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中小農企融資難題分析及對策探析

2017-10-19 23:00楊亦可
消費導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對策建議

楊亦可

摘要:近年來,我國中小農企融資難是制約其發展的最大障礙,成為困擾企業突破的瓶頸。本文概述了中小農企的融資現狀,分析融資存在的問題,并從內外兩方面因素深入分析中小農企融資難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決中小農企融資難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中小農企 融資難題 內外因素 對策建議

一、中小農業企業融資狀況

第一,國家扶持力度空前。農業融資難題已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三農扶持政策持續發力,相繼出臺一系列農業產業化發展政策,中小農業企業生產補貼逐年遞增。國內農業生產正在從小規模、分散式走向抗風險能力強的技術密集型、集約化生產發展。第二,金融機構涉農信貸業務增多。以銀行為首的金融機構涉農金融優惠力度加強,豐富了中小農企資金需求。信貸門檻降低,補充了中小農業企業自有資金的缺失。以城商行、村鎮銀行為主的中小型銀行對中小農企的小額信貸發放量較大,相關金融產品品種豐富。第三,多元化融資渠道發展穩定。準金融機構貸款拓寬了中小農企的融資渠道,以互聯網金融、PPP、政府擔保的融資平臺等持續穩定發展,對中小農企的吸引力不斷提升,民間借貸的風險性有所下降。企業上市、發行債券等直接融資手段也日益興盛。

二、中小農業企業融資主要問題

一是資金供需錯配現象嚴重。專為農業企業提供信用擔保的服務體系才剛剛起步,傳統的間接融資依然是主流模式。銀行貸款和農村信用社貸款要求較多、條文復雜,類金融機構抗風險能力不強,中小農企可選擇余地有限。資金的供給方和需求方溝通不暢,極大阻礙了農業資金的利用效率。

二是直接融資能力低。農業生產受自然因素制約較大,有天然弱質性的制約,多數中小農企自有資金先天不足、贏利能力低,發展相對滯后,對生產利潤分配存在短期化傾向,缺乏長期經營理念,積累意識淡薄、管理架構原始,直接融資遠不夠準入條件。國內創業投資體制有待建設,發行公司債與入駐新三板暫時都要耗費較高的時間成本。

三是投資收益周期長,還貸時間緊。中小農企可抵押資產規模小、投資回報周期長,投入產出率低,融資貸款的還貸壓力對中小農企更大。尤其在還貸高峰期,還款時間緊、數額大,多數中小農企疲于“借新債還舊債”,生產熱情下降,違約事件頻發,甚至直接停工倒閉。

三、中小農業企業融資難的成因分析

(一)外部原因

1.信息不對稱:中小農企大多地處縣城或鄉鎮,不熟悉現代金融體系下融資制度、擔保制度方面的知識,個別企業甚至因涉及生產經營的秘密和隱私,不愿向金融機構提供真實、完整的財務信息。中小農企的信息不對稱容易引發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使得金融機構也對相關業務領域有所顧慮。

2.融資手續復雜、成本高:金融機構開展信貸業務,需要貸前調查、貸中審查、貸后監督等多項流程。中小農企的貸款數量小、頻次高、時間周期性強,導致信貸成本高居不下。此外,很多中小農企在產權制度等方面存在缺陷,缺乏相應的內控機制,財務制度不規范、會計賬目不完整,融資過程中為符合信貸標準,就需要花費大量精力進行修繕,更加劇了成本消耗。

3.傳統的民間融資思維:農村民間融資仍舊高風險、不規范。例如對安徽多家中小農企的問卷調查顯示,70%以上的樣本企業有資金借貸行為,在發生的524筆借款中沒有一筆來自商業銀行,來自農村信用社的有84筆,僅占16%,而民間借貸有414筆,占79%;從資金量來看,農村信用社占15%,民間借貸占近80%。中小農企沒有擺脫傳統思維,主要還是傾向于不規范的民間借款。

(二)內部原因

1.產業弱質性約束:農業是弱質產業,抵御自然風險能力較弱,受自然因素影響較大。暴風雨、洪澇、干旱、冰雹、病蟲害和畜禽瘟疫等自然力作用,對農業種植與養殖業企業的生產經營產生巨大影響。對于農產品加工和流通企業,作物的減產、減收勢必影響正常的加工流通。

2.自身條件限制:中小農企先天不足,一般處于初創期和成長期,資本積累不多,從業人數、銷售額、資產額較少。產業層次較低,多數中小農企處于產業鏈的底端,加工經營的是初級農產品,技術簡單、設備簡陋、從業人員素質不高,產品科技含量低、結構單一、同質化嚴重,市場價格走勢趨同,經濟效益較差,大部分是區域性的自給自足。

3.信用建設的程度不夠:市場競爭原始導致信用體系建設缺失,個別農企甚至有逃避銀行債務的行為,更直接惡化了銀企關系。中小農企管理體制簡陋,金融財務狀況透明度不高,不完善的誠信制度使得有關融資政策無法落實。

四、解決中小農業企業融資問題的對策建議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支持農業產業化。政府部門要以規劃為龍頭、項目做支撐,整合農林牧副漁等中小農企綜合開發扶持資金,加強對原料基地建設、技術改造、市場營銷等環節的支持,落實財政貼息。鼓勵以設立自助機具設備、流動服務網點等方式提供金融服務。做大“三農”信貸規模,引導商業銀行對中小農企信貸、應收賬款、倉單等抵押和保單質押,土地附著物、產出物等抵押或質押貸款。

(二)拓寬融資渠道,強化信用體系建設。推行中小農企債券,推動符合條件的中小農企股份制改革,允許多種所有制經濟成分參股中小農業企業。發揮信用擔保機構的中介作用,完善信用擔保體制,建立中小農企貸款信用評級制度、企業法人代表資信評級制度和企業總體資信評級制度,以信用等級確定是否貸款和擔保,降低金融機構貸款的繁瑣程序和要求。

(三)加快信息化建設,提升競爭力。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管理方式的網絡化、決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務運營的電子化,重點支持科技含量高、產品附加值大、市場前景好的中小農企,鼓勵其進行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朝著“小而精、小而專、小而特”的方向發展。endprint

猜你喜歡
對策建議
縣級電力財務稽核管理研究
關于師范類高校植物景觀文化建設的調查報告
大學生網絡參政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推動機制
財政支出對城鄉收入差距影響文獻綜述
農村商業銀行可持續發展能力評價
職校學生手機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我國融資租賃業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關于惠城區發展農業的調研報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