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民族傳統服飾工藝在現代服裝教學中的應用

2017-10-21 06:12陳植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6期
關鍵詞:現代教學服裝

【摘要】我國的傳統服飾制作工藝,即使在現代社會,也有其重要的參考意義和實踐應用價值。因此,在現代的服裝教學過程中,納入對傳統服飾工藝的學習和了解,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傳統工藝的了解程度,更有助于服裝藝術相關課程的完善和優化,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最終促進我國服裝行業的發展和創新。

【關鍵詞】民族傳統服飾 服飾工藝 現代教學 服裝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6-0102-01

前言

衣食住行是人類生存的基本要求,最早進行養蠶繅絲的古代中國,關于服飾的制作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傳承,傳統服飾工藝種類非常多。而從織布、染色到縫制、裝飾全方位都有極為精良的技巧,成品也有現代工藝所無法比擬的靈性。在現代我國的服飾領域國際競爭力不強的背景下,加強對傳統服飾工藝的繼承和發展,對提高我國服飾行業的整體競爭力,都有較強的促進作用。

一、民族傳統服飾工藝的教學意義

1.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民族傳統服飾的工藝中,如蜀繡、鏤空繡、鑲邊、盤扣、扎染等技術,放在今日已經近乎于藝術領域,與現代完全不同的服飾工藝能夠有效地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與現代服裝技術相結合,從中取得服裝設計思路的靈感,最終取得更加具有創新性的服裝設計成果[1]。

2.促使服飾課程的豐富優化

在現代服裝課程中增加傳統民族服飾的工藝教學,能夠豐富課程教學的內容,使服裝教學課程更具特色。將傳統的服飾工藝納入到現代服裝教學中來,能夠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接觸更多的服飾制造工藝,豐富學生的知識儲量和技術水平,促進服飾藝術課程的豐富和優化。

3.促進服飾行業競爭力提高

傳統的服飾工藝,即使在現代,也具有特殊的美感和應用價值。而傳統服飾工藝由于我國的國情和古代技術水平的限制,有著天然的綠色環保理念上的優勢,這與現代社會強調自然環保、強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和整體發展方向非常契合,因此有助于提高我國服飾行業的整體競爭力,提高在國際上的高端市場占有率。

二、民族傳統服飾工藝的教學實踐

1.民族傳統服飾工藝的教學對象

民族傳統服飾的工藝,可以分為理論和實踐兩個方向。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了解傳統服飾工藝與現代技術間的差別,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服裝工程基礎,因此可以在二年級,對已經掌握了相關的基本知識,同時有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進行教學。二年級左右,是學生對服飾工藝最有深入了解的興趣和動力的時期,因此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而具體的實踐可以放到末期來進行,這也是由于服飾設計制作實踐有著較高的難度,需要學生在豐富的知識儲備的前提下進行。

2.民族傳統服飾工藝的教學特征

民族傳統服飾工藝的教學特征主要仍然是以講解和實物了解為主。傳統服飾的工藝在現代社會往往被視為“點睛之筆”來使用,很少進行大面積的、廣泛的應用,這也導致了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以強調傳統工藝與現代工藝的差別、分析其所具有的特點、開拓學生思路為主,而不是令學生真正學會傳統工藝的做法。同時,教師也應當以此為引,令學生深入思考應用傳統服飾工藝的市場發展情況以及與現代工藝融合的方式,以加強學生的市場適應能力[2]。

3.民族傳統服飾工藝的教學進程

民族傳統服飾工藝的教學進程應當根據不同學校原本的教學進度進行調整。首先對學生分析和講解傳統服飾工藝的特點、發展歷程和優勢所在,令學生對其有大體的了解,進而在學習過程中激發對傳統服飾工藝的學習興趣;其次針對不同民族的不同傳統服飾進行分析和說明,令學生辨認出苗族、蒙古族、瑤族等少數民族的特有服飾工藝,以及幾種特殊的染繡技法,令學生對其有總體上的了解。最后加強實踐工作,綜合運用傳統服飾中的技法進行作業練習,同時加強與現代服飾工藝的融合,指導學生將傳統服飾工藝融入到自身的知識體系中。

4.民族傳統服飾工藝的教學重點難點

在進行民族傳統服飾工藝的教學過程中,其重點應當盡量放到與現代工藝的融會貫通中,令學生能夠盡快地將傳統服飾工藝融入到自身的知識體系中,使其能夠靈活地應用到服飾設計的實踐中來,促使學生的傳統服飾應用能力得到提高。而主要的教學的難點同樣是將傳統與現代進行深入的結合,使學生的設計能夠在滿足流行需求和現代審美的前提下,體現出傳統工藝的優勢。

5.民族傳統服飾工藝的教學評價

由于傳統服飾工藝與現代工藝之間有較大的差別,因此需要針對學習成果建立特有的評價體系??梢越⒁粋€資源共享的平臺,將傳統工藝的相關資料整理、實際應用狀況、設計方案體現的創新性和學生的學習態度作為評價標準,不斷總結學習中出現的不足之處,不斷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使教學評價體系,能夠客觀有效地評價學生的傳統服飾工藝學習效果[3]。

三、結論

綜上所述,加強傳統服飾工藝進入現代服裝教學領域,有著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促使服飾課程的豐富優化、促進服飾行業競爭力提高的積極作用,因此在進行現代服裝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提高民族傳統服飾在教學中的比例,根據民族傳統服飾工藝的教學特征,嚴格確定其教學進程,分析教學重點和難點,確立有效公平的教學評價,為提高傳統服飾工藝在現代服裝教學中的比例、推動我國服裝領域的發展提供技術上的補充和支持。

參考文獻:

[1]宋晴.少數民族服飾圖案在服裝教學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05(04):366.

[2]高秀珍.中國民族元素在現代禮服設計中的運用[D].天津科技,2016.

[3]陳紅珊.民族傳統服飾工藝在現代服裝教學中的應用[J].藝術探索,2012,11(03):85-86.

作者簡介:陳植(1964.7-),男,江西省南昌市,現職稱:一級實習指導教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服裝教學及工藝設計。

猜你喜歡
現代教學服裝
少數民族的服裝
道具服裝
遷徙
現代教學模式在鋼琴教學中的運用
源于文本 思于文本
現在可以入手的mina風高性價比服裝
現代教學課堂如何培養初中語文閱讀興趣
初中地理教學實踐研究
新課程教學中滲透傳統教學方法的思考與實踐
服裝家紡個股表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