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續性護理干預對腦癱患兒出院后康復效果的影響

2017-10-19 01:04葛雪嬌吳躍偉
河南醫學研究 2017年19期
關鍵詞:腦癱延續性出院

葛雪嬌 吳躍偉

(鄭州市兒童醫院 康復醫學科一病區 河南 鄭州 450000)

延續性護理干預對腦癱患兒出院后康復效果的影響

葛雪嬌 吳躍偉

(鄭州市兒童醫院 康復醫學科一病區 河南 鄭州 450000)

目的探討延續性護理干預對腦癱患兒出院后康復效果的影響。方法選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鄭州市兒童醫院進行住院治療并順利出院的100例腦癱患兒,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患者在出院后接受常規的家庭護理,觀察組50例患者則在出院后接受延續性護理。兩組干預6個月后,比較護理效果。結果干預前,兩組腦癱量表評分及Barthe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腦癱量表評分及Barthel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兒的殘疾度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出院后的腦癱患兒實施延續性護理能夠改善其智力發育及運動發育情況,提高生存質量,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腦癱;延續性護理;康復效果

腦癱是指新生兒從出生到滿月,由于非進行性的腦部損傷所導致的智力發育及運動功能發育障礙,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中樞神經障礙綜合征,病變的主要部位在腦部,但是也會累及四肢,主要的臨床表現為發育遲緩、智力缺陷、癲癇、突發性僵硬、姿勢異常、語言障礙以及其他方面的功能性障礙[1]。誘發小兒腦癱的病因有多種,如宮內感染、孕婦患精神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臍帶繞頸等。腦癱患兒一般需要很長時間的康復治療,有些甚至需要終身的治療與護理[2]。因此,其康復過程主要是出院后在家中完成。本研究旨在探討對出院后的腦癱患兒實施延續性護理對其康復效果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鄭州市兒童醫院進行住院治療并順利出院的100例腦癱患兒,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觀察組50例,其中男27例,女22例,年齡為2~4歲,平均(2.7±1.9)歲,病程為1~3 a,平均(1.5±0.6)a;對照組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為1~5歲,平均(2.9±1.2)歲,病程為1~4 a,平均(1.9±0.8)a。所選取的患兒均符合有關腦癱的診斷標準,本研究經過鄭州市兒童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患兒家屬均同意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對照組的50例患兒接受常規家庭護理,包括用藥指導、飲食指導、運動指導等。觀察組的50例患兒則接受延續性護理干預,具體的護理內容如下。①出院時指導:在患兒出院時,向家屬詳細講解出院后的護理知識和護理技能,并讓患者清楚地認識到家庭護理對于腦癱患兒康復效果的重要影響。②定期進行電話隨訪及入戶家訪:每兩周進行1次電話隨訪,了解患兒的康復現狀,并解答患兒家屬在家庭護理中遇到的問題。每個月進行1次入戶家訪,現場評估患兒的康復情況,并對患兒家屬在護理過程中的難點和薄弱處進行面對面的指導。兩組患兒均連續干預6個月。

1.3觀察指標護理干預前后,采用腦癱量表及Barthel評分表對患者的智力發育情況以及運動發育情況等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分?;颊叩腂arthel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發育情況越好,康復效果越好。并對兩組患者的殘疾程度進行比較,殘疾度=(中度殘疾例數+重度殘疾例數)/總例數×100%。

2 結果

2.1腦癱量表評分及Barthel評分干預前,兩組患兒的腦癱量表評分及Barthel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兒的腦癱量表評分及Barthel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腦癱量表評分及Barthel評分比較分)

2.2殘疾程度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兒的殘疾度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620,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的殘疾程度比較(n,%)

3 討論

腦癱患兒一般都需要經歷漫長而艱辛的治療康復過程,有部分患兒甚至需要終身的照護,而傳統的護理干預一般在患兒出院時就結束了,不能滿足患兒出院后在家的護理需求[3]。因此,本研究嘗試對出院后的腦癱患兒實施延續性護理干預,在患兒出院時,首先向家屬強調家庭護理的重要意義,使家屬樹立意識和信念,提高家屬對于家庭康復護理的主動性和依從性。指導家屬學習并掌握康復護理的有關知識和操作,包括患者休息時的睡姿、如何幫助患兒翻身、更衣時的體位、鼓勵患兒爬行[4]。指導患兒家屬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多給予患兒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并定期進行電話回訪及入戶家訪,評估患兒的康復效果,解答家屬的疑問,對患兒家屬在家庭護理中的不正確的措施予以及時糾正,從而提高護理效果。

本研究結果提示,干預前,兩組患者的腦癱量表評分及Barthel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腦癱量表評分及Barthel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患兒的殘疾度低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延續性護理對于腦癱患兒的康復效果確實具有明確的效果。

綜上,對出院后的腦癱患兒實施延續性護理能夠其智力發育及運動發育情況,提高生存質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1] 彭媛媛. 延續性護理對腦癱患兒出院后康復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8):242-243.

[2] 席音音.語言認知康復系統對腦癱兒童語言康復的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15,24(4):102-103.

[3] 馬明.家庭中心式護理對腦癱患兒家長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4):421-425.

[4] 李巧秀,王丹.延續性護理干預對腦癱患兒出院后康復的臨床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6,22(28):124-125.

R 473.72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9.109

2017-02-11)

猜你喜歡
腦癱延續性出院
延續性護理對宮頸癌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
引導式教育在小兒腦癱康復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個月后復診結果分析
延續性動詞和非延續性動詞的用法解讀
腦癱姐妹為爸爸征婚
第五回 痊愈出院
29年前為腦癱垂淚,如今卻為拳王歡笑
302例軍人傷病員出院跟蹤隨訪的報告
二十一個學生娃與腦癱姐妹倆
非延續性動詞與延續性動詞之間的轉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