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門市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研究

2017-09-30 20:41鄒建輝常紅軍
職業教育研究 2017年9期
關鍵詞:江門市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鄒建輝++常紅軍

摘要:江門市是以傳統產業為主的老牌工業城市,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優化、技藝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對于江門創建“全國高技能人才示范城市”,重振“江門制造”,夯實“江門質造”,實施質量強市戰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文章通過對江門市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縱向、橫向對比分析,提出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江門市;人才競爭力;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7)09-0026-05

一、江門市高技能人才隊伍基本情況

近年來,江門市十分重視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健全高技能人才培養、評價、使用和激勵機制,大力開展職業教育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全市高技能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為企業實現生產方式轉變、技術技藝革新、增強核心競爭力提供了人才支撐。

(一)人才規模不斷壯大

自2011年以來,江門市高技能人才每年新增超過1萬人,在全省地級市中名列前茅。截止2015年底,江門市高技能人才總量達到10.28萬余人,占全市技能勞動者的20.9%,較2011年的5.06萬人增加5.22萬人,增長102.9%。其中,高級工9.21萬人,增加4.79萬人,增長108.4%;技師0.94萬人,增加0.34萬人,增長57%;高級技師0.13萬人,增加0.09萬人,增長2.25倍。(見圖1)

(二)人才結構逐步優化

技能結構更趨合理,高級技師占比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2015年,江門市高級技師占高技能人才的比例為1.26%,比2011年的0.91%增加了0.35個百分點。人才隊伍的學歷結構進一步優化。2015年,江門市中職(高中)、大專(高職)的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總量的比例分別為54.86%、21.94%,較2011年分別增加了2.55和2.49個百分點,說明江門市高技能人才學歷層次不斷提升。(見圖2)

(三)人才載體日益豐富

江門市通過開展企業技能人才評價認定和創建技能大師工作室,打通技能人才成長的“綠色通道”,不斷發展壯大技能人才隊伍。截至目前,全市建成2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家省級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1家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2個市級名師工作室以及江門市技能大師協同創新項目研發工作室。在廣東省率先成立職業培訓聯盟,全面推廣高技能人才“菜單式”培養。同時,開展大中型企業技能人才評價試點工作,目前,江門市累計有26家企業、行業協會成為企業高技能人才評價試點單位。

(四)人才分布廣泛又相對集中

江門市高技能人才主要分布在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其中,第二產業占大多數。從工種分布情況看,江門市高技能人才分布較廣但又相對集中,全市86個工種均分布有高技能人才。近五年,高技能人才分布進入過前三位的工種為計算機操作員、維修電工、汽車維修工、鉗工、摩托車維修工。其中,2015年,江門市高技能人才分布前三位的工種分別是計算機操作員、維修電工和摩托車維修工,三個工種高技能人才比重之和達到47%。

二、江門市高技能人才競爭力橫向比較分析

構建高技能人才競爭力指標體系,從人才數量、人才質量、人才投入、人才培養和人才產出五大方面,將江門市與佛山、惠州、中山、珠海等珠三角周邊城市進行高技能人才隊伍競爭力的多因素橫向比較。

(一)高技能人才數量比較:江門市高技能人才不能滿足企業轉型需要,人才密度偏低

1.從人才規???/p>

2015年,江門市高技能人才總量為10.28萬人,高于珠海(10萬人)和中山(7.4萬人),但同期比惠州、佛山分別少5.32萬人和6.52萬人。隨著企業轉型升級和技術改造的需求越來越強烈,目前江門市高技能人才仍不能完全滿足企業轉型需要,特別是一些新興產業,如先進制造業的焊接技能人才、機電一體化技能人才、3D打印技能人才,現代服務業的跨境電商、旅游、養老服務業技能人才等仍供不應求。從城市綜合競爭力與高技能人才狀況關系來看,江門市的高技能人才總量與城市綜合競爭力不相匹配(見圖3)。2015年,江門市高技能人才總量多于中山、珠海,但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城市競爭力藍皮書》顯示,江門市綜合經濟競爭力位列全國第94位,排在中山(第27位)、珠海(第55位)之后。

2.從人才密度看

近年來,隨著高技能人才扶持政策效果的逐步顯現,江門市高技能人才密度穩步增長,但橫向比較,江門市高技能人才密度并不高。2015年,江門市高技能人才密度為227人/萬人口,低于全省每萬名常住人口擁有246名高技能人才的平均水平。與珠三角周邊城市相比,江門市高技能人才密度與佛山市的226人/萬人口基本持平,略低于中山市的231人/萬人口,顯著低于惠州的328人/萬人口和珠海的612人/萬人口。

(二)高技能人才質量比較: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比例較低,隊伍整體結構層次不高

1.從人才占比看

江門市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比例偏低,與佛山、珠海等地存在明顯差距。2015年,江門市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的比例僅為20.9%,低于廣東省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27.1%的水平,比佛山市低7個百分點,比珠海市低8.5個百分點。(見表1)

2.從結構層次看

江門市高技能人才隊伍結構不盡合理,高技能人才(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呈明顯的“金字塔形”結構,即高級工多,技師、高級技師少。2015年,江門市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比例為71∶7∶1,即每79名高技能人才中只有1名高級技師。截至目前,“中華技能大獎”榮譽稱號獲得者江門市尚未實現零的突破,獲得“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的只有6人。

(三)高技能人才投入比較:分配激勵創新機制不足,人才薪酬水平缺乏競爭力endprint

1.從經費投入看

(1)財政投入不平衡。目前,江門市公辦職業院校按主管部門不同分為教育部門、人社部門主管兩類。盡管都是公辦職業院校,但由于所依托的主管部門不同,導致政府財政投入不平衡。技工院校由于尚未制定生均經費撥款標準,經費收入主要依靠學生的學費。教育經費不足,只能通過嚴控教師規模降低運營成本,難以推進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建設,嚴重制約辦學質量提升。

(2)培育資助力度不強。與珠三角周邊城市橫向比較看,江門市對高技能人才培育資助力度,尤其是對高技能人才培養主體(職業院校、企業、職業技能鑒定機構)的資助力度還有待進一步加強。目前,江門市出臺的高技能人才培育資助政策主要針對高技能人才個體進行獎補,對職業院校、企業等高技能人才培養主體補貼強度相對不夠,與佛山、中山相比,差距較大。

(3)從薪酬水平看。近年來,盡管江門市企業工人的工資和福利不斷在提升和改善,但與周邊珠三角城市相比,相對仍然偏低。2015年,江門市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54 106元,低于佛山(61 810元)、惠州(58 607元)、珠海(67 958元)、中山(58 776元)。剔除國有單位和城鎮集體單位后,江門市非公有制企業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與佛山、中山、珠海等地的差距進一步拉大,分別低了10 434元、5 584元和14 375元。詳見圖4。江門市工資待遇缺乏競爭力,增加了企業吸引和留住高技能人才的難度,導致企業存在不同程度的技能人才缺口,特別是高技能人才緊缺。

(四)高技能人才培養比較:職業教育力量不強,高技能人才培養能力較弱

1.從職業教育培養看

江門市職業教育在珠三角周邊城市中沒有比較優勢,與佛山、惠州相比,江門市職業院校數、在校學生數均處于低位。2015年,江門市有職業院校27所,在校生8.2萬人。其中,高職院校2所,中等職業學校21所,技工院校4所。但與佛山、惠州等市相比,差距還較大。江門市職業院校數約為惠州的2/3和佛山的1/2,在校生數分別比佛山、惠州少約5.2萬人和約2萬人。(見表3)

2.從職業技能鑒定看

2015年,江門市申報高級工以上職業技能鑒定15 763人次,獲得職業資格證書9 703人次,鑒定通過率為61.56%,排在惠州(70.34%)、中山(65.43%)之后。從技術等級結構看,江門市高技能人才職業資格證書獲取人數主要集中在高級工,達到88.84%,技師和高級技師職業資格獲證人數不多,僅占11.16%,分別比佛山市少215人和74人。(見表4)

(五)高技能人才產出比較:人才貢獻率偏低,人才作用發揮不充分

1.從質量建設看

產品質量是衡量高技能人才技藝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據統計,2015年,江門市產品質量合格率為95.77%,排在珠海(100%)、中山(98.46%)、佛山(98.08%)、惠州(97.26%)等地之后。截止2016年底,江門市培育有效期內省名牌產品59個,省名牌數量在全省21個地級市中排名第8。但橫向對比來看,與排名靠前的地市尚有不小的差距。如佛山市目前共有500個省級名牌,僅南海區就有228個;中山市擁有省名牌產品也比江門市多,達到174個,是江門市的2.95倍。這從一個側面表明,江門市要提升產品品質和競爭力,需要充分發揮高技能人才的作用。

2.從人才貢獻率看

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不但體現了當地的工業發展質量和水平,而且也從內涵上反映了該地區勞動者素質層次的高低,其中包含高技能人才所發揮的作用。2015年,江門市規模以上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為20.28萬元/人,而佛山市為25.98萬元/人,珠海市為20.91萬元/人,惠州市為19.85萬元/人,中山市為14.36萬元/人。雖然江門市規模以上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高于惠州和中山,但與佛山、珠海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江門市與佛山、珠海等珠三角周邊城市之間,在勞動力熟練程度、人才作用的發揮以及勞動績效等方面的差距。

三、加快江門市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建議

近年來,江門市高技能人才隊伍總體呈現出規模不斷壯大、結構逐步優化、載體發展水平高等特點,但與此同時,江門市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仍然存在人才密度偏低、隊伍結構不合理、分配激勵創新機制不足、人才培養能力較弱、人才作用發揮不充分等問題。對此,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快解決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促進高技能人才資源更好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一)加大培養力度

1.創新職業院校辦學模式

借鑒學習德國“雙元制”職教模式,通過開展合作將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理念和辦學模式引進到江門,不斷提升職業院校辦學質量;鼓勵江門市企業、職業院校與境外職業院校、行業協會合作,采用聯合舉辦國際課程班、開展技能專業證書課程培訓等形式,大力引進先進的專業課程體系、職業資格認證體系;推廣“校企雙制”,通過政府出政策、企業出崗位、學校出學位,校企聯合招生招工、送崗送學、雙制培養,建立學校與企業、行業協會、機構等合作的“多元化辦學”模式,探索并鼓勵以學校為主的“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以及以企業為主的“企業新型學徒制”培養模式,發揮學校育人機制和企業用人機制的耦合作用,提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針對性、有效性。

2.鼓勵并支持企業加強在職培養

充分發揮企業培養高技能人才的主體作用,鼓勵和支持企業建立健全現代企業職工培訓制度,開展多層次、多樣化培訓;進一步深入推進企業高技能人才培養評價項目,根據企業特點和崗位要求,制定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方案,切實調動企業實施職業培訓的積極性;結合企業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開展新技術、新工藝等知識技能培訓;建立名師帶徒制度,引導和支持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高技能人才、本行業公認的拔尖技能人才、各類職業技能競賽獲獎者等高端技能人才在本單位傳技帶徒,進行定向培養。endprint

3.整合區域內職業教育資源

推進職業教育戰略性結構調整,做大、做強、做優一批龍頭骨干中等職業學校和技工學校,引導各地差異化發展,形成區域職業教育特色;依托江門職業技術學院、江門技師學院,將潮連島打造成國內一流的職教園區。職教園區重點面向“1+4”產業體系,圍繞軌道交通、重卡和商用車、新材料新能源及裝備、教育裝備、大健康等五大產業,加強職業院校專業集群建設,使學校的重點專業建設與地方主導產業、支柱產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

(二)加強培育扶持

1.加大對高技能人才培養載體的培育資助力度

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應當堅持激勵機制雙管齊下,不僅要加大對高技能人才的激勵力度,還要加大對高技能人才培養載體的培育資助力度。設立高技能人才培養專項資金,用于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評選表彰、技能競賽等。加大對獲證對象培養單位的補貼力度,給培訓單位按培訓合格一名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分別給予相應獎勵;完善技能鑒定題庫建設,鼓勵企業、行業協會、職業技術院校、民辦培訓機構參與開發新職業標準、新教材和鑒定題庫,對開發成功的給予財政補貼;安排職業技能競賽組織經費,依托企業、行業協會,開展一系列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技能競賽,以賽促學、以賽促教,培養和選拔一大批優秀高技能人才。

2.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扶持力度

鼓勵支持企業、行業協會和民間資本投資興辦各類職業院校,落實民辦職業院校各項稅費優惠政策;貫徹落實財政部、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下發的《關于建立完善中等職業學校生均撥款制度的指導意見》,在全市所有獨立設置的公辦中職學校(包括普通中專、成人中專、職業高中、技工學校)以及技師學院中級工班全面建立財政生均經費撥款制度,按照“分級辦學、分級管理”的中職教育管理體制和現行財政體制,對公辦的中職學校生均撥款由同級財政予以保障;穩步提高高職院校生均撥款標準,確保生均經費不低于1.2萬元,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

(三)營造良好環境

1.加大技能人才培養宣傳力度

充分利用各類宣傳媒介,大力宣傳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政策措施、技能人才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的成功事例以及先進人物的典型事跡,營造尊重勞動、崇尚技能、鼓勵創造的社會氛圍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讀職業院校、當技能人才”的社會導向。

2.完善高技能人才選拔機制

進一步推行技師、高級技師聘任制度,探索建立企業首席技師制度,發揮高技能人才在技能崗位的關鍵作用;建立通過技能競賽進行社會公開選拔培養技能人才的成長通道,鼓勵和支持各地、各行業組織開展職業技能競賽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和選拔。對技能競賽中涌現出來的優秀技能人才,在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的同時,要按有關規定晉升其職業資格。

3.完善高技能人才表彰機制

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表彰獎勵制度,形成政府、行業以及企業的技能人才獎勵體系,樹立“工匠精神”模范。繼續推進高技能人才享受專項津貼工作。開展“僑都工匠”評選,每年從企業遴選若干名達到市級頂尖水平的高技能人才,授予 “僑都工匠”稱號。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積極試行技術入股、企業年金制度等激勵機制,吸引和留住高技能人才。探索建立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員享受同等工資福利待遇的機制,切實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待遇。

參考文獻:

[1]何紹欣.順德人才發展研究[D].廣州:中山大學,2009.

[2]李銀換.人才政策扶持顯成效 江門高技能人才突破11萬[N].江門日報,2016-10-20(A03).

[3]蔡勇.統籌創新 推動江門職業教育新發展[EB/OL]. (2016-09-19).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

zM2MTc3Nw%3D%3D&idx=2&mid=2649830841&sn=8e5ae2b7ee8fd3d6c196ce07ac24db94.

(責任編輯:楊在良)endprint

猜你喜歡
江門市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江門市新會區大鰲中學作品集
分類討論思想在高中數學復習中的應用
大白兔奶糖
在高技能人才培養中實施彈性學制學分制的研究與實踐
做好四個結合強化基層政工干部隊伍建設
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管理隊伍建設研究
電子信息類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論加強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建設
淺談鐵路運輸企業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