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生數學審題策略的研究

2017-10-21 06:12李江峰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6期
關鍵詞:審題能力策略

李江峰

【摘要】審題貫穿于整個數學學習的各個環節中,審題能力直接影響著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審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審題方法和審題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潛移默化的過程,是需要教師著意訓練的,它是一種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重要舉措。本文首先分析了學生審題能力低下的原因,并總結出了一些提高小學生數學審題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審題 能力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6-0098-02

在新課改環境下,小學數學題目的靈活性明顯高于以往,一道看似簡單的題目,往往暗藏若干“小陷阱”,而這些“小陷阱”正體現了數學教育的靈活性和實用性,同時也更能考核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更應重視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所謂審題,即了解、熟悉、把握問題,弄清楚已知條件和未知的關系,從而獲得有效解題信息,為圓滿解題打好基礎和做好鋪墊的一種過程。只有通過細心、認真的觀察,抓住關鍵信息,方能認識問題的本質,選擇合理的算法。如果將問題看成一把鎖,那么審題就是開啟這把鎖的鑰匙,只有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審題方法,才能使其具備順利解題的基礎。由此可見,審題貫穿于整個數學學習的各個環節中,審題能力直接影響著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審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審題方法和審題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潛移默化的過程,是需要教師著意訓練的,它是一種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重要舉措。然而在現實教學中,學生的審題情況不容樂觀。針對學生數學學習中審題存在的困難,我開始反思,學生的審題能力為何會如此薄弱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除了學生自身的因素,與我們的教學有沒有關系呢?我們又該如何去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呢?

一、分析學生審題能力低下的原因

1.教師教學方面的原因

(1)對學生審題習慣培養不夠重視

從教學過程看,教師總擔心完不成教學任務,或擔心教學內容的不完整,急匆匆地把備課時準備的內容講完,教師把課堂教學看成完成教學任務,而不是考慮學生應該學會些什么?學生學會了多少?

(2)包辦代替使學生形成依賴

課后練習除了鞏固知識、反饋信息外,也有審題能力、分析能力等多種能力培養的功能,教師的包辦代替,讓學生失去了這種機會,學生等待教師的分析和講解,有了依賴性。潛移默化中學生失去了思考的積極性和習慣。到了考試暴露問題時,老師自認為自己教得很好,講得很明白,而學生沒學會,就覺得是學生能力不行,其實這都是老師急于求成的后果。

2.學生自身的原因

(1)知識儲備少

小學生識字量有限,在讀題中往往會遇到不認識的或者是不理解的字。于是便有了“讀半邊字”或者索性就跳讀的現象,導致弄不清題意;即使能勉強讀完的,但或者停頓錯誤,或者不明白字詞意思,也會弄錯題意。例:一些學生不認識題目要求中生字,蒙著來,就不能正確地理解題目含義。

(2)不良的審題習慣

很多學生做題急于求成,讀題時,缺乏耐心、細心,經常會用眼睛掃一遍,就急于動筆了。讀題時不能對題目進行正確、全面的觀察。往往被一些表面現象所吸引,如題目中圖中艷麗的色彩、可愛的形象等。遇到長的題目更不能完整的把它讀完,斷章取義,遇到不認識的字時,隨便猜測,而不去認真的朗讀思考。

二、提高小學生數學審題能力的策略

要想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當下的重點在于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引導學生會讀題、會審題是數學教學中不可缺失的一個重要突破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比教會他們無數的數學知識更有長遠的意義。以下就結合自己教學實踐來談談在教學中提高學生審題能力的一些策略:

1.動口朗讀是審題清晰的基礎

讀題是審題的基礎,不讀題何以談審題。加強讀題訓練是提高審題能力的基礎。我要求學生讀題時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把題目讀通順,初步理解題目所呈現的數學信息。然后仔細推敲字、詞、句的隱含信息,準確理解題意,在這個基礎上再解題。在實際教學中我發覺班級集體大聲讀題的形式往往造成少數學生“濫竽充數”,根本不張嘴,或者唱讀現象特別嚴重,口到而心不到,因此我恰當地采用了更適合學生實際的讀題方式。在讀題時,我將集體讀題變為默讀題目之后指名學生大聲讀,從讀上確保人人入眼、入心。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功”,這個訓練要求教師首先擺正心態,不急于快做題、多做題,而且要做到持之以恒。

2.復述題目信息是審題準確的關鍵

復述題目信息的過程其實也是提取和篩選關鍵信息的環節,信息復述的準確性有助于學生明確要解決的問題,把握已知條件,從而思考已知與未知的聯系,對學生合理解題幫助較大。同時采用鮮明化的方式復述題目也能直觀的呈現題目中的數量關系,促進學生對題意的理解。比如說:兩個數相乘的積是72,其中一個乘數是8,另一個乘數是()。學生在復述題目時將數學信息復述如下:()×8=72,如此一來,數量關系明顯,利用乘除法逆運算關系來解題的思路一目了然。

3.數學概念的應用是審題的捷徑

基于學生年齡的限制,正處于發展時期,他們的智力和理解能力相對較差。對于題目要求中的一些文字或題目中隱含的條件并不能正確理解,抓不住題目的關鍵,造成原則性的錯誤。所以要求學生在讀題目要求使用一些波浪線、畫圈等作記號,標識出其中的一些重點字、詞、句,養成邊讀邊畫邊思考的習慣,這樣做對題意的理解很有幫助。對于數學概念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字面的記憶和淺顯的理解,還要結合不同難度、不同梯度的題目訓練,在應用中具體滲透概念,使得學生理解概念的內涵,更要理解概念的外延,從而深入認識到概念的實質。

良好的審題習慣是做對題目的開端,它既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又可以使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提高。當然,審題方法和審題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它幾乎無捷徑可走,只有在學生自己反復的練習、教師的分析指導中逐步養成。在今后教學中還要經常提醒學生仔細讀題,認真審題,要不斷做學生的表率,傳授他們審題的技巧及方法,提高解題的正確率,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猜你喜歡
審題能力策略
精審題,明立意,讀懂童話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準確審題正確列式精確驗證
七分審題三分做
你的溝通能力很好嗎?
再三審題,由表及里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