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傈僳族民間兒童體育游戲研究

2017-10-21 06:12呂斌姜澤榮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6期
關鍵詞:傈僳族民間體育游戲兒童

呂斌 姜澤榮

【摘要】傈僳族人居住在云南邊境偏遠的高山峽谷中,生活條件落后,生存環境自然淳樸,兒童在沒有上小學之前完全是放養的狀態,這就使得傈僳族兒童游戲豐富多彩,傈僳族兒童的童年充滿了天真、爛漫的快樂,但隨著現代文明的不斷拓展,電子游戲在傈僳族兒童中正在慢慢的普及開來。本研究就是希望將還沒有消失在傈僳族兒童生活中的體育游戲記錄下來,希望這些游戲不要消失在傈僳族兒童的生活中。

【關鍵詞】傈僳族 兒童 民間體育游戲

【中圖分類號】G8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6-0208-02

一、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田野調查法、訪談法、文獻資料法、歸納整理法和邏輯推理法來支撐本研究的順利進行,由于目前關于傈僳族兒童體育游戲的文獻幾乎沒有,故而作者先深入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福貢縣、瀘水縣,德宏州的瑞麗市、盈江縣進行實地調查、訪談,全面掌握了傈僳族兒童體育游戲的基本情況。

二、傈僳族兒童體育游戲的分類

1.身體活動類

(1)你追我跑

石頭剪刀布選出幾位小朋友作為追逐著,其他小朋友開始四散跑開來作為被追逐者,追逐的小朋友一旦抓到被追逐的小朋友,追逐者和被追逐者互換角色游戲繼續。此游戲趣味性很強,可以循環往復不斷的進行下去,直到小朋友們累到不愿再進行為止,并且你追我跑也能夠有效鍛煉小朋友的心肺功能,反應能力以及身體的協調性。

(2)瞎子摸人

在既定的范圍內開始游戲,石頭剪刀布選出一位或是幾位小朋友蒙住自己的眼睛,其他小朋友在既定的范圍內躲藏,向蒙住眼睛的小朋友喊“瞎子,來找我”,被蒙住眼睛的小朋友循著聲音去尋找,其他小朋友則盡量的去躲閃,若是被“瞎子”摸到,則小朋友互換角色,游戲繼續。在游戲中可以有效的鍛煉小朋友的協調性、靈敏性。

(3) 爬山比賽

傈僳族人受生存條件的限制,大多生活在陡峭的山坡上,因為家庭生活壓力大,傈僳族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山坡上玩耍,爬山比賽是他們比較喜歡的一種身體活動類的競技游戲。游戲開始于小朋友們經常玩耍的小山坡,“飛毛腿”發出開始的口號后所有的小朋友奮力向山頂上沖去,最先到達山頂的小朋友可以獲得“飛毛腿”的稱號,并擁有下次發號施令的權利。比賽過程中既可以培養小朋友們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在奔跑的過程中小朋友們還可以在擁有健康的體魄。

2.借助器物類

(1)蕩秋千

蕩秋千自古就是傈僳族人在農閑季節進行的趣味性很強而且老少年女皆宜的活動項目,分為蕩秋、車秋、磨秋等等,可以用作競技項目,也可以用來進行娛樂。因生存環境的限制,傈僳族人的居住地一般比較分散,對有些家庭的兒童來說周圍沒有可以作為玩伴的其他小朋友,蕩秋千可能是唯一的娛樂項目??梢允切∨笥炎约阂粋€蕩,也可以是兩位或是很多的小朋友一起玩兒。蕩秋千的過程中也可以有效幫助小朋友前庭器官發育的完善。

(2)頂杠

頂杠是傈僳族傳統體育項目之一,是非常簡單、方便、有趣的體育娛樂活動。無需特殊場地,只需一根木杠和一小塊平地即可,在傈僳族傳統節日——闊時節是重要的比賽項目。小朋友們受大人的影響在很小的時候便會進行頂杠比賽,比賽一般在兩個小朋友之間進行,小朋友面對面站在一條直線上,距離與木杠長度一致,兩人各手握木杠的一端,站定后將木棍放置并頂于肚臍稍上處。雙腳呈弓步,前腳站穩保持身體平衡,后腳用力向前蹬,身子向前傾、頂,把對方頂出規定界限即為取勝。頂杠可以在有形無形中激勵小朋友靈活的運用自己的力量,以巧取勝。

(3)抓石子

抓石子一般是女孩子喜歡玩的游戲,可以兩個人玩,也可以在多人間進行。游戲可以在田埂上、平整的路邊空地上進行。抓石子有多重不同的玩法,第一種:將一定數量的石子捧在手里,高高揚起,用手背將石子接住,按接住石子的多少計算輸贏。第二種玩法,選擇五顆棱角分明的石子,將五顆石子隨意的散落在地上,撿起一顆向上拋起,迅速從地上撿起一顆石子放在手里,同時用相同的手將拋起的石子接住,依次撿起兩顆、三顆、四顆、五顆石子,沒有將拋起的石子接住或是沒有撿起地上的石子則游戲失敗,換另外的小朋友繼續游戲。抓石子可以幫助兒童提高手眼協調一致的反應能力,鍛煉手指的靈活性,同時幫助大腦更好的發育。

3.生產生活類

(1)射弩

弓弩作為傈僳族人進行采集、狩獵以及從事漁業活動的勞動生產工具,成年傈僳族男子往往弓弩不離身,小男孩在家庭環境的影響下也是從小就對弓弩有強烈的崇拜感,小男孩在四五歲生日時候就會得到父母送的小弓弩,由此便開始了射弩生涯,長大成人能夠獨立外出打獵之后父親會親自為他制作一把大的弓弩,這也預示著孩子要離開父母另立門戶了?,F如今,在國家和政府的關懷下,傈僳族人的生活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已經不需要像從前一樣用狩獵來貼補家用,射弩漸漸的演化成為了一項表演性的體育項目。

(2) 爬樹當王

傈僳族人生活在大山的環抱之中,爬山、爬樹基本上是他們的必備技能,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現在爬樹已經變成了兒童之間進行游戲的項目。在樹林間找幾棵粗細、高度相當的樹,兩個或多個小朋友從樹根位置開始爬起,爬高者為勝。

(3) 釣釣魚

生活在水邊的傈僳族人漁業很發達,孩子們從小也會用自制的簡易釣魚工具來釣魚,制作釣魚工具的這個過程也是小朋友們最喜歡的一個合作方式,你來準備瓶子、罐子,他來準備繩子,我來準備刀子等等大家分工合作。釣釣魚的整個游戲過程有小朋友之間親密無間的分工合作,有期待魚兒上鉤時的耐心等待,有小伙伴們分享勞動成果的喜悅等等,在傈僳族人生活的鄉村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愛。

三、結論與建議

在對傈僳族兒童體育游戲的研究中也可以看出傈僳族人對外來文化的兼容并蓄,不管這些體育游戲是傈僳族土生土長還是外來的擁有這些游戲可以這樣說是傈僳族兒童成長過程中一筆重要的財富。

隨著電子設備越來越多的侵蝕人們的生活,傈僳族兒童在父母的影響下也越來越多的放棄了在大自然中進行身體活動的體育游戲,更多的加入到了拇指族的行列,在這里希望更多的傈僳族家庭能夠認識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對他們的影響,給兒童更多接觸自然,認識自然的機會。

本文系昆明學院2015年校際科研項目,項目編號:XJW15010。

作者簡介:呂斌(1987-),女,漢族,河南安陽人,助教,體育學碩士,單位:云南中醫學院,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

通訊作者:姜澤榮(1988-),女,漢族,山東青島人,助教,體育學碩士,單位:昆明學院,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猜你喜歡
傈僳族民間體育游戲兒童
留守兒童
六一兒童
少數民族音樂
民間體育游戲促進幼兒健康教育探究
本土民間幼兒體育游戲課程構建與實踐
從源流與發展看民間體育游戲的價值定位
傈僳人的闊拾節
“六·一”——我們過年啦!
捏脊治療兒童營養不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