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玉器的若干問題

2017-10-09 00:47劉占磊
資治文摘 2017年6期
關鍵詞:唐代

劉占磊

【摘要】唐代玉器在中國玉器發展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特殊地位,不但形成了自身獨特的藝術風格,也承繼并發展了前朝的用玉制度,在玉器制作使用等方面有一套分工明確的組織架構,還對玉器等不同手工業門類的工匠建立有系統的管理培養制度,同時唐代玉工的身份有了一定的提高和改善。唐代玉器用料精美,主要以朝貢和互市的方式從西域和南部沿海地區取得上等玉料。

【關鍵詞】唐代;玉器制作;玉工管理;玉料來源

中國自古就有崇玉、愛玉的傳統,先秦至兩漢的玉器被賦予了強烈的道德評判價值、神圣的宗教倫理思想和鮮明的政治等級色彩,魏晉時期道家思想盛行一時,玉器又增添了神秘化的色彩,進一步豐富和強化了其在中華精神文化方面的作用和影響。隋唐以后,玉器原有的社會文化內涵逐漸被弱化,世俗化傾向初步萌芽并不斷發展。因此,隋唐時期,尤其是唐代是整個玉器發展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目前,學術界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對唐代玉器的主要功能分類、器型紋飾、藝術風格等方面,本文主要嘗試對唐代官作玉器的生產使用制度、玉工的管理及唐玉料的主要來源途徑等進行簡要探討,進一步豐富唐代玉器研究的內容,也以此來呈現唐代玉器承前啟后特殊歷史地位。

一、唐代官作玉器生產與使用機制

楊伯達先生認為,秦漢至南北朝均設有內廷官辦玉作坊生產王室或朝廷用玉。隋唐在承繼前朝用玉制度的同時也開創了新的局面。唐代中央政府機構實行政務事務相分離的原則,三省六部負責制定及發布政令,九監五寺負責政令實施。其中,太府寺是唐中央政府財務出納機構,下設有右藏署,負責掌管各地供奉的金玉、珠寶等貴重物品。少府監則負責管理百工技巧,制作宮廷服物器玩等,下設中尚、左尚、右尚、織染、掌冶等五署,據史料記載,掌冶署“掌范熔金銀銅鐵及涂飾琉璃玉作”,因此金石珠玉物品制作事宜主要由掌冶署負責完成,同屬少府監但地位更高的中尚屬也“掌供郊祀圭璧及天子器玩、后妃服飾雕文錯彩之制”。因而唐代宮廷或中央政府制作玉器大體會經過如下流程:政令首先下達至工部,同時由太府寺配合提供玉石材料,少府監下屬機構掌冶署、中尚署負責完成制作。

據盧兆蔭先生考證,唐宣宗時還新設立了文思院作為皇家手工作坊,專為皇室制作金銀器物。兩宋沿襲了晚唐文思院的設置,北宋改變了其宮廷內作的定位,隸屬于少府監,職掌造金銀犀玉工巧之物,到南宋地位得到明顯提升,反將少府監并入,并在院內分為上、下兩界,上界造作金銀珠玉,下界造作銅鐵竹木雜料。不管兩宋時期文思院地位如何改變,其承擔制作朝廷玉器的任務始終未變。據《新唐書·楊貴妃傳》記載,為滿足楊貴妃奢華生活需要,宮內有多達千人的錦繡官和制作金玉的工匠,專門為其制作錦衣華服和奇珍異寶。據此可知,早在玄宗時期宮中就已經有相當數量專為帝后服務的玉工存在,這些工匠必然應歸由內作統屬。經過大約一百年的發展,唐宣宗正式設立文思院作為皇家作坊,作為一個重要手工業官署機構,文思院必然會承擔或參與制作相當數量的精美金玉器物。

在唐代政府機構中,除工部、少府監外還有一些機構或部門會涉及部分玉器使用方面的職責分工,如尚衣局、殿中省、太常寺等。其中太常寺主要掌管國家禮樂、祭祀事務,殿中省是專門負責皇帝衣食住行等日常事務的機構,確?;实蹆x行規范。在舉行祭祀郊廟、天地、社稷等國家大型祭祀活動中,作為必不可少的禮器——玉器會由太常卿(或太常少卿)主持儀式,尚衣局奉大珪、鎮珪至墤門,交付殿中監進呈。祭祀天地、山岳、社稷等儀式結束后,需要將玉帛等祭祀品焚燒后埋土或沉海。宗廟祭祀中則無需如此,因而玉器等貴重禮器需要交還尚衣局收藏保管,留待下次使用。

二、唐代玉工的管理與薪酬待遇

作為政府手工業的一個門類,官作玉工的主要來源同其他手工行業大體相同。唐代官作工匠主要為征集、和雇兩種,其中征集部分“散出諸州,皆取材力強壯,技能工巧者?!睘榇_保國家官府手工業技術人員能夠有穩定的來源,政府還嚴格規定民間個體工匠“不能隱巧補拙,避重就輕”,甚至規定禁止優秀工匠納資代役。如果工匠人數不足,“則先補工巧冶作之子弟,一入工匠之后,不得別入諸色?!闭€在工匠和商人居住比較集中的城鎮設坊,坊內置坊正一人,由其掌管“坊門管鑰,督查奸非”,以保證官府對工匠勞役的征用和稅收的征收,坊正則享有免征課役的特殊待遇。

少府監作為唐代官府手工業百工技巧事務的主管部門,為保證產品質量達標,還統一實行工匠培訓考核制度。據記載:“細鏤之工,教以四年?!套髡邆骷壹?,四季以令丞試之,皆物勒工名?!薄凹氱U之工”主要是指能夠使用復雜的工藝技術將金銀珠寶等制成精美首飾的工匠,其中自然包括雕琢玉器的玉工在內。少府丞根據不同工種所需工藝的繁簡難易程度,確定工匠的出師時間。據史料記載:“凡教諸雜作,計其功之眾寡與其難易而均平之,功多而難者限四年、三年成,其次二年,最少四十日,作為等差,而均其勞逸焉?!彼?,根據學徒只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掌握了所需的制作工藝,并通過了丞、監的考核,就可以出師,并非一定需要四年的學習時間。

中晚唐以后,官作工匠主要以和雇匠為主,雖然“技能工巧”者必須應役,但地位已經較以往有一定提高,可以和受雇工匠(個體工匠)得到大體相當的報酬。唐德宗貞元三年,有六個玉工為皇帝制作玉帶,不料在制作過程中毀壞了一銙,驚恐之下他們以數萬錢“私市以補”,試圖蒙混過關,結果被德宗皇帝當場識破。無獨有偶,《太平廣記·霍小玉傳》中也提到,唐代宗大歷年間,一個內作老玉工自我披露,他為霍小玉制作一件玉釵,結果霍王酬其萬錢?!短拼笤t令集》還有參與大型工程的官府工匠每人三匹絹的記載,德宗建中元年頒行兩稅法時規定,每匹絹價為3200文,按照這個標準,上述老玉工“酬我萬錢”的自述也不是沒有可能。上述材料時間接近,可知唐德宗時犯下欺君大罪的六個玉工,大體足以支付數萬錢的救命錢。

三、唐代玉料(器)的主要來源

唐代玉料(器)主要有地方供奉、互市和朝貢三種途徑。從文獻上看,隋唐時期比較穩定的貢玉產地為蔡州新息縣,所產珉玉質量雖不及“真玉”,但也溫潤潔白。玄宗時,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曾進玉石天尊、侍座真人、玉女神等各類玉器三十六件。唐文宗即位后,“(淮南節度使)王播自淮南還,獻玉帶十有三……”唐玄宗開元年間,還特設有“中尚使”(又稱“內中尚使”),負責檢校各地進奉珍奇寶貨等各類雜物,寧志新先生認為其檢校的“進奉”即為各地上供的金玉等珍貴物品。

互市和朝貢是唐代上等玉料的主要來源。唐代“真玉”主要來自西域,由著名的中亞粟特地區昭武九姓胡經由絲綢之路轉運而來。貞觀年間,大唐平定高昌,擊敗西突厥后,西域商旅可行,諸胡大悅,隋末斷絕的西域商路于是重新恢復,大量胡商來唐朝貢或貿易,西域于闐國、康國、罽賓國、大食、波斯等都向唐王朝進獻過水晶、瑪瑙等器物。在唐政府玉器不足時,統治者往往還會派員向西域國家求玉。在南部沿海地區,唐高宗曾以桂州都督府法曹參軍楊志本為嶺南“市閹兒珠玉使”,專為宮廷服務,“散國財,市蠻寶”,同邊境地方豪酋進行貿易,此后更始設市舶使,專門管理海外貿易事務,接納海外進奉奇珍異寶。從現有史料來看,無論是朝貢貿易還是唐中央政府派員搜求,所得玉器多為制成品,較少進行玉石原材料的交易。

不過,從文獻上可以推測,唐代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玉材互市交易或私相采售。到中晚唐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的逐漸活躍和商品市場的日益發展,民間私人作坊自尋玉材雇工制作玉器已經成為一種較為普遍的做法,以至于政府下令禁止。不過,由于玉材和工藝上差距明顯,民間制作玉器的質量定然無法與宮廷玉器相媲美,前文中提到的唐德宗貞元三年故事即可為證。

四、結語

唐代國力興盛,經濟繁榮,手工業空前發達。作為重要的手工門類之一,唐代玉器承繼并發展了前朝形成的用玉制度,在玉器的制作使用、工匠的系統管理和培養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分工明確、高效運行的組織機制;同時唐代玉工等匠人們人身自由得到一定的改善,薪酬待遇也有所提高;唐代玉器多用料精美,主要從西域和南部邊境地區以朝貢和互市的方式獲取上等玉石材料,尤其是在嶺南沿海地區設立了“市珠玉使”、“市舶使”等邊境貿易使職,開啟了的古代中國海外貿易管理的新篇章,對后世影響深遠。

【參考文獻】

[1][后晉]劉昫等撰.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2][宋]歐陽修,宋祁等撰.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3][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M].北京:中華書局,1992

[4]盧兆蔭.《玉振金聲——玉器·金銀器考古學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5]寧志新.隋唐使職制度研究(農牧工商編)[M].北京:中華書局,2005endprint

猜你喜歡
唐代
論唐代省試詩的傳奇化
禮制規范視域下唐代陵戶的設置
再論唐代的使職、差遣
論唐代詩詞中“湘妃”意象的悲劇情感表達
唐代女性服飾考略
唐代銅鏡中的設計美學初探
唐代前期的文學理論初探
唐代皖南詩歌探究
《永州八記》介詞用法研究
唐代官吏考課制度對現行公務員績效考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