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物質設計理念介入公共藝術的價值

2017-10-21 23:11趙星欣
西江文藝 2017年19期
關鍵詞:公共藝術

趙星欣

【摘要】:公共藝術離不開兩個必要的條件,一是公眾參與,二是公共空間。那么公共藝術則更多的可以理解為公眾意志以公共空間為載體通過不同的形式所表現出來的物質或者非物質的現象,可以說公共藝術是一種涵蓋了人類一切生活狀態的當代文化現象而不是某種藝術樣式。信息時代的到來和科技的進步使公共藝術的的呈現方式也變得越來越豐富,除了傳統的在公共空間中表現的藝術品,如雕塑、裝置、石刻、繪畫等,非物質設計理念介入公共藝術也逐漸被廣泛的應用于城市公共空間的塑造中,其更為多元和包容的表現形態可以說更為敏捷的調動了公眾更多的感官細胞去感受周圍的環境和內涵,并與之交流互動。本文以非物質理念視角下的公共藝術設計為研究對象,主要探討包括對非物質設計的理念、現狀、流變的分析和對當代公共藝術現狀、問題、趨勢的解讀。

【關鍵詞】:非物質;公共藝術;媒體藝術

一、非物質設計觀的形成以及在其影響下公共藝術設計的發展

在上世紀80年代,西方設計學界就已經開始探討設計向信息化的社會過渡和未來設計的走向問題,提出了基于電子信息空間的虛擬化設計、信息設計、網絡界面設計等概念,這類設計涉及數字語言及程序化等非物質特征,因此提出了非物質設計概念。"非物質設計"是社會非物質化的產物,是基于服務和共享理念的設計。從傳統的物質設計到非物質設計,是社會“非物質化”過程的反應也是涉及到自身發展的一個進步的上升形態:在手工業時代,人們通過手工造物的方式來進行物質生產從而得到具體的手工產品形態;在機器時代,通過機器生產方式進行物質生產得到機器產品形態;而在信息化時代,產品往往的呈現出三種狀態和屬性:物質設計與非物質設計共存、工業產品與軟件產品共存、機器生產方式與數字化生產方式共存。在這一系列的變化下,公共藝術的設計手段,程序也在經歷著深刻的變革。隨著城市公共藝術和城市景觀設計理念的不斷革新,不少城市公共空間的公共藝術都運用了最新數字媒體和高科技的聲光電等手段,通過媒體的影響的方式打破了傳統單向傳輸交流模式,使觀者能夠不知不覺的成為作品的一部分,與之形成交流、互動。其中也出現了很多將互動媒體這種手段引入到公共藝術領域的作品,為公共空間藝術的創作開啟了新的思路并賦予了公共藝術以新的時代內涵,拉近了人、環境、公共藝術相互之間的距離。更為主要的是非物質理念介入的公共藝術創作在設計載體上,不拘泥于特定的技術、材料,而是站在更高的層次去理解人和服務,突破傳統設計的作用領域研究“人與非物”的關系,力求以更少的資源消耗保證生活的質量,達到共享共生,可持續發展的目的。非物質理念介入的公共藝術創作也更關注人的自尊和自我價值實現等高層次的精神需求,更加體現以“人”為核心的設計理念和追求高情感化的特征。非物質設計材料包括了三類,設計元素也包括自然界的元素,也就是物理環境元素,風、光、聲、水、玻璃、熱輻射、霧氣、陰影、鏡面等物理環境層面的元素。非物質設計在物理元素層面的運用就是利用物質的元素即物質的材料,把原本沒有可控性的非物質物理元素變成可控性的。能夠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設計出理想的設計作品。在非物質設計理念的介入下公共藝術的共融性特征也將會更加明顯,非物質設計的設計理念首先是提倡資源共享,景觀空間環境的動態變化的最終目標是實現體驗者與空間環境的共融,這也是公共藝術的價值所在。著名的設計理論家尹定邦先生認為公共藝術設計是指在開放性的公共空間中進行的環境設計和相應的藝術創造。這類空間包括了街道、公園、廣場、車站、機場、等室內外公共活動場所,其面對的受眾主體是公共大眾。在非物質設計引導下的公共藝術則更加關注的是人與“物”與周圍環境的互動關系。著重于把人當成公共景觀的一部分,并且使兩者之間得以共融。

二、非物質設計觀介入下的公共藝術的特征

形式的非物質化,在非物質設計領域,不管設計對象是作為產品,服務,程序。體驗化、服務化、信息化、數字化等作為非物質設計的重要特征,主要呈現出以下層面:首先是產品從超薄到微型,再向隱型轉化,微型化技術已經帶來了現代設計觀念的改變。其次是觀者通過感應裝置和信息技術等實現了和環境的對話,觀者可以通過人機交互對話和體驗環境。非物質性并不是完全的與物質絕緣,而是偏重于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精神文化領域的創造活動及其結晶,是一種基于物質而又高于物質的設計;情感化和人性化傾,傳統設計主要關注人的生理和安全等基本需求,而人們的消費需求已由低層次的物理功能需求轉向高層次的精神需求,非物質公共藝術則更關注人的情感、自尊以及自我價值實現等高層次的精神情感需求,更加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娛樂性與游戲化趨勢,在當前以“娛樂”為導向的消費觀中,公共藝術的設計中也會包含越來越多的娛樂化,游戲化的因素和特點,為設計注入更多的樂趣和新鮮血液;環境因素與意境營造,在公共藝術設計中意境流的構造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我國自古以來的造園和城市規劃中就十分注重人與環境的相互交流與情感的寄托,來打造一種能與人產生共鳴乃至共融的景觀。而在現今,人機交互系統,人工智能和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更可以方便的采集人體感官系統的各種數據,實現基于科學和邏輯數據上的人機交互,通過采集人的主觀信息來回饋出相應的信息;共融性特征,非物質設計的設計理念首先是提倡資源共享,景觀空間環境的動態變化的最終目標是實現體驗者與空間環境的共融,共融性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為物質層面,即通過空間環境的變化使景觀融于自然環境之中;第二為精神層面,即在景觀融于自然的基礎上,通過環境的變化使其與體驗者的精神實現共鳴,獲得景觀體驗更深層次的精神情感互動??梢酝ㄟ^空間環境色彩、聲音、動態界面以及互動情節設計等方面加以創作,由此可增強景觀空間的共融性特征;以虛擬環境為重要的設計元素。

結語

非物質設計理念介入的公共藝術與景觀空間設計無疑是藝術與科學進一步結合的產物,非物質設計表面上看雖然是與物質設計相對立的概念,但是非物質設計并非是對物質設計的否定,而是對其的超越。這是我們在研究非物質設計時首先需要認識到的。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傳統的或者說在工業設計領域內廣泛使用的非物質設計概念,對于公共藝術或者景觀設計而言還有著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以較為創新的視角審視了公共藝術設計與非物質設計之間的某些聯系,基于物質去創新非物質設計,通過行為學、心理學設計與生活的融入、情感的物質化等方面來具體的研究非物質設計的設計方法。非物質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具有不可控性,非物質設計是物質生產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人類在物質設計的過程中所積累起來的基本經驗和成果成為了非物質設計得以立足的基礎。文主要從物質設計的非物質功能性、利用物質來改變非物質的設計和非物質文化為創新點來進行研究。非物質設計的出現是以全局性和系統性的視角去綜合考量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合理的規劃和利用資源,力爭用最少的資源滿足最多人的需求,達到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基于虛擬現實觀的景觀創作方法研究 季景濤 TU023

[2]非物質社會產品設計特征及研究方向 呂艷紅 063009

[3]非物質景觀設計研究 張世麗

[4]公共藝術一顆具有生長性的種子 李亦奕

[5]《設計:在科學與藝術之間》 李硯祖

[6]《公共藝術基本理論》 馬欽忠

猜你喜歡
公共藝術
公共藝術普及教育工作對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作用研究
淺析我國公共藝術藝術形式的發展與趨勢
民辦高校公共藝術課程教學改革與優化研究
校園公共藝術作品形態影響因素
如何解決公共藝術(美術篇)教學中的常見問題
中國古建筑色彩研究
公共藝術與城市設計的協調與同步
以公共藝術的方法傳承武漢巴楚文化遺產的可行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