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院校思政課教師下企業實踐的幾點思考

2017-10-21 00:04潘穎
報刊薈萃(下) 2017年10期
關鍵詞:實踐職業

潘穎

摘 要:職業院校思政課承擔著塑造學生靈魂的任務,思政課教師下企業實踐,了解企業文化、生產組織形式、工藝標準,熟悉企業相關制度、用人標準,了解企業對員工職業素養要求,從而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滲透企業要求,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本文筆者根據自身經歷,對思政課教師下企業實踐提出了幾點思考與建議。

關鍵詞:職業;下企業;實踐

2016年,教育部下發《職業學校教師企業實踐規定》,對企業、教育主管部門及行業組織在教師下企業中扮演的角色都進行了明確,要求教師每五年應有不少于六個月的企業經歷,公共課教師也要定期到企業考查調研。筆者根據學校相關安排,利用假期在一個模具數控企業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觀摩調研,對模具行業的管理、工藝、用工要求等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

1企業對職業院校畢業生的幾點要求

作為思政課教師,此次下企業實踐主要任務是在了解企業文化、相關規章制度、管理制度基礎上,對企業員工做一個訪談調查,了解目前企業需要什么樣的員工、目前員工的精神狀態、是否存在就業壓力、職業倦怠等問題做一個簡單的了解。通過調查訪談,發現目前企業對員工比較看重個人的綜合素質,如人際交往能力,書面表達能力等,也就是俗話說的,人靈活、聰明、悟性高。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筆者主要總結了以下幾點。

1.1企業傾向于技術應用型的學生

企業都是營利性單位,一切以利益為中心。對于證書和技能,企業還是更傾向于后者,喜歡有真正技能的人才。在該企業就職的一線工人,少部分是高中畢業之后的學徒工,也有一些是學徒工學得技藝之后就職于此,成為師傅,還有一部分是大學畢業生。負責人力資源的經理表示,通過近幾年的招聘發現,院校應屆畢業生大部分在校期間缺少專業實踐訓練,實踐動手能力欠缺,因此進入工作崗位要經過較長時間磨合才能獨立工作,這無形增加了企業成本,所以企業更傾向于在學校期間重視自身技能提高,參加過各類比賽的學生。

1.2企業喜歡具有吃苦耐勞精神的學生

筆者發現該企業招聘當中,基本都會有一條“有工作經驗”,筆者覺得很奇怪,這不就堵死了應屆畢業生的求職通道。企業為什么不喜歡應屆畢業生呢,應屆畢業生相對來說,各方面要求較老員工要低很多?后經了解才知,經過多年招聘,他們發現應屆畢業生普遍對自身要求不高,缺少吃苦耐勞精神,遇到問題不問、不鉆研。企業一線車間的工作環境是緊張艱苦的,很多畢業生不能適應這種快節奏高壓力的工作,思想上慢慢松懈,變得懶散。

1.3企業青睞具有開拓創新能力的學生

學校的學習相對于企業工作來說,是比較穩定的。職業學生普遍文化成績差,學習自覺主動性低,大學里積極參加活動,主動提高自身能力的畢竟是少數,大部分同學是在電腦、游戲、被動聽課中度過,所以經過幾年大學學習,極大一部分同學變得麻木,一味的在接受,不知思考,缺少應變能力,而這正是企業所不能接受的,企業工作環境是靈活多變的,這就需員工能隨機應變,自主解決一些問題。另外,企業發展需要創新,這項工作自然而然就落到員工身上,需要他們具有創新能力及主人翁精神。

2提高學院學生質量的幾點思考

結合筆者了解的情況,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以下幾個方面是很重要的。

2.1加強院企合作,走“教學外置”之路

職業教育培養目標之一是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復合型人才,這一方面就要求畢業生要有熟練的實踐技能,更要有綜合運用能力,在實際工作中懂得運用所學分析、解決問題,而這些能力的培養關鍵在于平時的實踐訓練。一個學校實踐教學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綜合職業能力水平的高低。實踐教學是職業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相對大部分專業而言,開展實踐教學要投入較高的資金用于購買各類實訓設備器材,而且隨著技藝的發展,要花費一定人力物力維護其運轉,從某種意義上說,實踐教學的質量與教學成本成正比,這是當前許多職業院校無力承擔的。因此,職業院校要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加強與行業、企業合作,將職業院校教學的部分環節,尤其是實踐教學環節放到行業企業中,實現人才、技術、設備互通有無,聯合教學,將行業企業變為學生的實踐教學基地。

2.2加強企業文化和校園文化對接

職業院校學生之所以不能很快融入企業生活,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文化認同感較低。企業文化,旨在企業內部營造一種吃苦耐勞、追求卓越的氛圍,而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是精髓所在,學校在教學中要注重將兩者文化相融合,讓學生提前感受企業文化。通過院園文化培育,讓學生感受企業員工工作紀律要求和工作態度、嚴謹的工作作風,使學生在校園內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認同企業文化。同時要引導學生就業思想,灌輸按勞取酬,勤勞致富的務實思想,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良好職業素養。

2.3健全制度,加大師資培養力度

學院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師資隊伍狀況,而師資隊伍的培養不僅僅在于學歷的提升,關鍵在于執教能力的提高。對于職業院校,師資隊伍培養的重中之重則在于提高教師的實踐操作能力,而教師下企業實踐是提高師資隊伍實踐能力的捷徑之一。因此,學院應順應國家發展,積極健全相關規章制度,健全動力機制,廣開門路,確保教師下企業實踐的長期性和有效性。

第一,拓寬師資來源渠道。學院要制定一些人才引進政策,人才的引進,不一定要僅僅局限于高學歷,要積極從行業、企業、政府部門引進具有豐富經驗、高技能的技術人才,甚至可以在各類大賽中發現高技能人才,人才的引進不一定要僅僅局限于高學歷。

第二,建立教師企業培訓基地。在充分利用職業院?,F有資源的基礎上,積極與同類院校、企業合作,構建高水平的職業教師培訓體系聯盟,有針對性、目的性地對在職教師進行定期、不定期培訓,以不斷提高職業教師的教學與科研水平。

3小結

職業院校教師下企業實踐是適應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是教師技能自我提高和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加強在職教師實踐培訓,建立專門企業實踐基地,通過實踐鍛煉,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提高技能,彌補不足,對教師自身及職業院校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鄭麗君.澳大利亞職業教育教師企業實踐的做法及對我國的啟示[J].職教論壇,2014.

[2]龔小鳳.后擴招時代高職院校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研究[D].東華理工大學,2013.

猜你喜歡
實踐職業
有趣的職業
我愛的職業
十二星座之未來職業
語文教學要在不斷的反思中成長
后進生轉化和提升的實踐與思考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生物專業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五花八門的職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