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年級學生傾聽能力培養之我見

2017-09-27 21:31劉太成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5年25期
關鍵詞:傾聽能力低年級語文教學

劉太成

摘要:良好的傾聽習慣和能力,是各階段學生獲取知識的基礎,也是學生在課堂上的主要學習方式。對于學習習慣和自控能力尚未完全建立的低年級學生來說,培養傾聽能力顯得尤為重要。本文結合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實踐,探討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的傾聽能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 低年級 傾聽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2

日??谡Z交際是一種互動行為,除了善于表達,學會傾聽同樣重要?!缎W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明確提出學生要“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十分必要。那么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的傾聽能力呢?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介紹。

一、增強互動,要求學生傾聽

首先,課堂上應對學生的傾聽行為做明確要求。教師應要求學生既要注意傾聽老師講課,又要注意傾聽同學發言。盡管仍舊有個別學生無法做到全程認真傾聽,但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提出要求,是第一步。

然而,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遵守規則,重在引導。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告訴學生:面對一個有待探討的問題,先獨立想一想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再虛心傾聽別人的意見;傾聽時,把注意力集中到將要探討的問題上,逐步學會記住他人發言的要點。同時,運用一些肢體語言來輔助:要求學生目光注視對方,以示尊重;用點頭、微笑、搖頭等非語言信號表示自己正在傾聽。當然,在別人回答完畢后,也可直接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對別人回答的意見。

另外,為了使得學生在心理上引起重視,教師可以嘗試增強互動,嘗試提高學生的傾聽興趣。例如待某位學生表達完自己的意見后,隨時請其他學生復述前一位同學的回答,并讓其給予補充或評價。針對發言,教師及時給予鼓勵或指正,以此來調動學生聽的興趣,從而讓學生逐步樂意傾聽。

二、溫馨評價,激勵學生傾聽

處于低年級階段的孩子,存在想聽卻不知應該怎樣傾聽的實際問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語言上的激勵與指導對于培養學生傾聽能力來說必可不少。

例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經常使用這樣的評價語言:“某某同學的眼睛一直看著老師,他聽講多認真啊?!薄八苷J真聽別人發言,并能指出不足,我們應該向他學習!”“某某同學善于動腦,誰能像他一樣?”“某某同學的發言真是精彩極了,比老師的想法還要多,還要好!”“他能認真聽別人的發言,并將自己的意見補充進來,真棒!誰能說得比他更好!”如此激勵性的語言能更好的調動學生認真傾聽的積極性,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課堂上充分發揮評價的作用,對促進學生傾聽習慣的養成也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評價,還包括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的情感與態度。為了增強學生傾聽的意識,教師應有意識地將傾聽作為評價內容,并從 “你聽得多認真呀”“某某同學聽的多入神”等淺層次評價,逐漸過渡到深層次評價。比如:當看到有的同學認真傾聽并積極思考時,教師可以給予這樣的夸獎“某某同學能認真聽同學發言,不但聽明白了,并能指出不足,真了不起”。

三、互換角色,讓學生樂于傾聽

低年級階段,學生集中注意力所維持的時間不長,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易讓學生產生疲倦,不利于傾聽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安排學生互換角色,鼓勵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讓學生當上小老師,積極參與學習、參與思考。這樣的互換活動,帶給學生新鮮感,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得認真傾聽成為學生的一種主動意愿、主動行為,這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具體操作時,教師可以在生字教學完成后,請某位學生來當小老師進行評價,并及時對作出評價的學生給予鼓勵:“你教得很好,說明聽得認真,真是一名好老師!”這樣的評價語,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傾聽意愿和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課文內容,設置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更好地投身其中。例如:歸類訓練時,同學之間互問反義詞,你一句,我一句,在這一問一答中,輕松掌握基礎知識;或者根據課文內容,請學生提問學生、學生考察學生。再比如“對對子”活動中,男生女生、同桌之間、小組之間,你來我往,都能讓學生更有激情,更有參與的興趣,教學也更有收獲。

四、兒歌輔助,讓學生高效傾聽

在課堂上適量、恰當地引入課外內容,往往能將教學引向高潮。例如兒歌的引入就是吸引學生注意力,培養傾聽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兒歌讀來朗朗上口,內容形象生動,深受兒童喜愛。不妨在低年級教學中引入兒歌,用它來激發學生興趣,進行組織教學。

如:“上課了,快坐好,仔細聽、動腦想”;“男生、女生來比賽,看看誰能爭第一”;“小嘴巴,閉閉好;小眼睛,看黑板”;“小嘴巴,閉閉好;小眼睛,看老師”;“某某沒坐好,請你快快來坐好”等等,都是具有一定導向性和教育意義的兒歌,易聽懂、易記憶、易理解,更重要的是容易被學生接受和執行。再如拋出一些同兒歌一樣具有親和力的問題:“誰的眼睛亮”“誰的耳朵尖”“誰的聲音最響亮”等,能使傾聽習慣在良性競爭中逐漸養成。例如我們還可以在識字教學中作為起興技巧:“小火車,開起來,小火車,開哪里?”“我們一起讀課文,我大聲,我(學生)小聲”“小老師,在哪里?小老師,在這里(學生)”“誰坐得最好,我(學生)坐得最好”…… 教師和學生一唱一和對兒歌,既簡單,又很有節奏感。師生之間的距離在不知不覺中縮短,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沒有走神的機會。

兒歌的教學輔助作用不可小覷,同時它對課堂氛圍的調節作用也毋庸置疑。在教學時,經常變換兒歌,能消除學生厭煩心理、維持課堂紀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取得較好的課堂效果。借兒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用兒歌來褒貶學生的傾聽行為,學生更容易接受。大道至簡,教育無形。讓孩子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學生傾聽,在平常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潛移默化地養成學生的傾聽習慣,才是快樂學習的應有之義。

參考文獻:

[1]孫建軍.語文對話教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2]袁金華.課堂教學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7.

[3]張海娟.語文課堂中培養小學生傾聽能力的策略[J].廣西教育.2013(4).

[4]張華.走向“傾聽”教育學[J].全球教育展望.2010(10).

猜你喜歡
傾聽能力低年級語文教學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
培養傾聽能力,強化綜合素質
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傾聽能力的探討
淺談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的說話能力
一年級同音字教學例談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淺談低年級隨文練筆的有效訓練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讓語文教學更接地氣
核心素養下的語文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