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效課堂構建與教師對課堂生成應對能力的關系

2017-09-30 09:38雷潔瓊
甘肅教育 2017年14期
關鍵詞:課堂生成以生為本高效課堂

雷潔瓊

【關鍵詞】 高效課堂;教師;課堂生成;以生為本;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2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4—0072—01

課堂的高效與否直接建立在教師課堂生成、對應策略的能力之上。新課程改革以來,課堂更大限度追求自由和活躍,精彩紛呈。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出現課堂華而不實,或陷入僵硬等現象,特別是課堂中教師對于學生生成的有價值的問題,如何適當地予以回應是需要不斷探索、研究的課題。

一、做到以生為本,智能構建

高效課堂需要在傳統教學方式中重新構建教學理念,繼承精華,摒棄束縛,敢于把課堂交還給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煥發出學習熱情,讓學習過程保持動態,踴躍參與,把知識的積累當成一種積極的經歷的積累。這包括兩方面的情況,一方面是學生自身的特點。每位學生的知識背景怎樣、是什么思維習慣和性格特征等,教師如果都能心中有數,則學生一張嘴,就能預知道他會說怎樣的話。甚至在課堂教學中,還能利用學生的特點,調控教學進程。另一方面,是對學生學情的把握。學生在學習之前,對內容有怎樣的認識,又有哪些疑問,教師都要在教學前有所把握,這樣才能知己知彼。把握學情可以通過預習反饋與課前談話進行。 學生都有很強的自我展示欲望,希望能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賞識和表揚,教師在這樣輕松愉悅和充滿活力的課堂上應該充當一個智者,用智能構建課堂,用智慧調控學生。如上課時用親切而又循循善誘的語言啟發學生,用溫柔而又期待的目光看待學生提出的問題,回答錯誤時既不諷刺也不能不加理睬,要耐心引導講解。只要教師肯巧妙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做到鉆研教,全新設計

課堂效率是每一個教師不斷追求的目標,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讓教學充滿活力,讓學生愛上課堂,離不開課前精心的準備和對教材的深入鉆研,學生生成環節無非包括疑、岔、誤、爭等幾種狀態。疑就是對教學內容出現疑問,會在課堂上質疑;岔就是出現了與主流反應不一致的地方;誤就是錯誤;爭則是對某一問題出現了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的意見,并形成爭論。這幾種生成狀態是課堂教學的良好契機。如果能對教材胸有成竹,則處理會游刃有余,反之則會束手縛腳,喪失良機。 課堂是一個動態流程,精心的設計是架起教和學的橋梁,是打開學生生成的金鑰匙。明確切合實際的教學目標,引人入勝的有效導入,以學生為主體的合作探究,精選編排的鞏固練習,具有“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的課堂小結都是必要環節,不一定每一個教師都要成為專家型教師,但具備敬業的職業道德和專業的職業能力,應該是教師積極投入的一種體驗。

三、要做到課堂生成,明確把握,沉著應對

生成的課堂存在很多的未知性和隨意性,不僅要達成高效率的課堂,更是教育教學形式的巨大變革。生成性教學是課堂教學的理想境界,高效課堂教學的生成性不僅是指傳統認識上教師依據教學大綱、教材和學生實際編寫的教案,依據教案組織的教學活動,而且充分考慮師生生命活力的多樣性和教學環境的復雜性來推進教學的過程,以教學活動中師生、生生互動的多重組合,教學環境的不斷變化和教師的即時處理多種反饋的方式決定教學過程。所以作為課堂組織者的教師,角色的轉換將成為教師必須直面的問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生成表現,實際上是學生在考老師,而生成環節,也是課程的一種寶貴資源。因此,教師的反應也是課程的一部分,是課程的靈性表現。面對生成環節,教師首先要有正確的認識,不能認為這是橫生的枝節,是“壞事”或麻煩,而應該認為這是一種契機。作為教師。要有自信,要相信,經過專業學習和實踐鍛煉,能處理這些現象。這也是掌握處理生成環節的方法,積累恰當處理的經驗的一個儲存過程。

生成性是高效課堂教學最重要的特性之一。也就是說,高效課堂必須遵循生成性原則。生成性教學是指教師的教學絕不是課前設計和教案的展示過程,而是充分發揮師生雙方的積極性,在課堂這個載體中情感不斷碰撞,文本不斷升級,新問題不斷解決又生成。學生趣味盎然,思維不斷加強,領悟逐漸提升。因材施教,因人而異,不再拘泥于應試教育,根據學生特點,教師以自己的仁愛之心培養具有理想和完善人格的多樣化人才,讓平等、互助、諧成為課堂的主流。

編輯:蔡揚宗

猜你喜歡
課堂生成以生為本高效課堂
捕捉課堂生成,引導深度探究
賞識,讓課堂生成更精彩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體育教學模式探索
著眼課堂生成,提高思想品德課堂的有效性
談語文課堂的精彩誰做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