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產業下的交互設計的認知

2017-10-21 17:41劉小琳
西江文藝 2017年19期
關鍵詞:工業設計

劉小琳

【摘要】:信息化產品的黑箱操作容易引發設計師和用戶之間的認知鴻溝,在交互設計中對產品形態進行視覺認知分析所得結論可以幫助設計師更好地理解用戶行為.運用認知心理學中視知覺的理論研究方法,對交互設計的產品形態進行視覺分析,得出規律性結論,提出了相應的設計原則,并運用案例對理論進行了實際應用分析.研究表明:視覺形態認知的第一要素是形態的空間特征識別,并以極簡的形式出現;形態中存在“圖”“底”關系轉化,并可幫助用戶認知思維進行功能性的轉變;交互類產品可以根據其特點進行色彩和形態有目的性的相互引導;情境對用戶理解交互過程至關重要。

【關鍵詞】:工業設計;產品交互設計;視覺認知;圖底關系;空間特征

交互設計通過對數據的可視化處理,采用多感交互方式,非線性敘事地向用戶表述產品的全部內容.其第一目的是提高產品的工作效率和可用性,而最終是希望用戶可以得到愉悅的用戶體驗這是一個信息交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具體的感官變化,利用動作行為等與產品產生交互.而設計符合人的認知規律是交互過程順利完成的基礎,設計者需要了解人類的認知規律,并以此規律為設計原則進行設計才能夠引導用戶按照產品的敘事思路進行操作,不產生“認知鴻溝”。眼交互稿的目標用戶。

1.要講交互稿,我們先來看看交互設計師的工作流程:

2.交互設計師從產品經理那里接到需求,跟產品討論之后,首先需要對需求進行設計分析。

3.在分析之后,就可以開始畫交互稿了。

4.交互稿完成之后,要把它交接給UI的同學進行界面設計,再然后是給開發的同學進行開發、測試的同學進行測試。

5.從這里可以看出,交互稿文檔的主要「目標用戶」是產品、UI、開發和測試。其實仔細想想,交互設計師的職責,就是把一個功能給說清楚。

6.產品同學需要知道這個交互稿是否包含了所有的功能點。

7.UI同學需要知道這個功能都包含哪些界面,每個界面的元素都有什么,元素的狀態都有什么。

8.開發、測試同學需要知道功能的流程是什么,點擊了頁面的元素會有怎樣的反應。

所以,以上這些信息都必須包含在交互稿中。明白交互稿的目標用戶對于畫出高質量的交互稿十分重要。

交互稿的必備信息上面我們提到交互設計師產出的交互稿是給誰看的。我們來總結一下,上面提到的交互稿中必須包含的信息有:

1.界面展現完整的流程。

2.界面以及界面中的元素展現需求的所有功能點。

3.界面中元素的各種狀態。

4.元素操作后的效果。

對于第一點展現完整的流程,如果這個功能比較復雜,流程比較長或者流程中邏輯比較多,則可以附上流程圖,方便產品、開發、測試同學理解;而對于一般相對簡單的功能,依據你使用的交互稿的作圖工具,分以下兩種情況:

如果你使用的是Sketch,那么可以把所有的界面都平鋪在一張圖里,UI、開發的同事通過圖中的主要界面就可以get到流程;如果你使用的是Axure,建議Axure里的一個頁面只展現一個界面或分支流程(好處是可以充分展現一個界面或分支流程的各種狀態,展現十分清晰),此時,流程是通過Axure左邊的樹狀結構來展現的。

在視覺認知研究中,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對于對象的真實形態并不一定是真實的形態,一件物體的真實形態是由它的基本空間特征所構成的.例如,當一個人看到一個盤旋上升的樓梯時,當一個人看到螺旋樓梯時,在他腦海中的印象是一個螺旋形狀與螺旋性質和向上的潛力,因此,產品通過視覺認知,給人的第一印象主要是由其基本的空間特征影響的。

人的視覺在最初認知一個物體時,往往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最初印象,可視為對產品的最初認知過程.這個最初印象在客觀信息的傳遞下可迅速形成主觀判斷,主觀判斷對于人接下來是否接受該事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對于產品而言,第一印象形成的主觀判斷越清晰且與客觀事實越接近,就越可以使用戶從心理上產生積極的情緒,順利地進行下一步認知和操作.如果人的主觀判斷混沌或產生誤差,用戶會產生消極的受挫情緒,在接下來的認知過程中會很艱難地糾正這種主觀判斷并導入正軌,使用戶重新正確接收該產品。

所以明晰正確地傳達給用戶該產品的第一印象,使之形成正確的主觀判斷是通往成功交互的第1步,也是視覺形態認知中的第一要素.交互設計包含著實現可用性以及提升交互主體的體驗性等多方面目的,涉及多學科的交叉研究,在設計美學領域對交互設計的相關探討,不應局限于功能和形式之美感的應用表達,還應涉及并探究其更深層次的意涵。本文嘗試從設計美學中自由的意象的表達,交互設計對人的關注,以及自由的意象在交互設計美學中的表現這三方面,遞進探析交互設計美學中所包含的更深層的研究對象,提出自由的意象在交互設計美學中的表現,分析其表現特點,并結合人的自由動向分析,把握自由的意象在交互設計美學中的應用與轉化,嘗試為交互設計美學提供新的研究視角。交互設計關注物質、能量和信息三個方面,其中以信息最為關鍵。信息的流動構成了人造系統與互動個體的交流互動,把握信息這一設計要素才能夠實現設計師預期的產品可用性和良好的用戶體驗。信息的流動和人的動向相似,都需要動態地把握。一直以來,傳統的交互設計以人作為互動主體,而將人作為設計核心的要義在于設計本身之于人的意義,同時,人的行為特征、自由特性以及人的意向又有有意義和無意義之分,這些特征和特性在不同的交互環境中則應根據具體情境分析設計時要關注人的哪一方面或哪幾方面的動向,分析在交互行為中的互動主體——人的動向和特征,追其根本,人的意向可分為功能性信息的獲得和審美性信息的需求,并在交互行為中獲得自我主觀意義的確證。交互設計中對人的意向的關注,體現在關注交互主體功能性信息的獲得和審美性信息的需求動向,令交互過程中的信息流融貫其中,可以提高用戶可用性并提升用戶體驗。把握交互設計過程中交互主體——人的動向的實在性和虛擬性,前者體現了交互主體意向的功能性信息的獲得,后者則體現了交互主體審美性信息的需求,運用外在化視角分析人動向的實在性,同時運用內在化視角分析人動向的虛擬性,二者結合用于分析交互設計和交互體驗,從而體現人的自由本質。

通過分析設計美學中自由的意象的表達,交互設計對人的意向的關注,以及自由的意象在交互設計美學中的表現,發現交互設計中對自由的意象的把握與交互主體的自由意志密不可分。關注交互主體意向的實在性和虛擬性,分析得到交互設計所關注的交互主體意向的功能性信息的獲得和審美性信息的需求。而意象和交互設計的共通之處在于對人的自由意志的把握,因此,掌握了自由的意象在交互設計美學中變化性和無形性的特征表現,在后續的交互設計上可獲得啟發,即交互設計的過程并非以機器語言為主宰的模式框架,而是以交互主體——人為核心。將自由的意象這一富于變化和無形的審美感性因素考慮在設計過程之中,預設和分析交互主體在交互過程之前的愿景和交互過程之中自我實現的感性因素,運用轉化的方式以意象表達意義,同時也將意象轉化為設計的實在,這是對當今交互設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對人的自由動向的把握和自由的意象在交互設計美學中的應用與轉化,也為交互設計美學的探討提供了新的視角。

基本的空間設計關系,以交互為主的產品在進行設計時能在用戶首次接觸產品時就在潛意識里為使用時的互動埋下伏筆.仍以上述盤旋式樓梯為例,其形態的基本空間特征是上升螺旋,人得到的主觀判斷也是如此,此刻人在心理上對該形態產生審美感知的同時,在潛意識里得到了上升這樣一個動作概念,很好地支持了進一步了解樓梯細部形態之后的攀登行為.對于以外在結構作為形態基本空間特征的產品,很容易達到與交互行為的一致性。

猜你喜歡
工業設計
傳統材料在現代工業設計中的應用
基于工作室教學模式的工業設計課程評價體系研究
高校藝術類產品設計專業學生“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教學模式研究
淺談用戶體驗在產品設計中的運用
淺談交互設計在工業設計中的運用
基于產業集群導向下中小型企業工業產品創新設計模式再造
交互設計在工業設計中的應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