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圍繞中專培養目標 深化語言教學改革

2017-09-27 04:16劉秀君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5年25期
關鍵詞:語言表達改革語言

劉秀君

[摘要]:中職教育既有教給學生文化專業課程的職責,也負有“教書、育人”職責——幫助學生掌握融入社會所需要的學識與技巧,在這其中“語言”的培養至關重要。但是 中專語言教育其教與學的范圍只是局限于中專語言類教材上的內容,缺乏語言應用的拓展性教育?;谶@種認識,本文圍繞中專培養目標,對深化語言教學改革給出一定的建議。

[關鍵詞]中專培養 語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一、中專語言教育的現狀

中等職業教育作為我國實現教育公平的一個重要手段,是為了給那些考不上高中或者是因為各種原因放棄進入高中接受教育的學生所設置的一種職業教學模式,它的辦學宗旨是通過對在校學生進行基礎文化課程和一般性專業技能知識的傳授,使這些學生得以享受教育公平的惠澤,并為今后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既是黨和國家對中專教育的要求,也是學生以及學生家長對中專教育的期盼。而這些問題和現象所直接導致的就是中專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直白、平泛,既缺乏活力,也缺乏技巧。這種現象無疑會對中專生的人生發展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當他們在找工作與用人單位交流,尤其在進入面試環節時,這個弱項表現的更為突出,將直接影響到了中專生職業生涯的發展。由此可見,中專語言教育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必須強化的一個教學內容。

二、如何深化語言教學改革

(一)語言對于中專生的重要性

成功學大師戴爾.卡耐基有一句名言:“一個人的成功,只有15%歸結于他的專業知識,還有85%歸于他表達思想、領導他人以及喚起他人熱情的能力”,此言道出了語言對塑造成功人生至關重要的作用。

每一個中專生都有夢想,想擁有成就屬于自己的精彩。想要成就夢想,就必須找到實現自己夢想的方法,中專生一走上社會首先面對的便是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問題。

一個人想要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就必須與他人交流,或者與他人共事,在這些無法避免的法則面前,中專生如何適應法則,怎樣順利找到固有法則的運行定律,按照法則做事、說話,體現出來的是中專生的內涵與素養。

語言表達,看似簡單,實則不然,一個懂得說話藝術的人,說出來的話是說理切、舉事賅、擇辭精、喻世明;輕重有度、褒貶有節,進取有余,游刃自如;相反,一個笨嘴拙腮的人,則會被低估能力,成功的機會自然也會比其他人要少。

鑒于此,無論是中專教師還是學生,都要站在說話不僅僅是一門學問,它更是中專生問鼎人生高峰的敲門磚這一高度來重視對中專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為中專生開辟聽話的水平、說話的藝術之人生之旅。

(二)中專語言教學的改革重點

中專語言教學的改革重點是通過教學觀念的轉變,促進教學理念、教學重點、教學方式的轉變。

如果用大海和長河來比喻中專教師的知識和能力,那么觀念是什么,觀念就是這一切的源頭。在此過程中,有兩種選擇,一是由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語言;二是由教師教會學生如何運用語言表達。從學生的選擇結果來看,顯然后者更受歡迎。一是在對象上,由教師單向傳授轉向學生群體參與;二是在空間上,由教科書的局限轉向更為廣大的空間;三是在方式上,由教師單純的講,轉向教師、教科書與學生群體三向合力及其所引發出的良好語言效應,意味著一個新的知識傳播概念——語言教學目標的到來。

(三)中專語言教學的改革方法

中專語言教學改革其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

第一,語言教學的改革是教學方法的改革。因此,首先做為教師要以中專語言類教材為基礎單元,確立中專語言類教材的主體性,可以運用課本內容擬人化,由學生結合課本內容,分小組以情景劇的方式加以表現,然后再由教師加以點評,此方式,不僅訓練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對課本內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再有可以采取主題演講、詩朗誦等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興趣。還可以運用計算機等技術,把語言類教學方案制作成鮮活有趣的PPT、FLASH,讓學生在笑聲學,在學習中得到提高??偠灾?,在語言教學方法改革中,要將教師專業素質和精神,體現在創設和實施多種多樣的幫助學生學習的途徑上。

第二,語言教學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滿足不同學生的語言學習需要。依據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學生與學生之間是存在著個性差異的,因此,語言教學也要體現出個性化教學。

對于比較傾向于文科的學生,要把培養的重點放在對他們技巧性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上,因為這部分學生進入社會后,所從事行政、管理類的比例較大,掌握了懂得聽、學會講的語言表達方式,能夠幫助他們從容應對工作中遇到的人際交流;

對于傾向于理科的學生,因為這類學生將來從事專業職業技能的可能性比較大,語言邏輯的培養有助于提升他們簡短卻清晰的技能術語與他人有效溝通的能力。

第三,對于中專畢業后有意再繼續深造的學生,則要側重于對教科書內容的全面掌握,以幫助他們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

三、通過教學改革取得的成效分析

中專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注重人格養成與全面發展,是素質教育的應有之義。通過對語言教學的改革有利于加強素質教育的貫通性。引導中專教育全面、協調發展,增強中專各種教育改革之間的連貫性與系統性。

首先,這一改革引導中專教育教學的健康發展,能夠提高中專生的綜合文化素質,從而為創新人才培養奠定必要基礎。

其次,加強中專語言教學,是以通才教育理念取代傳統的專業教育觀念,標志著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更符合學生的實際。

第三,語言教學改革,是在“博學”“通識”基礎上對復合型技能人才的培養,可以拓寬中專生的學術視野和知識基礎,改善能力結構,加強中專的人文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通識境界和人文素質。

總之,圍繞中專培養目標,深化語言教學改革,是一項惠及中專生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中專整體教學水平的有效措施。簡而言之,改革語言教學就是采取正確、恰當的教學手法,使中專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時,正確認識自己、他人和社會環境,調整自身行為,發揮自身潛力,為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曉云.中專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實踐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14-03-01.

[2]黎妙嫦.語文教學應加強口才訓練,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0-02-15.

[3]陳紹芳.論如何提高中專語文的教學質量[J].學周刊,2014-03-27.endprint

猜你喜歡
語言表達改革語言
數學課堂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與研究
編寫劇本臺詞 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表達綜合訓練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改革創新
改革創新(二)
我有我語言
小小主持人
“改革”就是漲價嗎?
語言的將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