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2017-10-21 06:12歐陽秀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6期
關鍵詞:建議問題

歐陽秀

【摘要】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是高校課堂教育在課外的延伸,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是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載體,受到了大學生的廣泛歡迎,取得了豐碩的實踐成果,積累了寶貴的育人經驗,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可,但也存在實踐活動形式亟需創新、實踐主體認識有待加強、實踐機制不夠完善等問題。應在實踐內容上創新設計、對學生從思想上精心引導,不斷完善制度上等方面不斷完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從而達到實踐育人的目的。

【關鍵詞】暑期社會實踐 問題 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6-0185-02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對于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毅力、培養品格、增強社會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泵磕晔钇?,高校都會根據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在校大學生走出校園,以社會服務需求為出發點,以扶貧、濟困、扶老、助孤、恤病、助殘、救災、助醫、助學、禁毒、防艾等為發力點,理論聯系實際,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是高校課堂教育在課外的延伸,通過引導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的活動流程,在服務社會、方便他人的同時,鍛煉自身實踐能力、深化專業學習、培養合作精神、積累實踐經驗,認識自我、改變自我、提升自我,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是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載體,通過實踐活動使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理解和認同到內化于心,最終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念。

一、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受到了大學生的廣泛歡迎,取得了豐碩的實踐成果,積累了寶貴的育人經驗,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可,但在活動形式、大學生的主體認識、實踐機制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

1.實踐活動形式亟需創新

在學校層面,部分高校沒有結合學校自身情況和學生專業特色有針對性的規劃暑期社會實踐主題,而是直接照搬團省委下發的相關文件,導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主題每年都大同小異。在學院層面,部分學院缺乏樹立品牌活動的意識,存在幾個學院在不同時間去同一個地點開展同一主題活動的情況,不僅浪費了資源,沒有凸顯自己的特色,活動效果也一般。在團隊層面,往往存在同一活動每年開展方式都一模一樣的情況,比如去年是去社區幫助老人家里打掃衛生的,今年還是去老人家里打掃衛生,沒有一點變化,學生也覺得索然無味。

2.實踐主體認識有待加強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廣大青年大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利用專業知識或自身特長,有針對性的開展社會需要的服務,從而達到“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目的的過程。但部分大學生缺乏對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理解和認識,實踐意識淡薄,認為參加活動只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在活動過程中走走過場,擺拍一些活動照片交差;有的學生甚至根本就沒有參加社會實踐,只是通過家長關系找熟人單位蓋章來證明自己參加了社會實踐;部分學生在做調研報告時,完全沒有去調研,而是盲目的粘貼復制網上相關文章,拼湊完成調研報告。

3.實踐機制不夠完善

部分高校在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方面缺乏完善的實踐機制,包括激勵機制不夠健全和考評體系不夠科學等。由于缺乏體系化和規范化的激勵機制,專業課教師參與暑期社會實踐的積極性不高,社會實踐指導老師多為年級輔導員,他們在帶領學生參與科技支農、法律援助等對專業知識要求較高的實踐活動時往往力不從心。在社會實踐結束以后,往往更多的注重活動參與人數是否達標、有多少團隊參與了活動、產生了多少篇媒體報道等,并沒有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去評判實踐活動的效果,更沒有后續的審查制度和考評體系,很少有成果交流、轉化和推廣的過程。

二、對當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開展的建議

1.在內容上創新設計,打造學校暑期社會實踐專項品牌

在學校層面,校團委要做好頂層設計,在草擬暑期社會實踐通知的過程中,在參考團省委下發的文件基礎上可以結合學校特色和社會需求,有針對性的設計一些“接地氣”的暑期社會實踐主題;今年暑期,江蘇理工學院在充分調研的前提下,精心設計了“千人百企”專項實踐,鼓勵1000名同學深入100個企業,加強社會實踐與專業學習和就業創業的有機結合,得到了師生們的一致認可。在學院層面,鼓勵實行暑期社會實踐“1+x”機制,即“1”個品牌,“x”項子活動,基本保證每個學院都能打造一個有特色、有影響、有活力的品牌活動,在此基礎上再設計相關子活動;江蘇理工學院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小平科技團隊”實踐團隊每年暑期圍繞“保護母親河、水質調研、環境監測、環保知識宣傳”等開展活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品牌,在校內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團隊層面,重視對團隊骨干成員的培訓,鼓勵他們多學習多思考多實踐,開拓“互聯網+”思維方式,將社會實踐活動與新媒體融合,線上線下同時開展,擴大實踐活動的影響力和覆蓋面。

2.從思想上精心引導,培養學生暑期社會實踐主體認識

暑期社會實踐是大學生主觀能動地探索和改造社會的客觀物質性活動,實踐育人的主體是大學生,為切實提高暑期社會實踐的時效性,從思想上增強大學生對暑期社會實踐的認識是前提。從學校層面上來說,作為社會實踐的組織者,相關思政教育工作者首先從自身認識上就要將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組織和開展上升到一定高度,在活動設計上,將社會實踐與專業實習、學科競賽、文化傳承等有機結合,從多方面鼓勵在校大學生參與暑期社會實踐。從學生層面上來說,作為社會實踐的實施者,要讓他們徹底消除社會實踐只是一個硬性任務、活動開展可有可無的思想態度,一方面可以制定相應的激勵辦法,并在每年暑期社會實踐總結表彰期間,開設暑期社會實踐經驗分享交流會,讓優秀團隊和個人介紹社會實踐經驗,以榜樣力量鼓舞同學們多參加社會實踐;也可以在暑期社會實踐出征儀式上,邀請有經驗的老師為大家解讀當年暑期社會實踐相關文件和熱點,在活動內容和形式創新上給同學們提供一些可行性強的建議,激發同學們對社會實踐的思考,鼓勵他們在社會實踐過程中發揮主體作用。

3.在制度上不斷完善,構建科學暑期社會實踐評價體系

如何更好更科學的開展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促進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常態化發展,構建科學的實踐機制是有效途徑。首先在學校層面應制定相應的社會實踐管理辦法,江蘇理工學院針對寒暑假社會實踐,制定了《江蘇理工學院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管理辦法》,從實施、考核、獎勵、經費使用等幾個對本校社會實踐的組織和管理做了說明,對暑期社會實踐的開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其次在社會實踐的成果考評方面,可以做到三個結合:一是與教學實踐課的結合,把社會實踐活動納入教學體系,形成社會實踐和課堂教學同步進行的教學體系;二是與學生評獎評優、就業推薦結合,例如將社會實踐的的評比結果作為獎學金評定、推薦入黨的重要參考;三是與成果效應、實習單位評價相結合,鼓勵對實踐成果進行轉化。

參考文獻:

[1]吳立全,于秋葉.高校實踐育人新模式探究[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5(2).

[2]張宏亮,柯柏玲.大學生社會實踐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分析[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2).

[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Z].中〔2004〕16號.

[4]邵朋來.新時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問題分析與對策建議[J]. 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3).

猜你喜歡
建議問題
我建議,你也想我一下
過剩的建議
關于不做“低頭族”的建議
避開“問題”銀行股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三代人的建議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FOOD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