應注重提高學生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形成課程知識與實踐的貫通,縮短崗位適應期,成為企業的技術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邱才訓.中職教育課程建設研究[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9.

[2]趙雪莉.中職機電專業實踐性教學體系的創新與實踐[J].職教論壇,2008(22).endprint

猜你喜歡
機電專業職業能力中職教育
論實踐能力對學好機電專業的影響力
分層教學在職校機電專業課堂中的應用
中專學校機電專業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探究
對新環境下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與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職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淺析師愛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
在新形勢下創新汽車技術專業“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模式的初探
民辦高校行政管理人員職業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培養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數學教學現狀及改革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