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生互動合作模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2017-09-27 22:24侯美玲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5年25期
關鍵詞:合作教學師生互動初中歷史

侯美玲

【摘要】教學是教與學的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彼此間進行情感交流,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與共同發展。而師生之間的友好交流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本文將從師生互動的價值出發,探討初中歷史教學課堂上可行的師生互動合作模式,希望對于提高初中歷史教學的效率有所裨益。

【關鍵詞】初中歷史;師生互動;合作教學;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51

傳統講授式教學模式在提高課堂效率方面存在諸多弊端,為提高課堂效率,加強課堂師生間的交流、互動以及有效溝通是十分必要的。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學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而要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教師以教學資源為媒介,借助多種手段,通過交流與溝通,達到共同提高與發展的教學目的。

1增強師生間互動的價值

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不僅要學會知識,還要學會學習,達到知識與技能的雙重發展,這是對學生個性思維的解放,也是新時代社會的需要。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創設情境,增加互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

無論是在何種科目的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都是必不可少的,師生間的良好互動更有利于教學的進行,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歷史教學,教材內容不多,但知識量卻很豐富,因此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利用足夠的時間與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在教師的輔助之下走進歷史,了解歷史。教學中,教師不能夠只起到傳輸知識的作用,更要注重與學生的交流互動,這樣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疑惑,解決了學生的疑惑,為學生下一階段的學習奠定基礎。

2增強課堂上師生之間互動的方法

2.1構建和諧民主的課堂環境是實現師生互動的前提

想要實現和學生之間的無障礙交流,首先應該營造和諧的交流環境,即在教學中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環境。一個人的創造力只有在其處在意識中的最安全的境界時才能被充分的激發。而在教學的過程中,創造和諧的交流環境,有助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建立和諧的課堂氛圍,首先要讓學生重新認識自我,承認自己的課堂主體地位。傳統課堂是教師的一言堂,學生總是對教師言聽計從,這樣對于學生的自主性的思維能力沒有一點好處。想要創造和諧的交流氛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和學生都應該轉變思想,教師不必去對學生過于嚴格,學生也不必對教師過于畏懼,只有這樣才能在師生之間建立良好交流的基礎,從而縮小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具體來說,首先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看法,因為學生的知識體系尚不健全,對某一事物或概念的認識會有這樣、那樣的偏頗,教師不能一味地去否決學生的看法,而應該鼓勵學生進行自我探索、小組合作、互補互學、師生互動,從一系列交流、討論中消除學生心里障礙、發展學生探究式思維。例如對于鴉片戰爭,課本上只講了它的消極影響,課堂上有學生提出《南京條約》中開放的五個城市在現在都是很發達的城市,這和鴉片戰爭有關系嗎?鴉片戰爭對中國有促進作用嗎?對于這樣的問題不能去責怪學生無知,而應該充分肯定學生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再用事實告訴學生這幾個發達的城市并不是因鴉片戰爭而發達,而是它們的潛力使然。

2.2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科學技術的進步讓多媒體教學開始普及,利用多媒體教學,更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以更加直觀的方式讓學生的注意力長久地集中在教師所講授的內容上。同時也可以更好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起到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歷史的真相通過板書難以給學生以深刻的印象,而現代的影視作品則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教材中沒有展示出了的畫面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得以很好的展現。相較于課本上冗長的文字,學生更喜歡影視作品。通過多媒體教學,學生能夠加深對知識的感性認知,讓學生對歷史知識更有興趣。

2.3設置懸念引入教學內容

學生對于照著課本講授的方法很反感,因此教師在課堂上不妨借用懸念來引起學生探索的興趣,進行導入,這樣可以提升學生參與教學的興趣。在設置懸念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對懸念有著各種各樣的見解,可能有對的,也可能有錯的,教師不要輕易對于學生的看法做出任何評價,而要在教學中與學生進行良好的師生互動合作,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進而糾正最初的理解。

例如在講授抗日戰爭時,不妨先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一首背景音樂《松花江上》,讓學生傾聽松花江人民的深切呼喊。然后再介紹這首歌的內容,引導學生思考歌詞中反復傳唱的九月十八日是什么日子,通過這樣的懸念來引起學生的興趣,這樣學生能夠才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去了解這首歌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廣泛傳唱的背景。而教師在講授了關于那段包含屈辱的血淚史之后再放一次《松花江》上,學生將會有更深的領悟。

3小結

新課程改革對教學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轉變觀念,構建和諧民主的課堂環境,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加大與學生的互動,以此達到教學相長,提高成績。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實行互動教學,不僅有利于師生間、生生間的信息交流,使信息的整合和調控的效果達到最佳,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各種素養和能力,還有助于促進教師自身的進步與成長。

【參考文獻】

[1]楊愛紅.初中歷史教學中師生互動合作策略探析[J].考試周刊,2013,(13):130-131.

[2]林琳.初中歷史教學中師生互動合作策略探析[J].讀寫算(教研版),2014,(14):385-385.

[3]周羨楠.初中歷史教學中師生互動合作的方式創新[J].考試周刊,2014,(63):129-129.

[4]宋桂梅.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加強師生互動的重要性[J].文理導航(上旬),2013,(8):77-77.

猜你喜歡
合作教學師生互動初中歷史
淺談合作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合作初探
如何建構小學語文的高效課堂
高職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改革實踐
新媒體技術在“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探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
試論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師生互動
論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
初中歷史反思性教學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