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加強實踐性鍛煉的幾點思考

2017-09-27 18:02張一帆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5年25期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實踐性現實

張一帆

摘要: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主要培養從事城市園林設計、建筑、管理等工作培養了大批高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專業人才進入職場實踐性差、設計不結合實際等的問題也暴露出來,年輕設計師往往對形式的感受力強,但對空間的認識,往往停留在平面中所形成的三維虛擬的立體空間上,在設計時常有重形式、輕功能的問題。因此,培養未來的專業設計人員上應該增加實踐性課程的鍛煉,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經驗。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實踐性、現實

【分類號】J50-4

隨著環藝設計專業的建立、發展與不斷壯大,尤其是學科類別的日益細分與社會的現實需求密不可分,社會實踐包含諸多與實際工作緊密相關的內容。因此,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選擇要與社會的現實需要和發展動向保持緊密聯系,培養學生對現實環境藝術設計風格的了解與掌握,跟隨時代的步伐,滿足社會的需求。而且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培養目標中也明確規定:學生要能夠自如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密切關注市場動向,結合社會的現實需要,從事建筑、室內設計、景觀設計、城市規劃、園林設計等領域的工作,服務于社會現代化的建設。顯然,如果教師僅僅拘泥于課堂常規教學形式,便無法滿足實際需要。

一、 環境藝術設計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環境藝術設計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當前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大部分的學生暴露出的普遍問題是:動身能力差、“眼高手低”、理論與實踐無法很好的結合在一起等等。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設計方案和思路新穎獨特,但就是苦于表達不夠,或者太過于天馬行空不能結合實際項目。這說明在課程教授中增加實踐課程實踐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實踐教學改革中應摒棄傳統的單一灌輸式的實踐教學模式,創建豐富多彩的具有鮮明個性特征的實踐教學模式;改變傳統的知識儲備型的教育質量觀,即以學生掌握知識的多少作為評價標準,轉變為智能開發式的新型教育質量觀,且強化實踐教學;克服過去那種只注重對理論教學的監控評價轉向對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監控評價,提高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克服過分強調理論知識體系的完整性,轉向突出實踐教學特色。

二、在環藝教學中提出的幾點思考

首先,環藝設計日常教學活動過程中,要擺脫學科型教學模式的束縛,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在注重理論研究的基礎上,要更加關注與實踐需求、實踐鍛煉相結合。如何實現理論基礎知識與實踐鍛煉之間的有效搭配與協作來挖掘、記錄、表現學生的創意思維和設計思想成為重要教學內容之一。舉例說明,可以把現有的裝飾藝術研究并入到室內設計原理(景觀方向并入到景觀設計原理)中去,有針對性的給學生講解室內設計裝飾風格或園林設計風格的異同點,而不是泛泛而談。因為很多裝飾風格往往是細節的微小差異…….

其次,數字媒體環境下,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的結合能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要求學生能夠將日常所學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知識和數字多媒體設計軟件應用方法與技巧付諸實踐,通過對各種設計主題的操作,來深化對這些理論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

再次,在課程建設和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重視專業理論教育、綜合素養教育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充分挖掘學生創造性的思維方式與表達方式,尤其在數字多媒體制圖技術中如何將技術性的東西與創造性的思維元素有效地結合起來,并根據數字技術的特征有效地、順暢地進行創造性思維表達成為當前環境藝術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

1、通過更新課程設置、改進教學方法等教學手段,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中突出學生社會實踐性,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熱情,激勵同學開拓思想,敢于探索。如建筑與環境設計初步課程讓剛開始學生環境藝術設計的學生親身去實地去感受實際設計環境(如景德鎮市某小區)讓同學對次有一個真實的體驗,大三的學生感受力強,但對空間的認識,往往停留在平面中所形成的三維虛擬的立體空間上,并且在設計時常有重形式、輕功能的問題。環境認知是環境藝術系學生入學以后以后,進入對真實建筑和建成環境了解的步驟,是建筑與環境設計初步教學重要的一環,將建立學生對于真實建筑環境的認識,本環節通過理論學習和實地調研相結合,使學生從純粹的理論學習轉向真實建成環境,從而為建立科學的建筑觀奠定基礎。

2、通過實踐性教學培養學生的空間立體形態意識,需要對建筑的功能與形式,建筑的尺度、材料與色彩,建筑與環境等建筑設計的基本原理與方法有一個較完整的了解。同時,更需關注建筑與人文精神、與經濟技術、與所服務的對象的關系這些建筑設計中的本質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安排學生考察建材市場,讓學生了解各種家具建材的質地、用途、規格、顏色等等,比如說看家具類:可以了解每件家具含有的五金件都有什么,每件家具的木質是什么木質,木質不同價格不同,用的五金質量價格也不同,在賣場內看到實際的陳設布置、了解真實的家具尺寸數據、體量感、風格等等。多跑跑幾家,分次分批的考察格力材料。有意識的對考察對象質量、價格、效果對比,在把得到的成果和電腦效果圖、施工圖進行整合。這樣一來很好的培養學生的空間立體形態意識,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最后,在環藝設計教學實踐鍛煉中,也可以培養學生之間互助協作的團隊精神。例如在設計實踐中,很多數字多媒體圖形設計往往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從最初的創意構思到最終電腦效果圖的完成需要很多的環節和圖形處理工作。如果這些工作僅靠一個人來完成的話,他既具有豐富的環藝設計專業知識和豐富的理論素養,同時還要掌握系統而龐雜的計算機軟件,尤其是CAD、3D Studio MAX、Lightscape、V-ray、Photoshop的應用,因此,在實現的設計活動中,往往都是采用分工協作的方式來完成一個具體的設計作品。在本專業教學活動過程中,尤其在完成較大設計項目的時候,往往會采用分組的方式,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來完成作品。

三、結束語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踐鍛煉,以數字化多媒體教學為例,可以在教學方式和課程內容設置上貼近時代,一方面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把握世界環境藝術設計風格和設計方法的最新動向與脈絡,從而在小段獲取的信息中啟示學生具備較強的環藝設計創新精神和社會適應能力。另外,根據學生所學專業方向的不同,其在理論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上會有所差別。

參考文獻:

[1]張綺曼.室內設計經典集【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4年4月版

[2]鄧相超.創造性思維一一藝術人才培養的關健

[3]馬穎.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應重視問題的思考.職業時空,2008年9月endprint

猜你喜歡
環境藝術設計實踐性現實
高中物理教材實踐性欄目育人價值及其實現策略
實踐性是勞動教育課程的第一性
漫畫:現實背后(上)
漫畫:現實背后(下)
實踐性教學應著力解決的幾個問題
傳統民居裝飾在現代環境藝術中的應用研究
淺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交叉學科發展趨勢
淺談環境藝術設計中數字技術的運用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當黑客技術照進現實
在雕塑.現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