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司法公信力 有效化解社會矛盾

2017-10-19 08:35萬瀟瀟
消費導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缺失提升

萬瀟瀟

摘要:本文以某基層法院為例子,通過分析司法公信力缺失現狀,以創新和加強審判管理為抓手,提出了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司法公信力 缺失 提升

司法公信力,指人民法院在長期的適用法律定紛止爭的過程中,在社會公眾中形成的權威性和信任度。它包含以下兩層涵義:(一)它是社會公眾對司法及其適用具有的信任感。司法公信力的外在表現就是對司法的信任,這就要求法官在履行司法職責時不帶任何的歧視和偏袒,公平公正執法。司法只有具備了公正性,才能有效維護社會正義和秩序,保障公眾的合法權益,從而時社會公眾對司法產生信任感。(二)它是社會公眾對司法及其適用的普遍服從。司法公信力的形成除社會公眾對司法產生信任感而自覺自愿遵守法律外,還必須有國家強制力保證法院的司法活動。即司法的權威性如果僅靠個人的自愿無法形成普遍的約束力,還必須有國家在法律及制度上對司法的強制性的保障。

一、司法公信力缺失的現狀

(一)對法官缺乏信任,傷害法官事件不斷增多。執行難一直是困擾法院司法的尖銳問題。據有關部門調查統計,有些地方每年實際執結的案件不到50%。執行難除法院自身原因外,當事人對裁判結果不認同、不配合也是一個重要方面。因為對裁判結果不服,部分當事人采取消極對抗、拒不執行的做法,甚至公然以暴力抗拒執行。近年來,當事人暴力抗法事件不斷見諸報端。

(二)法官的職業形象、裁判的公正性、程序的公信力受到公眾質疑。法院的裁判難以得到普遍的認可和執行,“私了”現象居高不下。由于法官的司法能力水平還不能完全適應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司法需求,因而有些裁判還存著認定事實不準、說理論證不清、責任劃分不明的現象,困擾法官多年的執行難問題仍然很尖銳。另外,社會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風氣,如說情風、干預風也侵蝕著法官良知,直接導致了人民群眾對法院工作的不信任。

二、以創新和加強審判管理為抓手,提高司法公信力

民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不穩。深刻分析司法公信力低下的現狀及其原因,結合邊疆某基層法院的實際,我們采取了一些措施和辦法,并取得了一些效果。

(一)允許當事人選擇法官,提高法官公信力。按照以往慣例,法院接到案件后,都會隨機安排承辦法官排期開庭。由于當事人對法官不了解,或受其他因素的干擾,在當事人達不到自己的完全要求時,往往會懷疑法官的公信力。為改變這種狀況,該院進行了調查研究,從2016年年初開始,立足于解決重信重訪問題,推出信訪人可以在重審案件中自由挑法官的便民措施。在民事案件中進行試點,把全院所有法官的名單進行公示,到庭立案的當事人可根據自己掌握的法官情況選擇承辦法官。被選擇的法官通知案件當事人,若對方不能提供法官應該回避的理由,即由該法官承辦案件。

(二)拓寬判后答疑范圍,提高判決公信力。一是明確答疑主體。判后答疑的人員由案件的承辦人擔任,承辦人答疑后,當事人對答復不滿意或者有上訴、信訪可能性的,依次由各庭長(副庭長)、審委會委員、主管院長予以答疑,二是明確答疑范圍。判后答疑的范圍包括民事、刑事、行政訴訟已經作出判決或裁定的案件中實體性和程序性問題。對與案件無關的問題,不屬于答疑范圍,但要做好解釋工作,指明處理途徑和處理程序。同時要求承辦人在判決或調解書生效后,主動聯系當事人督促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義務,促進案件自動履行。三是拓寬答疑渠道。依照案件的不同類型分別采用當庭答疑、電話答疑、書面答疑信等多樣形式,靈活開展判后答疑工作。四是加強答疑檢查。判后答疑須制作答疑筆錄,答疑筆錄應當由來訪的當事人、答疑法官、書記員簽名,當事人不愿簽名的,應注明原因。審管辦不定期地對案件判后答疑情況進行抽查,對抽查結果進行定期通報。同時,積極開展判后答疑工作交流會,以交流學習的方式促進答疑工作水平的不斷提高。這一制度實施以來,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例如一起涉及38名受害人的人身損害賠償集團訴訟案件,在法官的努力下,在調解書簽訂的次日,三被告就主動將近百萬元的案款送到了法院。今年該院上訴案件同比下降18%。

(三)打造陽光執行提高執行公信力。以執行公開確保執行公正,依法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一是執行立案公開。通過執行告知欄介紹執行案件的立案標準、執行流程、當事人注意事項、執行風險、監督舉報電話。執行案件立案后,及時將承辦人(或合議庭成員)、書記員及聯系方式告知雙方當事人。將法律依據、理由以及可以采取的救濟途徑告知申請執行人。二是執行財產調查結果及強制措施公開。對被執行人申報的財產狀況、依職權或依申請執行人提供的財產線索進行的被執行人財產狀況調查情況,告知申請執行人;采取四查一搜的情況告知雙方當事人。三是執行款物發放公開。實行執行款物交接登記和相關交接手續存檔備查制度。四是執行異議、復議案件審查公開。在審查案外人執行異議、不予執行申請,或者變更、追加被執行主體時,實行公開聽證審查制度,公開聽證審查處理結果。五是執行文書材料公開。執行過程中形成的各種法律文書和相關材料,凡是法律允許公開的,允許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查閱、抄錄、復制。最大限度爭取當事人的理解與支持,消除因工作不透明而帶來的不利影響。

習近平書記指出“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法院辦理的每一案件,無不關系著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與福祉。要時刻牢記司法為民宗旨,以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服務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案。endprint

猜你喜歡
缺失提升
當前中國公民意識缺失研究——以社會監督為例
淺談大眾傳媒社會責任的缺失
論新形勢下政工干部的修養
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策略與方法
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態意識
高職院校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缺失影響因素及提升策略
如何提升高職院校語文教學質量
后進生轉化和提升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